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2014年中考数学二轮精品复习试卷:
函数基础知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
1.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1 C.x≠?1 D.x≠0
3.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长为10的长方形的长与宽成正比例
B.面积为10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与底边长成正比例
C.面积为10的长方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
D.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成正比例
5.若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A.x >3 B.x>5 C.x≥3 D.x≥-3且x≠5
6.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 C. D.
7.(2013年四川泸州2分)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1且x≠3 B.x≥1 C.x≠3 D.x>1且x≠3
8.如图,在矩形ABCD中,O是对角线AC的中点,动点P从点C出发,沿DC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C.已知P,Q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连接OP,OQ.设运动时间为t,四边形OPCQ的面积为S,那么下列图象能大致刻画S与t之间的关系的是
A. B. C. D.
9.方程的根可视为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则方程的实根x0所在的范围是
A. B. C. D.
10.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到原点的距离是( )
A、 B、 C、 D、2
11.小兰画了一个函数的图象如图,那么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是( )
A.x=1 B.x=2 C.x=3 D.x=4
12.将点A(3,2)沿x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3,2) B.(?1,2) C.(1,2) D.(1,?2)
13.在同一直线坐标系中,若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没有公共点,则
(A) k1k2<0 (B) k1k2>0 (C) k1k2<0 (D) k1k2>0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0,a)与点Q(b,13)关于原点对称,则的值为
A.33 B.-33 C.-7 D.7
15.如图所示的球形容器上连接着两根导管,容器中盛满了不溶于水的比空气重的某种气体,现在要用向容器中注水的方法来排净里面的气体.水从左导管匀速地注入,气体从右导管排出,那么,容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与注水时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16.若代数式中,的取值范围是,则为( )
A. B. C. D.
17.函数y=中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
A.x>-2 B.x>2且x≠-1 C.x≥2 D.x≥2且x≠-1
18.如果一次函数y=kx+(k-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0 B、k<0 C、0<k<1 D、k>1
19.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的是( )
A. B.
C. D.
20.过A(4,-3)和B(4,-6)两点的直线一定( )
A、垂直于轴 B、与轴相交但不平行于轴
C、平行于轴 D、与x轴、轴都平行
二、题
2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22.函数的主要表示方法有 、 、 三种.
23.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24.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25.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26.(2013年四川眉山3分)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27.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28.点 P(a,a-3)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
29.在一次函数y=kx+2中,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它的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
30.下列函数中,当?0时,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增大的有 个.
① ② ③ ④
3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3个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_____.
33.若点(a-2,2a+3)是x轴上的点,则a的值是 。
34.A(-3,-2)、B(2,-2)、C(-2,1)、D(3,1)是坐标平面内的四个点,则线段AB与CD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5.已知,则点(,)在
三、
36.计算:
37.计算:
38.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已知,,点的坐标为.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在轴上存在一点,使得与相似,请你求出点的坐标.
3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C分别在坐标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4,2),过点D(0,3)和E(6,0)的直线分别与AB,BC交于点,N。
(1)求直线DE的解析式和点的坐标;
(2)若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经过点,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通过计算判断点N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
(3)若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与△NB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四、解答题
40.通常儿童服药量要少于成人.某药厂用来计算儿童服药量的公式为,其中为成人服药量,为儿童的年龄.问:
(1)3岁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 ;
(2)请求出哪个年龄的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一半?
41.国际象棋中的“皇后”不仅能控制她所在的行与列的每一个小方格,而且还能控制“斜”方向的两条直线上的每个小方格,如图甲所示.
(1)在图乙小方格中有一“皇后Q”他所在的位置可用(2,3)来表示,请说明“皇后Q”所在的位置(2,3)的意义,并用这种表示法分别写出棋盘中不能被该“皇后Q”所控制的四个位置;
(2)图丙是一个4×4的小方格棋盘,请在这个棋盘中放入四个“皇后Q”,使这四个“皇后Q”之间胡不受对方控制.(在图丙中标出字母Q即可)
42.正方形边长为3,若边长增加则面积增加,求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当等于1、2、3、4时的值.
