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圣特外国语学校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涟水圣特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首寄语:追求美好人生,书写智慧语文。亲爱的同学们,请调动你的知识储备,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自信、大胆、成功地展示自己吧!

注意事项:1.本卷分三部分,共6页。2.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试卷上或超出答题纸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4分)

分道扬biāo 言简意gāi 一筹莫展( ) 跌宕有力( )

2.下面语段中划线句子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开学第一课》是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节目。②它是每年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中小学生的一份礼物。③2019年《开学第一课》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④由“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中国梦”四个篇章组成。⑤《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针对当年最重要的事情选定节目内容,使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3.“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厚实你的语文功底,检验你的才华吧。根据要求,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文等。①一⑥题为必答题(6分);⑦一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4分)。(10分)

必答题:

①东城渐觉风光好, 。 (宋祁《木兰花》)

②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④ , 。所谓伊人,在水之?。(《诗经·蒹葭》)

⑤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⑥《与朱元思书》中表现看到眼前景物,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的句子是 。

选答题:(任选两题作答)

⑦ ,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⑧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⑨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 。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⑩长大后,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4.走进专题--气象物候(3分)

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句诗展现的物候现象,并揭示其中蕴含的物候规律。(3分)

答:物候现象(2分):

物候规律(1分): 。

5.名著阅读(5分)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品,书中作者借托船长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在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历,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实,相信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

①在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共有两个计划分别是什么?(2分)

答: 。

②回忆《格列佛游记》,说说你最喜欢哪个精彩片段,并说说为什么样喜欢这个片段。(3分)

答:

二、阅读·理解(64分)

(一)阅读《好望角》一文,完成6~9题。(共16分)

好望角

连俊超

①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②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③“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

④“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⑦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⑧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⑨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的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⑩“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⑾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选自2019年2月《今日教育·读写舫》)

6.阅读全文后,围绕“好望角”,在方框中补全对故事内容的概括。(4分)

小时候企盼长大后到好望角执着追求梦想

长大成家时怀疑好望角的存在

老年时找到新的精神慰藉

7.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①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答:

②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

答:

8.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两处中选择一处,根据句后的提示进行赏析。(4分)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

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心理描写)

答:我选( )句。赏析:

9.每个人在追逐“好望角”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4分)全品中考

答:

(二)阅读《低碳生活处处可为》一文,完成10~13题。(共14分)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冯 云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19年第8期,有删改)

10.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1.“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3分)

答:

12.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3.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4分)

答:

(三)阅读《诗意的生活》完成14~17题。(共15分)

诗意的生活

俞敏洪

①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人类离不开诗,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诗。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琐碎的生活用厚厚的尘埃把我们心中的这块圣地封闭了起来,而远离诗歌的我们变得日渐庸俗,我们似乎忘了生活中还有诗歌存在。但在我们心底深处,诗歌这片圣地却永远不会消失,只要一有机会,它就像花树遇到春风一样,一夜之间就能够开出灿烂的花朵来。一个人只要心中怀有诗意,就已经达到了诗的境界;而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诗意的生活。诗意的生活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把现实生活中琐碎的情感升华为美好情感的过程。只要我们愿意,诗意总是可以找到的。

②什么是诗意的生活呢?在学校里,如果除了每天在教室里听课、在图书馆看书之外,除了匆匆穿行于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之外,你也有过躺在草坪上看白云飘过的时候,也有过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池塘边发呆的时候,也有过在黑夜里被教室的灯光所感动的时候,也有过春天看枯草泛绿、秋天叹秋风落叶的时候,也有过枕靠在床上就着昏暗的床头灯捧着自己心爱的书舍不得放下的时候,那你就已经有了诗意的生活。在工作或生活中,除了朝九晚五奔波忙碌之外,你也有过在办公桌上放一盆绿色植物并细心养护的时候,也有过抬头眺望夕阳正慢慢地下到山那边的时候,也有过轻轻哼唱自己最喜欢的流行歌曲放松心情的时候,也有过喝上一杯咖啡让自己的想象随着咖啡的芳香一起飘飞的时候,那你也已经有了诗意的生活。诗意的生活不是刻意去寻找的,而是这样一种能力--身处琐碎的日常事务却不被日常事务所淹没,总能在不经意间抬头看一看天空,想一想远方,做一做白日梦。很多人陷入世俗事务的纠葛中,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跳进水中一样,除了痛苦的挣扎和绝望什么都没有。而懂得诗意生活的人就像一个会游泳的人,在水中能够悠然自得,既能够和水相融,也能够体会到搏击大海、劈波斩浪的快感。那些懂得生活的人总能够从平凡的日子中找到美好,找到让自己心灵获得营养的诗意瞬间。

③诗意的生活也意味着我们要为自己留出一些空白。“留白天地宽”,就像一幅画得太满的画不会给观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一样,充塞着各种世俗事务的生活也不会给人留下太多的诗意空间。我们需要留白的空间和时间才能活得更加从容,才能释放种种压力达到内心安宁的平衡,而只有内心安宁的人才会拥有欣赏世界上美好事物的眼睛,才能进入诗意的生活状态。《圣经》描述上帝在一开始创造世界的时候就是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工作五天休息两天,表面上看比上帝还会生活,其实不然。我们常常用这两天的时间更加拼命地学习或工作,拼命地联络或应酬来构建所谓的社会关系,往往疲惫之感比工作的五天还甚。还记得小时候很喜欢星期天,因为一到星期天我们就可以在原野上追逐蝴蝶,奔跑撒欢。而现在的一些孩子常常害怕周末,因为周末一到,家长安排的无数课外学习和补习在等着他们,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享受童年。孩子从小的生活就没有了诗意,长大后除了成为工作狂或厌世者,很难成为一个从容生活、有诗意的人。

