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三峡的山和水的?
"自三峡七百里中"这句写出了三峡的_,"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句写出了_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这句写出了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写出了
_。以上这几句描写有何作用?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这句写出了水的_,"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这句写出了水的_,"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句用什么手法写的_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6、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文章先总写后分写,山的特点是,夏天的水有何特点:
冬春的水有何特点:_,秋天的景有何特点:_ 8、作者抓住三峡的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先写山,突出_,_的特点;后写水,突出_的不同景象。总写三峡地貌特征的句子是_,
_。"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句话写出了水流_的特点。_,_。本文最后收笔落在渔人的歌唱上,这样写的好处是_。
9、《三峡》一文中描写夏天水流湍急的景象,但描写角度与众不同。试举例加以说明。
一、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欲颓()遂至()与其奇者()曦月()襄陵()
沿溯()素湍()怪柏()飞漱()属引()
二、
1.《三峡》一文选自_。_(朝代)的地理学家_给《水经》作注写成了《_》
2.《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字通明,号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
3.《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是_,字子瞻,号_,是_朝的_家。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三、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4.两岸石壁,五色():_ 5.晓雾将():_ 6.()竞跃:_ 7.未复有能()其奇者:_ 8.庭下如积水()_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良多趣味晴初霜旦略无阙处重岩叠嶂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则素湍绿潭属引凄异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沿溯阻绝哀转久绝绝多生怪柏至于夏水襄陵林寒涧肃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简答题
1.1.本文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是北魏(朝代)的地理学家__。三峡包括:___。
2.文中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写山高的句子是:________ 3.文中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由此可联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_______"。
4.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_____八种景物,这八种景物给予作者的感受是____。
5.文中用"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何写作特点?
7.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_____,______"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8.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的静景,也描写了"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9.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10.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11.文中表现三峡秋天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它着力渲染了_______。
12.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____原句:____理由2:____原句:__ 1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14.文章结尾引用渔者的歌的作用是什么?
15.今年我国尚在建设中的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请结合你对它的了解,说说这一工程竣工后,课文《三峡》中哪些内容将会改变?(举出两条即可)
16.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1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18.作者写三峡秋景最突出的是________ 19.作者先写夏季景色的目的______;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_______。
20.本文写春冬之景,用____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___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_______。
2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____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_____ 22.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_____;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____;
23.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
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阳光或日光;飞奔的马;快;真、实在;早晨;通"缺",中断,断开;(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溯流而上;襄:漫上;或:有时;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属:连接(从、由;如果);(隔绝;消失;极);到了;漫上(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3.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4.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或"也没有这样")快。5.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6.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7.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8.空旷的山谷传来猿猴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9.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三.简答题
1.郦道元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怪柏、悬泉、瀑布;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6.从想象角度侧面虚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8、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9、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10、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意思对即可)11、"睛初霜旦…哀转久绝"。三峡秋天凄清肃杀的气氛。
12、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3、(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14.强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15.①不会再有"沿溯阻绝"的情况。②水流趋缓,"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也不会再有。16.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17.表达了对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8.猿啸
19.首先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20.素、绿、清、影;寒、肃、凄、哀;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2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回答11--14题。(共10分)
11.阙:通"缺"襄:上
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各1分,"阙"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不扣分。
12.(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评分标准:(4分)每句2分,重点词"虽""奔""自非""亭午""夜分",其中答对两个得1分。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评分标准:(2分)宽对即可得分,要在对联中体现三峡的特点。
14.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评分标准:(2分)相同点得1分,不同点得1分。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阙襄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一)阅读郦道元的《三峡》,回答11--14题。(共11分)
11、阙:通"缺"襄:上
1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14、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台州市(09浙江省)(二)(11分)【甲】山川之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9.B
