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五中2019年中考一诊语文试卷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题预览:

民勤五中2018~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积累运用。(4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归省(shěng) 罅隙(xià) 箬笠(ruò) 栈桥(zhàn)

B.哂然(shěn) 残垣(yuán) 桑梓(zǐ) 阔绰(chuò)

C.星宿(xìu) 撺掇(duo) 徜徉(sháng) 一?(póu)

D.解元(jiè) 石埠(bù) 墓冢(zhuó) 怅惘(wǎ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的是 (3分 )( )

A.因陋就简 涓涓细流 惊世骇俗 莫明其妙

B.一文不名 辗转反侧 集思广益 箪食壶浆

C.引颈受戮 坦荡如底 不屑置辩 光阴荏苒

D.衣衫褴褛 踉踉跄跄 厌厌欲睡 厚积薄发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孔(很)武有力 衷捆(诚恳) 潜滋(生长)暗长 人患(祸患)志之不立

B.夷(破坏建筑物)为平地 利(利益)尽南海 天府之(的)土

C.不可屈致(招致) 民殷(殷红)国富 陟(升迁)罚臧否

D.家徒(只,仅仅)四壁 狼狈不堪(能忍受) 熟谙(熟悉)韬略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 农机补贴、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B. 广大球迷期盼的NBA季后赛终于拉开了帷幕,精彩的比赛让球迷们大饱眼福。

C. 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D. 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124个昼夜,圆满地完成了护航任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

A. 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B.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C.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

D.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6.仿写句子。 (2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溪水。

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香暖香的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3分)

晚上,雪越下得紧了。

再说A 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A 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选自《水浒传》)

①A处的人物是指 _______ ,其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

②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水浒传》中有关A的另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共6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幅度)

监测项目 升降幅度 监测项目 升降幅度

身高 ↑ 肺活量 ↓

体重 ↑ 视力 ↓

胸围 ↑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

材料二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20分钟,全连117名新兵中,竟有9人晕倒。

材料三 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19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什么特点?(2分)

答: (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2分)

答: (3)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答:

9.默写填空(14分)

(1)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 ,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8)庭下如积水空明,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杜甫《月夜》诗的颈联是: , 。

(4)《水调歌头•中秋》中借明月来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

(5)《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 。

(6)《隆中对》中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对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 , 。

(7)上级任命郑振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振兴是 “ ,__________ 。”(用《出师表》中句子答)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乡村不言谢》,回答10-14题。

( 1 )也是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那个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2)在儿时的记忆中,邻里之间相互借东西是很常见的,借劳动工具借针线借柴米油盐。每次借的时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育借的忐忑和不安。

(3)“他大叔,你家的犁子在不在?我想把东头的地犁耙犁耙。”

(4)“他大婶,我家的黑线用完了,你有没有?”

(5)“今天来客,油瓶空了,先给我倒点儿。”

(6)被借者绝没有丝毫的优越感,忙把东西找出来,送到人面前,还要说上几句体贴的话。

(7)“你真勤快,闲不住,隔天我也得把地犁犁,别耽误了播种。”

(8)“线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拿。”

(9)别看东西小或者少,必定要还的。还犁的会高声问:“他大权,犁用完了,放这儿好吗?幸亏犁得及时,不然赶不上春耕了。”犁的主人会让还犁的坐一会儿,忙着去拿烟,好像借东西的是自己。

(10)还线的主妇会在唠完一会儿嗑后,在要回去的时候,把东西掏出来随处一放。主人会责怪:“你看你,这点东西还拿来,真外气!”主妇会说:“有了,没有我也不会还你。”?

(11) 借油的会打发孩子还东西:“俺妈说,这是俺家刚榨的油,让大婶你尝尝。”孩子说完便走。大婶会撵着孩子,给他点黄瓜之类的东西吃。?

(12)在经常发生的借和还中,乡人虽然不说“谢谢”,但都通过默契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了出来。在乡人眼里,“谢谢”这两个字有点别口、自白、浅显、夸张,与土地的自然和质朴不相称,如果说出来,就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更生分了。?

(13)记得我读初二的时候,村西头的潘家十多岁的孩子突然昏死了过去,当时潘家男人又不在家,听到潘家女人的喊声,正在地里劳作的“黄麻子”飞奔到老潘家,背起孩子就往邻村的赤脚医生家跑。七八里的乡间小道,干瘪的黄麻子在负重几十斤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狂奔到了赤脚医生家,及时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老潘家为了感谢黄麻子的救命之恩,专门挑了良辰吉日,邀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拿着炮仗,背着礼物,到黄麻子的家致谢。在弥漫着好闻的硝烟味中,被救的潘家孩子在父亲的命令下,“扑通”跪在黄麻子面前,“嘣嘣嘣”磕了三个响头。黄麻子手足无措地转着圈子,一个劲地反复埋怨着老潘:“你这是干啥呢,你这是干啥呢……”老潘大声说:“孩子的这条命是你给的,你什么时候要,他就得什么时候给!”自始至终,我没有听到一个“谢”字。?

(14)后来,我到了城市,听惯了“谢谢”,也习惯说“谢谢”。有时候,老家人到城里办事,不愿意把钱花给旅馆,就到我家借宿。每次来,他们都要给孩子带些零食,我都要习惯性地说声“谢谢”,听到我道谢,他们的神情立即变得尴尬起来,我很后悔,赶紧打住。?

(15)前一段日子,父亲的身体不好,我回去看他,见邻居大娘也来探望,还拿了十多个鸡蛋。送她出门时,我下意识地说:“谢谢你呀,大娘!”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是话?!”

(选自《 散文》 ,2019 年第4 期,作者饮者)

10、乡人是怎样用不同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出来的?请具体列举出来。(5 分)

答:

11、本文的主旨(中心)是什么?( 4 分)

答:

12、下面一段话是从原文抽出来的:

“我也碰过这样的事,那次晌午头来客,盐没了,我还是到张老太婆那儿拿的。” 这段话的恰当位置在第 自然段与第 自然段之间。理由是:

(5 分)

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4分)

A、邻里之间借东西,借者自然大方,是因为被借者没有优越感,会主动借出以取悦对方。

B、本文形散而神不散,将乡村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串联起来,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C、结尾处一句:“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是话?!”表现了大娘对我的责备,由于我的言谢,便疏远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D、本文的写作意图是将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与城市作对比,暗讽了城市人习惯说谢谢的风气。

14、本文在处理材料方面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6 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5-17题。(6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5.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6.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17.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二)阅读《桃花源记》,完成18—23题(14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屋舍俨然( )

(2)便要还家( )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4)未果,寻病终( )

19.文中最能体现桃源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2分)

20.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世外桃源”,请列举出二处来,并说说是何人所居。(2分)

21.文中,桃源人为何叮嘱渔人“不足外人道也”?(2分)

22.文章最后写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其目的是什么?(2分)

23.文章表现了作者主张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面对眼前的这个世界你想说点什么?(2分)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24—27题。(16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25.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呜之(《口技》)

B.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翻译: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

27. 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答:

四、作文(50分)

2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稿纸首行正中。

②感情真实,观点正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

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⑤字数应不少于600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san/1192980.html

相关阅读: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