43.如图1,菱形ABCD中,∠A=60°,点P从A出发,以2c/s的速度沿边AB、BC、CD匀速运动到D终止,点Q从A与P同时出发,沿边AD匀速运动到D终止,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APQ的面积S(c2)与t(s)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由图2中的曲线段OE与线段EF、FG给出.
(1)求点Q运动的速度;
(2)求图2中线段FG的函数关系式;
(3)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PQ将菱形ABCD的面积恰好分成1:5的两部分?若存在,求出这样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2),B(?3,4)C(?2,6)
(1)画出△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1B1C1
(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出将△A1B1C1三条边放大为原来的2倍后的△A2B2C2.
4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1,5),B(4,2),C(-1,0)三点。
(1)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 ,点B关于x轴对称点B′的坐标为 ,点C关于y轴对称点C′的坐标为 ;
(2)求(1)中的△A′B′C′的面积。
46.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2,-2)和点(2,4)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这个函数的图像与y轴的交点坐标。
47.如图1,已知直线与y轴交于点A,抛物线经过点A,其顶点为B,另一抛物线的顶点为D,两抛物线相交于点C
(1)求点B的坐标,并说明点D在直线的理由;
(2)设交点C的横坐标为
①交点C的纵坐标可以表示为: 或 ,由此请进一步探究关于h的函数关系式;
②如图2,若,求的值
48.如图所示,已知一次函数(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点,CD垂直于x轴,垂足为D.若OA=OB=OD=1.
(1)求点A、B、D的坐标;
(2)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49.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C,给出如下定义:若⊙C上存在两个点A,B,使得∠APB=60°,则称P为⊙C 的关联点。已知点D(,),E(0,-2),F(,0)
(1)当⊙O的半径为1时,
①在点D,E,F中,⊙O的关联点是 ;
②过点F作直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G,使∠GFO=30°,若直线上的点P(,n)是⊙O的关联点,求的取值范围;
(2)若线段EF上的所有点都是某个圆的关联点,求这个圆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
50.在数学学习中,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是改善学习的重要方法.善于学习的小明在学习了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后,把相关知识归纳整理如下:
(1)请你根据以上方框中的内容在下面数字序号后写出相应的结论:
① ;② ;③ ;④ ;
(2)如果点的坐标为(1,3),那么不等式的解集是 .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有意义,即,可得,,故选D.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C
【解析】
试题分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分式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故选C。
3.B
【解析】
试题分析:函数自变量x是使函数的解析式有意义的取值范围,函数
解析式中有分式,要有意义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则,解得
考点:函数的自变量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自变量,掌握函数的自变量的概念是本题的关键,此类型常考,但难度不大,要求学生掌握
4.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正比例、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
A.周长为10的长方形的长与宽不成正比例,B.面积为10的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与底边长成反比例,D.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不成正比例,故错误;
C.面积为10的长方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本选项正确.
考点:正比例,反比例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解各选项中量与量的关系,正确运用正比例、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
5.D
【解析】
试题分析:二次根号下的数为非负数,二次根式才有意义;分式的分母不为0,分式才有意义.
由题意得,解得x≥-3且x≠5,故选D.
考点:二次根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完成.
6.C。
【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故选C。
7.A。
【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分式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且。故选A。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8.A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作OE⊥BC于E点,OF⊥CD于F点,
设BC=a,AB=b,点P的速度为x,点F的速度为y,
则CP=xt,DQ=yt,所以CQ=b?yt,
∵O是对角线AC的中点,∴OE=b,OF=a。
∵P,Q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
∴,即ay=bx,
∴。
∴S与t的函数图象为常函数,且自变量的范围为0<t<)。
故选A。
9.C
【解析】
分析:依题意得方程的实根是函数与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的交点在第一象限。
当x=时,,,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下方;
当x=时,,,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下方;
当x=时,,,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
当x=1时,,,此时抛物线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上方。
∴方程的实根x0所在范围为:。故选C。
10.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点P到原点的距离.