④因此,请从这一刻开始,暂时放下手中的学习和工作,关掉电脑和手机,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把脑子里令人烦恼的世俗事务驱逐出去。然后,再睁开眼看一眼窗外的天空,想象窗外的大地,那里鲜花正在盛开,河水正在奔流,百鸟正在歌唱,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在等待着你,等你去寻找一种诗意的生活……

(文章略有删改)

14.阅读第①段,请解释“诗意的生活”的含义。(3分)

答:

15.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②段中“懂得诗意生活的人就像一个会游泳的人,在水中能够悠然自得,既能够和水相融,也能够体会到搏击大海、劈波斩浪的快感”一句的理解。(3分)

答: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17.阅读这篇文章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想。(不少于80字)(5分)

答:

(四)阅读《桃花源记》,完成18~22题。(共19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便要还家: ②桑竹之属:

③阡陌交通: ④怡然自乐:

1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 。

20.渔人穿过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请你谈谈渔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4分)

答:

21.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3分)

答:

22.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答:

三、写作·表达(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师恩,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请你以“我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面整洁,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涟水圣特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6分)

1.(4分)镳 赅 chóu dàng

2.(4分)① 在“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后加上“举办”或“推出”。(2分)

② 去掉“多”或“近”。(2分)

3.①一⑥题为必答题(6分);⑦一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4分)。(10分)

必答题:

①?皱波纹迎客棹②君子好逑③春风不度玉门关④蒹葭采采,白露未已⑤蒌蒿满地芦芽短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选答题:(任选两题作答)

⑦业精于勤,荒于嬉⑧众里寻他千百度 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⑩非淡泊无以明志

4.(3分)物候现象:到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没有烂漫的鲜花,只有地冻天寒。(意对算对)(2分)物候规律: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1分)

5.(5分)

①(2分)第一个计划是简化言辞;第二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

②(3分)例如:

宫廷游戏 理由:以一本正经的严肃态度、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进行刻画生活

语言妙用 理由:运用反语的手法,无情地嘲讽科学研究脱离实际的倾向

二、阅读·理解(64分)

(一)阅读《好望角》一文,完成6~9题。(共16分)

6.(4分)梦想被现实逐渐磨碎;在家门口找到好望角。

7.(4分)①“诡秘”原指(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这里指老人的笑中含有深意,隐藏着他的人生的秘密,让人不解而好奇。②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这本小册子是老人的至爱,在长久的岁月历程中,小册子被老人翻得“满目沧桑”。

8.(4分)A. 谈起儿子,骄傲的背后是深深的痛,内心深处的疼痛化成外在的“微微颤动”;“深深的吸”和“缓缓的呼”都是内心极度痛苦的一种掩饰行为,表面的平静折射的是人物内心的不平静。(能结合3个关键词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B.比喻句“院子太大了,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非常形象生动,这样的比喻既符合老人的身份特点,又写出了老人内心那种空荡荡的失落孤独的感觉。(言之成理即可)

9.(4分)(言之成理即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生命的历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每个人应该首先意识到这一点。在不如意中能够活出如意,方法之一就是至始至终保持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用梦想来引导自己的行动,用坚守梦想来冲抵苦难的煎熬。

(二)阅读《低碳生活处处可为》一文,完成10~13题。(共14分)

10.(3分)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每点1分,要点概括恰当即可)

11.(3分)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12.(4分)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2分)。运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了生活中个人是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1分);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那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地选择低碳生活(1分)(语意相近即可)

13.(4分)①高碳生活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正视,因此写高碳生活是对前面低碳生活内容的补充,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完整。(2分)②高碳生活通过补偿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谈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强对“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这一认识的理解。(2分)(语意相近即可)

(三)阅读《诗意的生活》完成14~17题。(共15分)

14.(3分)诗意的生活是一种感觉(1分),是一种把现实生活中琐碎的情感升华为美好情感的过程。(2分)

15.(3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懂得诗意生活的人能够从平凡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发现美、享受美,让自己的心灵获得营养,从而感受生命的充实和快乐。(意思对即可)

16.(4分)总结全文,呼吁人们快快从世俗事务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诗意的生活,再次呼应标题。(总结全文1分,呼应标题1分,结合文意分析2分)

17.(5分)示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名、被利、被无聊之事(如迷恋游戏、迷恋网络、忙碌应酬等)消磨了许许多多的美好时光,因此,我们不能被世俗事务的繁琐生活所困扰,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让我们诗意的生活,充实我们美好的人生。(能联系实际谈出感受,且言之成理即可)

(四)阅读《桃花源记》,完成18~22题。(共19分)

18.(4分)①同“邀”,邀请 ②类 ③交错相通 ④愉快的样子

19.(4分)略

20.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社会风尚”作答,或围绕“美丽富足、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回答也可。(共4分,出现任意两个关键词或谈出与之相关的具体内容均可。)

21.(3分)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22.(4分)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三、写作·表达(60分)

23.作文(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san/1298985.html

相关阅读: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