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您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语文基础知识频道小编为您整理了2019年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课内阅读精华及答案,希望可以提供参考帮助!
课内阅读精华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
于是入朝见威王, 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
1. 解释文中红色的词:
莫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邹忌讽谏时是怎样以家事喻国事进行说理的? 这种设喻和一般的比喻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全文内容, 说说你学了上文后受到什么教育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子〉二章》选段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行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
1. 本文论述的中心是__________, 开头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 暗示__________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造就人才尚且如此, 治理国家更应如此, 文中____________一句正是从___________面论证了这点。
2. 在文中画出第 2 段中的排比句。
3. 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 担心会使人生存下去, 安全反而会使人死亡。
B. 忧愁祸患会使人生存发展, 安乐享受会让人委靡死亡。
C. 担心让人觉得年轻, 安乐享受会使人衰老。
D. 忧愁祸患会使人年轻, 安乐享受会使人衰老。
(三)《愚公移山》选段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 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己也, 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 冀之南, 汉之阴, 无陇断焉。
1. 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 ?( 用原文回答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明愚公和智叟辩论胜利的一句是什么 ?( 用原文回答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结尾 “帝感其诚”中的“ 诚 ”指什么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愚公移山》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出师表》选段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1. 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用意何在? 第一句提出什么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侍卫之臣”“ 忠志之士”各指哪些人? 第二句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句的作用是什么? 与上两句有何关系? 从“宜”与 “不宜”两方面提出有什么好处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段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在横线上补上所缺的诗句。
2. 这首诗可分几个部分 ? 每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 没有谁不。面: 当面 (作状语)。刺: 指责。
2. 以妻喻“宫妇左右”; 以妾喻“朝廷大臣”;以客喻“四境之内”。尽管邹忌与齐王面对的献言人数不一, 身份不同, 范围有别, 但却有本质上的相似点, 即他们在自己的权势范围内都容易受到“私 ”者、“畏” 者、“求 ”者的谄媚, 都难以听到真实的话, 了解到真相, 因此, 邹忌以自己的美与徐公的美的事实受歪曲中去推论“王之蔽甚矣” 。这种设喻说理的方法区别于一般的比喻是: 一般的比喻是指一种修辞手法, 分为明喻、 暗喻、借喻;而设喻说理则是先把一件事说完后, 再去说另一件事, 让人听完, 从言者的叙述中去领会其相似之处, 从而悟出言者或明示或暗寓的结论。
3. 明白了只有虚心听取真实的意见, 做到纳谏除蔽, 才能强国、兴国的道理。
(二) 1.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艰苦的环境 (逆境也可)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反
2.“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3.B
(三) 1.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2. 河曲智叟亡以应。
3. 愚公移山的精神。
4. 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毅精神。
(四) 1. 以无限痛惋 、追念之情从先帝创业未成起笔, 意在唤起刘禅完成其父未竟事业之志。指出客观形势危急, 以激其发愤图存之志 。
2. 侍卫之臣: 指内廷和朝廷的官员。忠志之士: 指地方和边疆的将吏, 主要指 将士。指出主观条件有利及其原因, 以促其励精图治之行。
3.“诚直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先从正面建议;“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再从反面告诫。此句以前两句为基础, 提出第一条建议: 广开言路。从正反两面提出“ 宜” 与 “不宜”, 恳切、有力。
(五) 1.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2. 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 至“长夜沾湿何由彻”) 叙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白天及当晚之事。 第二部分是抒怀。
3. 表现了诗人为人民着想、爱及天下的博大襟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san/1238683.html
相关阅读:址坊中学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