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
∴点P到原点的距离
故选C.
考点:勾股定理,点的坐标
点评: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11.A
【解析】
试题分析:小兰画了一个函数的图象如图,它与x轴的交点为(3,0),代入函数的,解得a=3;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就是分式方程的解,解得x=1,所以选A
考点:函数与方程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与方程,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熟悉函数与其所对应的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C。
【解析】根据坐标的平移变化的规律,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因此,将点A(3,2)沿x轴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点A′的坐标为(-1,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从而点A′(-1,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2)。
故选C。
13.C。
【解析】联立,
∵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没有公共点,
∴方程没有数根。
∴。故选C。
14.D。
【解析】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从而由P(-20,a)与点Q(b,13)关于原点对称得:a=-13,b=20,∴a+b=7。故选D。
15.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水从左导管匀速地注入,气体从右导管排出时,容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随着注水时间的增加而匀速减少,即可得出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
∵水从左导管匀速地注入,气体从右导管排出时,
容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随着注水时间的增加而匀速减少,
∴容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与注水时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C.
故选C.
考点: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
点评:此类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常见题,结合题意找出正确的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16.D
【解析】
试题分析:二次根号下的数为非负数,二次根式才有意义;分式的分母不为0,分式才有意义.
由题意得,解得
∵的取值范围是
∴
故选D.
考点:二次根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完成.
17.C
【解析】
试题分析:函数y=中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因为y=解析式是分式结构,所以分母不能等于零,分式的分子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要有意义,根式下的数要为非负数,即,所以x≥2
考点:函数的自变量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自变量,函数自变量就是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取值范围,,要求学生掌握
18.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kx+(k-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即可得到关于k的不等式组,再解出即可得到结果.
由题意得,解得
故选C.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当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当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19.D
【解析】
试题分析:A.:2-x≥0,解得x≤2;B.:x-2>0,解得x>2
C.:x+2≥0,解得x≥-2. D.=1+ :故x-2≥0,解得x≥2
考点:函数自变量与平方根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函数自变量知识点的掌握,分析根号下的取值范围为解题关键。
20.A
【解析】
试题分析:易知A、B两点坐标x值相等,故直线AB在x=4上。故该直线与y轴平行且垂直于x轴。选A。
考点:直角坐标系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直角坐标系及直线关系知识点的掌握,可以作图辅助分析。
21.
【解析】
试题分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分式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
22.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
【解析】
试题分析:函数表示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有三种方式: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
23.任意实数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作出判断.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考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完成.
24.且x≠1。
【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分式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且x≠1。
25.。
【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
26.。
【解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分式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7.x≥0且x≠2且x≠3
【解析】
试题分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分式分母不为0和0指数幂不为0的条件,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且x≠2且x≠3。
28.0<a<3
【解析】
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特征,判断其所在象限,四个象限的符号特征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因此,
∵点P(a,a-3)在第四象限,
∴,解得0<a<3。
29.四。
【解析】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两种情况:
①当,时,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
②当,时,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
③当,时,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
④当,时,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
由题意得,函数y=kx+2的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因此,。
由,,知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
30.2
【解析】
试题分析:① 为经过原点从左往右向上升的直线;② 为从左往右下降的直线;③ 为反比例函数,为双曲线;④ 在第一象限,经过原点从左往右向上升的射线。故①④符合
考点:函数图像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函数图像知识点的掌握,为中考常考题型,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31.x≥2
【解析】
试题分析:平方根的被开方数必须≥0,所以,解得x≥2.