20.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只要答对其中两处,即可得满分。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 22.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2004河南1.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以记之B.或王命急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的静景,也描写了"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_ 2004广西玉林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寡人无疾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以记之C哀转久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D良多趣味此皆良实,志虑忠纯6.对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有误的一项是()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C其间千二百里(其中)其真无马邪(这里)D故渔歌曰(所以)桓侯故使人间之(特意)7、请把"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成现代汉语。(3分)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3分)2005河北9.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人名)。(1分)10.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嶂: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溯: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1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3.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4分)答:2005湖北荆州14.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A.之:春冬之时而城居者未之知也B.其:其间千二百里其真无马邪C.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其境过清D.故:故渔者歌曰故自号曰醉翁也15.试解释加点词的词义。①略无阙处(
2005河北省(课改区)(14分)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人名)。(1分)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答:,。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嶂: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溯: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5.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4分}答:2005(黄冈非课改)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良多趣味(2)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8.: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9.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导游词:2006年湖南省郴州市10.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乘奔御风(奔驰)C夏水襄陵(河岸)D属引凄异(连续)11.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五柳先生传》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以此自终。
(乙)环滁皆山…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4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性嗜酒(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饮少辄醉( )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环滁皆山也。
21.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4分)
(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1)"五柳先生"饮酒______________(2)"醉翁"饮酒___________
9.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4分)
(三)19. (1)处所、地方 (2)爱好,喜欢(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就 20. .(1)忘却(荣辱)得失,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2)环绕着滁州城的全都是山。 (或:滁州城四周都是山)21.(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以此自终。(乙)山不在高…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
11.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
8.答案:① 用、把 ② 希望、愿望 ③使……劳累 ④ 助词,将宾语前置。
评分: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9.答案:①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 ② 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1.答案: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05年南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葛天氏这官欤?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8、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
10、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7、A
8、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10、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葛天氏之民欤?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2分)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
7、A
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甲段中的"本心"是指,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10.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3
7.(4分)(1)益处 (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 (3)(既然)这样,那么 (4)非,(如果)没有(每个词1
8.(3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向"、"得"未翻译正确的,每个扣1分)
9.(3分)(1)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1分,答"义"也可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 (3)对比(1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大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若夫霪雨…吾谁与归?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A.负者歌于途 ( ) B.杂然而前陈者 ( ) C 去国还乡 ( ) D 长烟一空 ( )
8.翻译下列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译: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小要求加标点符号)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答: 【 】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 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两文的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7 A 负 (背着) B.陈 (摆放) C 去 (离开) D 一 (全)
8.(1) 没有这种人,我同讹一道呢?
(2) 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 D
七、用原文回答问题。(共13道题)
1、文中交代方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的句子是: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第一段中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是: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方仲永五岁作诗能"指物作诗立就",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十岁就"泯然众人矣"。
4、幼年时的方仲永有令人称奇的表现是: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句子是: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不使学.
7、点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的三个字是:不使学
8、揭示仲永由"奇人"转变为"凡人"的原因的语句是: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9、在作者看来,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0、点明方仲永天赋消失的一句话是:泯然众人矣。
11、交代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的原因的语句是: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2、仲永变成普通人的个人、直接原因的语句是:不使学。
13、仲永变成普通人的道理、根本原因的语句是: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4、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15、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受于人"或"受之人"
16、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
⑴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⑵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⑶泯然众人矣。
17、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由于:"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至此作者认为在"受之天"和"受之人"的两个因素中,后天教育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更为重要。
18、"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八、回答问题。
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
答: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因为仲永原本天才,没有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的平庸。
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3、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答:籍贯、身份、姓名及家世
4、文中"邑人奇之"的"奇"有什么含义?
答:"奇"是"以……为奇"的意思。但不止是好奇,也会有尊重人才的意思,表明仲永的才能得到全县人的承认。
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6、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答: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
7、"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承上启下
8、文中的"受之天"指的什么?"受之人"又指的什么?
