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济大学附中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上海同济大学附中中考模拟语文练习卷3

(总分:100考试时间:93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从第1小题到第7小题每题2分小计14分;第8小题为4分;共计18分。
1、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

B.“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

D.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2、对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2)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3)袁隆平气度不凡地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杂交水稻。

(4)今天发生的事故不只是一次损失七名宇航员的悲剧,而是美国整个太空计划的重大挫折。

A.(1)褒义   (2)贬义   (3)褒义   (4)中性

B.(1)中性   (2)贬义   (3)褒义   (4)中性

C.(1)褒义   (2)中性   (3)中性   (4)贬义

D.(1)中性   (2)中性   (3)中性   (4)贬义

3、下列句子使用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①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②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③这儿准保暖和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对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判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1)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2)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3)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

(4)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5)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A.(1)解释说明   (2)起强调作用   (3)起补充说明作用

(4)表示语气的延续滞缓   (5)表示声音的延长

B.(1)起强调作用   (2)起承接作用   (3)起补充说明作用

 (4)表示语气的延续滞缓   (5)表示声音的延长

C.(1)起承接作用   (2)起强调作用   (3)表示声音的延长

 (4)起补充说明作用   (5)表示语气的延续滞缓

D.(1)起强调作用   (2)起承接作用   (3)表示声音的延长

 (4)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5)表示语气的延续滞缓

5、选出与原课文句子完全相同的一项()

A.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北山愚公叹息曰:“汝心之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D.以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汉之阴,冀之南,无陇断焉。

8、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对前两句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杨花这个意象,反衬了人生的漂浮不定,带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闻道”说明了诗人得知这个消息时的吃惊。“过五溪”说明王昌龄行路之快,让人无法前去送行;

作者对此充满了惋惜之情。

B.诗人用杨花的漂浮不定来写王昌龄的被贬,暗示了人生的沉浮难定和无法把握。“闻道”说明了诗人对好友的遭贬感到震惊和不平;“过五溪”暗示了王昌龄被贬途中看到了许多美妙的景物。

C.诗人用杨花这个意象,暗示了人生的漂浮不定,带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闻道”说明了诗人对好友的遭贬感到震惊和不平;“过五溪”暗示了王昌龄被贬的地方既远又荒凉。诗人没有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意自现。

D.杨花的飘零、子规的哀啼都写出了人生的沉浮沧桑,同时点出了时令,景中含情;下一句用“闻道”表明了诗人对好友被贬的同情;“过五溪”说明了王昌龄远行之快,等到诗人知道这个消息时已经走得很远了。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下面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是抒情。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本来无知的明月,变成了一个知人而且有同情心的知心人,去伴随自己的好友,为他不幸的迁谪排遣忧愤之情。

B.这两句的第一层意思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它寄托给空中的明月;其次是说只有将自己的愁心通过明月寄与朋友,此外别无他法。三是说只有明月照耀两地,惟有通过它我们才能真正沟通彼此的心灵。

C.这两句的意思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所表达的意思完全是一样的。

D.诗人在诗中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具有同样的感情色彩,这是诗人们常常运用的艺术手法;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9小题为1分;从第10小题到第11小题每题2分小计4分;第12小题为4分;从第13小题到第14小题每题6分小计12分;共计21分。
9、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

深悉无遗________

10、阅读文字,说说表现人物什么品格: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A.热情诚恳,认真求实
B.认真细致,不怕麻烦
C.耐心和蔼,注意方法
D.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11、填空

1.《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成语________出自此文。

2.《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时代著名诗人________。本文原是《________》中的“序”。

12、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  )

(2)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        (  )

(3)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 (  )

(4)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  )(  )

13、给下列各字注音,并用它组词。

14、解释词语。

①不毛之地:        ④搁浅:

②知足安命:        ⑤郑重其事:

③不可思议:        ⑥理智:

三、阅读题:本大题共2小题,从第15小题到第16小题每题10分小计20分;共计20分。
15、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马市长吃罢午饭,在客厅中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盈盈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有什么事就说吧。”“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是不是太傻了?”

②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乡镇的确挺苦,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③女儿诡秘地笑了笑:“不过,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的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④“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⑤“就是您老人家呀!”

⑥“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1)给这篇小说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

(3)文中对马市长的描写主要有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

(4)“女大学生”就是马市长的女儿,在文中早有暗示的词语,这个词语是________

(5)这篇小说的主题是________

(6)给选文拟一个标题________,并阐述你拟题的理由________

16、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在散步欢乐之时,出现了分歧,“我”开始决定“走大路”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我”决定“走大路”的时候,母亲又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的话和她“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的细节,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语段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道“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这如同是电影中的慢动作,又如同是特写镜头。两个人的动作相同,但是一个表明了________,一个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5)“我”和妻子都是人到中年,深深感到________、________是生活的使命,因此我觉得“________”。人到中年,对家庭,对社会,都肩负着________的历史重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7小题为2分;从第18小题到第19小题每题3分小计6分;第20小题为4分;第21小题为8分;共计20分。
17、判断下列句子是复句,还是单句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

18、比较下面句中加粗的同义词,结合语境,分析它们的差别。

①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

②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望岳》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哪两个句子写得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学习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的写作方法,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写一段话。

21、请指出下列语句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1)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2)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3)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

(4)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五、写作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小题为6分;第23小题为15分;共计21分。
22、盐城市的黄海滩涂湿地,已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名录,这里生活着丹顶鹤等许多珍稀鸟类,请你发挥你的合理想像,试着为保护区写一段描写性的宣传材料。

23、昆虫是人类的朋友,你肯定也有自己所喜欢的昆虫吧。请选择一种昆虫,用一段文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一下其外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san/1308071.html

相关阅读:初三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