考点: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以及解不等式
点评:该题较为简单,是常考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被开方数的理解和取值要求的应用。
32.45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到每一横坐标相同的点结束,点的总个数等于最后点的横坐标的平方,并且横坐标是奇数时最后以横坐标为该数,纵坐标为0结束,当横坐标是偶数时,以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横坐标减1的点结束。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纵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1,0)(2,0)(2,1),(1,1)(1,2)(2,2)。(2,2)的后面为(3,2) (3,1) (3,0) (4,0) (4,1) (4,2) (4,3) (3,3) (2,3) (1,3) (1,4) (2,4) (3,4) (4,4) (5,4) (5,3) (5,2) (5,1) (5,0) (6,0) (6,1)……根据这个规律?第2013个点的横坐标为45, 如图,思路如下,当n为一个奇数平方时,设²=n,则第n个点坐标为(,0),第n-1个为(,1) ,第n-2个为(,2) …到第n-个前都符合该规律, 因为2013=452-12? ∴第2013个点的横坐标为45.
考点:探究规律题型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究规律总结归纳分析规律进行运算的能力。
33.—
【解析】
试题分析:x轴上点的坐标特点y=0,故2a+3=0,解得a=—
考点:直角坐标系与点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性质特点的掌握。
34.平行
【解析】
试题分析:
依题意知,CD线段与x轴距离=1,AB线段与x轴距离=2,故AB∥x轴,CD∥X轴,故AB∥CD
考点:平行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知识点的掌握。分析各点坐标与x轴距离为解题关键。
35.x轴或y轴上
【解析】
试题分析:当n=0,则=0或n=0.故点点(,)在x轴或y轴上。
考点:直角坐标系与点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性质特点的掌握。
36.解:
【解析】略
37.
【解析】略
38.(1)双曲线的解析式为.(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3)点坐标为
【解析】
试题分析:答案:解:(1)过作垂直轴,垂足为,
点的坐标为(3,1).
点在双曲线上,,.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2)点在双曲线上,
.
点的坐标为.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3)过点作,垂足为点,
两点在直线上,
的坐标分别是:.
即:,
.
,
又
点坐标为.
考点: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性质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中考常考题型,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性质定理与解题技巧。
39.(1),(2,2);(2),在;(3)4≤≤8
【解析】
试题分析:(1)已知点D(0,3)和E(6,0),设DE直线解析式为y=ax+b。
分别把x=0,y=3和x=6,y=0代入解析式,解得a=,b=3.故DE直线解析式为:
(2)已知DE解析式为,为DE直线上的点,且在AB上,故点y值=2.
把y=2代入解得x=2.故点坐标(2,2)
把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求得=4,所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已知N在BC上,故N点所对x=4.把x=4代入得y=1,N(4,1)
故4×1=4=。故N在反比例函数上。
(3)若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与△NB有公共点,点坐标(2,2),N(4,1),B(4,2)。则在x值范围2<x<4时,对应y值范围在1<y<2,且=xy。故的取值范围为:4<<8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性质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一般式。为中考常考题型,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解题技巧。
40.(1)
(2)12岁年龄的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的一半
【解析】
试题分析:(1) 3岁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即x=3,代入
得y= ,所以3岁儿童服药量占成人服药量
(2)解:当,得,
即. 解得.
检验 是原方程的解
考点:求函数值
点评:本题考查求函数值,要求考生会求任何自变量的函数值
41.(1)“皇后Q”所在的位置(2,3)表示“皇后Q”位于第2列第3行,棋盘中不能被该“皇后Q”所控制的四个位置是(1,1)、(3,1)、(4,2)、(4,4);
(2)(1.3)、(2,1)、(3,4)、(4,2)或(1,2)、(2,4)、(3,1)、(4,3).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题意,正确理解“皇后”的控制范围即可得到结果.
(1)“皇后Q”所在的位置(2,3)表示“皇后Q”位于第2列第3行,棋盘中不能被该“皇后Q”所控制的四个位置是(1,1)、(3,1)、(4,2)、(4,4);
(2)(1.3)、(2,1)、(3,4)、(4,2)或(1,2)、(2,4)、(3,1)、(4,3).
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正确理解“皇后”的控制范围,再应用于解题.
42.
1234
7162740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1234
7162740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熟练掌握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同时注意到正方形的面积变化情况.
