201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课清练习题附答案(苏教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海 燕
1、判断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A、表注释说们
  B、表意思的补充、跃进
  C、表寓意的连续
  D、表提示、总结、强调
(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
(2)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
(3)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 )
(4)——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
2、:
    本文作者是 , 作家,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 》。自传体三部曲是《 》、《 》、《 》。《海燕》是作者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 》的结尾部分,原题是“ ”。
    5、走进名著:
    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好事情”,大家都讥笑的口气说他;那个快乐军人妻子,叫他“石灰尘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和“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
    (2)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请概括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件事。 。
    

           二、白 杨 礼 赞
    1、写出下列划线词的作用。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
    (2)难道你就不想到他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
    (3)、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
    2、指出句子的修辞手法
    (1)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
    (2)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3、: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著名 、 。原名 ,字 ,浙江桐乡人,作品编为《 》,代表作有农村三部曲《 》、《 》、《 》和长篇小说《 》。
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得超过10个字。汶川蓥华镇中学初一(1)班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她说:“在下面,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另一个被埋在废墟里的叫罗瑶的女孩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边边的哼着乐曲,靠着“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果他战胜了死神。
    
              三、石 榴
1、字音互注
  奇崛( ) 柔媚( ) 枯瘠( ) 争妍( )
  xī( )利 玛năo( ) 束fù( ) 丰yú( )
  àng然( ) 雕zhuó( ) hào齿 金léi( )
  2、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心脏吗? 。
  (2)……树木都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在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3、下面的文字给了你什么启示?
  罂粟花色彩鲜艳,美丽夺目,但果实中液汁是毒品。苹果花颜色淡雅,素净平凡,但苹果营养丰富。
   。
  4、“石榴有梅树的枝干……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然后回答问题。
  (1)第1段中“这风度”指的是什么?“梅柳之长”和“梅柳之短”又分别指什么?

(2)细读第2段,你对“那可不是夏季心脏吗”一句的理解。

(3)第3段中写道:“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奇迹”?

(4)第4段中“妙幻的演艺”和第5段中哪个词照应?具体指什么?

              
              四、马 说
1、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的词
(1)之 策之不以其道 (2)食 食不饱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虽有千里之能 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之千里者
(3)其 策之不以其道 (4)以 不以千里称也
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虽有千里之能 其真不知马也
(5)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6)能 虽有千里之能
食之不能尽其才 安求其能千里也
2、解释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一食尽或粟一石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安求其能千里也
   (5)策之不以其道
3、翻译句子: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2)策之不以其道 。
   (3)马之千里者。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五、紫藤萝瀑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沉淀( ) 迸溅( ) 绽开( ) 笼罩( )
 伶仃( ) 琼浆( ) 虬枝( ) 枯槐( )
 伫立( ) 依傍( )
2、解释词语:
忍俊不禁:
索性:
盘虬卧龙:
3、“但是我没有摘……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回答问题。
  (1)选文中为什么把“紫藤萝”比作“瀑布”?有什么作用?
  
  (2)第1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流着流着,……关于疾病的痛楚。”为什么紫藤萝瀑布能带走“疑惑”和“痛楚”?
  
  (3)第2段中提到“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
  
  (4)第1段中写道“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怀?

            第一单元课课清答案
一课:1、(1)B (2)C (3)A (4)D 2、高尔基 前苏联 母亲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春天的旋律 海燕之歌 3、(1)童年 高尔基 (2)阿廖沙,示例:将外祖母的、父的桌布染成了蓝色。二课:1、(1)“实在”一词,说明了白杨树的不平凡是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强调了白杨树不平凡的程度,表明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诗建立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是真诚而发自内心的。
    (2)“至少”的意思是“不仅仅”,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表达方式,为下文层层推进的议论留下余地。
    (3)“尤其”是“最主要的”的意思,这样说,突出了的主旨所在,同时也和上文象征了“首位他们家乡的哨兵”严密照应。
    2、(1)反问 (2)比喻
    3、茅盾 作家 社会活动家 沈德鸿 雁冰 茅盾全集 春蚕 秋收 残冬 子夜
    4、示例:文学艺术使生命更坚强。
    三课:石榴:1、(略)2、(1)根据花瓣的色彩和外形作比喻,将花瓣比作夏季的心脏,形象生动。(2)用对比的手法,点出石榴不同寻常的品格。 3、示例:看实物不能光看外表,要看它的实际价值。4、(1)“这风度”指石榴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梅柳之长”指奇崛、枯瘠,“梅柳之短”指清新、柔媚。(2)石榴以其形态美、色泽没和精神美在夏季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3)骨朵逐渐翻红,匀称撕裂,状如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儿,那样多的花瓶儿都插上了花。(4)与“戏法”相照应,指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
    四课:(略)
    五课:1、(略)2、(略)3、(1)是为了突出花开的繁盛。体现了花的美而亮。(2)盛开的紫藤萝富有勃勃的生机。“我”由此受到感染,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因此,紫藤萝瀑布能带走亚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3)运用反衬手法,从对比中将眼前的花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赞美了新时代人们的新生活、新气象,深化了主题。(4)“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是因为作者从对藤萝花的欣赏中认识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多日的苦闷也逐渐消失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er/8087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