43.(1)由1(c/s)
(2)FG段的函数表达式为:(6≤t≤9)。
(3)存在。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中E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求解.E点表示点P运动到与点B重合时的情形,运动时间为3s,可得AB=6c;再由,可求得AQ的长度,进而得到点Q的运动速度。
(2)函数图象中线段FG,表示点Q运动至终点D之后停止运动,而点P在线段CD上继续运动的情形.如答图2所示,求出S的表达式,并确定t的取值范围。
(3)当点P在AB上运动时,PQ将菱形ABCD分成△APQ和五边形PBCDQ两部分,如答图3所示,求出t的值。当点P在BC上运动时,PQ将菱形分为梯形ABPQ和梯形PCDQ两部分,如答图4所示,求出t的值。
解:(1)由题意,可知题图2中点E表示点P运动至点B时的情形,所用时间为3s,则菱形的边长AB=2×3=6c。
此时如图1所示,
AQ边上的高,
,解得AQ=3(c)。
∴点Q的运动速度为:3÷3=1(c/s)。
(2)由题意,可知题图2中FG段表示点P在线段CD上运动时的情形,如图2所示,
点Q运动至点D所需时间为:6÷1=6s,点P运动至点C所需时间为12÷2=6s,至终点D所需时间为18÷2=9s。
因此在FG段内,点Q运动至点D停止运动,点P在线段CD上继续运动,且时间t的取值范围为:6≤t≤9。
过点P作P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则
。
∴FG段的函数表达式为:(6≤t≤9)。
(3)存在。
菱形ABCD的面积为:6×6×sin60°=18。
当点P在AB上运动时,PQ将菱形ABCD分成△APQ和五边形PBCDQ两部分,如图3所示,
此时△APQ的面积。
根据题意,得,解得s。
当点P在BC上运动时,PQ将菱形分为梯形ABPQ和梯形PCDQ两部分,如图4所示,
此时,有,
即,解得s。
综上所述,存在s和t=s,使PQ将菱形ABCD的面积恰好分成1:5的两部分。
44.(1)如图:△A1B1C1 即为所求。
(2)如图:△A2B2C2 即为所求。
【解析】
分析:(1)由A(?1,2),B(?3,4)C(?2,6),可画出△ABC,然后由旋转的性质,即可画出△A1B1C1。
(2)由位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画出△A2B2C2。
解:(1)如图:△A1B1C1 即为所求。
(2)如图:△A2B2C2 即为所求。
45.(1)(1,-5);(4,-2);(1,0)。
(2)
【解析】
分析:(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据此得三点坐标。
(2)由图知,△A′B′C′的面积可以由边A′C′的长和它上的高求出。
解:(1)(1,-5);(4,-2);(1,0)。
(2)如图,△A′B′C′的面积。
46.(1);(2)(0,1)
【解析】
试题分析:设函数关系式为,由图像经过点(—2,-2)和点(2,4)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再把x=0代入求得的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这个函数的图像与y轴的交点坐标。
解:(1)设函数关系式为
∵图像经过点(—2,-2)和点(2,4)
∴,解得
∴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2)在中,当x=0时,
∴这个函数的图像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一次函数的性质
点评: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是初中数学的重点,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47.(1)B(1,1)(2)①②
【解析】解:(1)当x=0时候,,∴A(0,2)。
把A(0,2)代入,得1+k=2,∴k=1。∴B(1,1)。
∵D(h,2-h),∴当x=h时,。
∴点D在直线l上。
(2)①或。
由题意得,整理得。
∵h>1,∴。
②过点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D作DF⊥CE于点F,
∵∠ACD=90°,∴∠ACE=∠CDF。
又∵∠AEC=∠DFC,∴△ACE∽△CDF。∴。
又∵C(,),D(2,2-2),
∴AE=,DF=,CE=CF=。
∴。∴=1。
解得:。
∵h>1,∴。∴。
(1)首先求得点A的坐标,然后求得点B的坐标,用h表示出点D的坐标后代入直线的解析式验证即可。
(2)根据两种不同的表示形式得到和h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可;过点C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D作DF⊥CE于点F,证得△ACE∽△CDF,然后用表示出点C和点D的坐标,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的值即可。
48.(1)A(-1,0),B(0,1),D(1,0)
(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解析】解:(1)∵OA=OB=OD=1,
∴点A、B、D的坐标分别为A(-1,0),B(0,1),D(1,0)。
(2)∵点A、B在一次函数(k≠0)的图象上,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点C在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且CD⊥x轴,∴点C的坐标为(1,2)。
又∵点C在反比例函数(≠0)的图象上,∴=1×2=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1)根据OA=OB=OD=1和各坐标轴上的点的特点易得到所求点的坐标。
(2)将A、B两点坐标分别代入,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由C点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可确定C点坐标,将C点坐标代入可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49.(1)①D,E②0≤≤(2)r≥1
【解析】解:(1)①D,E 。
②由题意可知,若P要刚好是⊙C的关联点,需要点P到⊙C的两条切线PA和PB之间所夹的角为60°。
由图2可知∠APB=60°,则∠CPB=30°,
连接BC,则,
∴若P点为⊙C的关联点,则需点P到圆心的距离d满足0≤d≤2r。
由(1),考虑临界点位置的P点,
如图3,
点P到原点的距离OP=2×1=2,
过点O作x轴的垂线OH,垂足为H,
则。
∴∠OGF=60°。
∴OH=OGsin60°=,。
∴∠OPH=60°。可得点P1与点G重合。
过点P2作P2⊥x轴于点,可得∠P2O=30°,
∴O=OP2cos30°=。
∴若点P为⊙O的关联点,则P点必在线段P1P2上。
∴0≤≤。
(2)若线段EF上的所有点都是某个圆的关联点,欲使这个圆的半径最小,则这个圆的圆心应在线段EF的中点。
考虑临界情况,如图4,
即恰好E、F点为⊙K的关联时,则KF=2KN=EF=2,此时,r=1。
∴若线段EF上的所有点都是某个圆的关联点,这个圆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r≥1。
(1)①根据关联点的定义,得出E点是⊙O的关联点,进而得出F、D,与⊙O的关系:
如图1所示,过点E作⊙O的切线设切点为R,
∵⊙O的半径为1,∴RO=1。
∵EO=2,∴∠OER=30°。
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出⊙O的左侧还有一个切点,使得组成的角等于30°。
∴E点是⊙O的关联点。
∵D(,),E(0,-2),F(2,0),
∴OF>EO,DO<EO。
∴D点一定是⊙O的关联点,而在⊙O上不可能找到两点使得组成的角度等于60°。故在点D、E、F中,⊙O的关联点是D,E。
②若P要刚好是⊙C的关联点,需要点P到⊙C的两条切线PA和PB之间所夹的角为60°,进而得出PC的长,进而得出点P到圆心的距离d满足0≤d≤2r,再考虑临界点位置的P点,进而得出的取值范围。
(2)若线段EF上的所有点都是某个圆的关联点,欲使这个圆的半径最小,则这个圆的圆心应在线段EF的中点;再考虑临界情况,即恰好E、F点为⊙K的关联时,则KF=2KN=EF=2,即可得出圆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
50.(1)①;②;③;④;(2).
【解析】
试题分析:(1)①由于点B是函数y=kx+b与x轴的交点,因此B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kx+b=0的解;
②因为C点是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因此C点坐标必为两函数解析式联立所得方程组的解;
③函数y=kx+b中,当y>0时,kx+b>0,因此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式kx+b>0的解集;
同理可求得④的结论;
(2)由图可知:在C点左侧时,直线y=kx+b的函数值要大于直线y=k1x+b1的函数值.
(1)由题意得①;②;③;④;
(2)由图可得不等式的解集是.
考点:不等式、方程组的应用
点评:熟练掌握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san/242723.html
相关阅读:2018学年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晋中市灵石县有答案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