答:"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之人"指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
9、作为家长,在发现孩子天资聪慧时应该怎样做?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答:因材施教,及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使学";父利其然也、世隶耕、"邑人"的"捧杀"。
10、"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对方仲永"泯然众人"感到哀伤、惋惜。
11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从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12、本文中仲永由天资过人到平庸无七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继续努力学习新知识,也很难取的成就。
13、方仲永这一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本文作者要讲述的道理是什么?)
答:泯然众人矣。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人成材的关系。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14、你怎样看待方仲永的父亲的做法?
答:方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却断送了仲永的前途,这是相当愚昧无知的,是让人鄙弃的。
15、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述了什么道理?对作者的评论你有什么看法?
答: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的重要性,形象地说明了后天学习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人的才能并非天生不变,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
16、你认为资质聪明的人怎样才能成才? 答:不骄傲,勤努力,发扬自己的长处,继续发展。
17、你认为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培养是什么关系?哪方面更重要?
答:二者相辅相成,后天教育更为重要。
18、如果你天资聪颖,是一个方仲永式的神童,你将怎样做?
答:如果我是个神童,我也会努力学习,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学习将会落后,我要勇于进取,敢为人先,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19、如果你学习成绩一般,你是否会自暴自弃?
答:如果我成绩一般,我也会加倍努力,以为我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二)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何陋之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案牍之劳形 ( )
11.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臣不胜受恩/感激 B、今齐地方/千 B、朔气传/金柝 D、水/不在深
12.翻译(2分)孔子云:何陋之有?
13.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2分)11 、D(2分)
1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解释了"陋"1分,注意了句式和语气1分)
13、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答出"类比"或"以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1分,答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突出陋室不陋"
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 B. 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 /失其本心 D.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D.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 乡为身死而不受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3分)
答案:9. D 10. C 11. B 12.(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3.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阅读天时不如地利…战必胜矣。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①委而去之 (委: ) (去: ) ②亲戚畔之(畔: )
10.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威 天 下 不 以 兵 革 之 利。
12.翻译下列句子。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3."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答:含义: 。事例:
答案:9.①委:放弃 去:离开 ②畔:通"叛",背叛 10.D(D项"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 1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2.①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 ②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 13.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能举类似一例
一.[甲]嗟夫!予尝求…吾谁与归?[乙]至于负者歌于途,…太守醉也.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 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 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的情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三.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山之僧智仙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B.名之者谁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C.朝而往,暮而归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晦明变化者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 ;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四.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饮少辄醉: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宴酣之乐: ④射者中,弈者胜:
20.下面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行者休于树 ( )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22.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冬景的句子是:
23.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19.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与民同乐";有人"以苦为乐",有人"助人为乐";有人"寻欢作乐",有人"及时行乐"。你以什么为乐?淡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二十四. (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二十八. 环滁皆山也。…庐陵欧阳修也。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 (2)野芳发而幽香
(3)朝而往,暮而归 (4)弈者胜
18、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三十.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苍然白发( ) (2)醉翁之意( )(3)树林阴翳( ) (4)述以文者( )
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2.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 、 。
1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醉翁亭记》洋溢着 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桃花源记》飘逸着 的理想之风。
14.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 8、D 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0、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11、忧 醉与乐 12、先天……后天……
二十八、17、(1)取名(命名、题名、起名)(2)香花(花)(3)傍晚(黄昏、晚上)(4)下棋 18、C 19、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0、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三十、10、(1)脸色苍老 二十九、9.D 10。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答案要点:芳发、幽香)11.[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乙]而乐亦无穷也(或"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的 (3)遮盖 (4)用11.(1)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2.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13.与民同乐 宁静祥和(符合要求即可)14.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符合要
12.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12、示例:醉翁亭清幽秀美 桃花源恬静优美 小石潭凄清幽邃(抓住景物特点,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岳阳楼记
9.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 ②去( )国怀乡③把( )酒临风 ④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10.把"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1.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紧承三、四两段,请你说说"二者之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2分)
一是 ;二是
12.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13.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2分)
9.①同"俱",全,皆。(只作一种解释,亦不扣分) ②离开。 ③持、执(端、拿)。 ④因(因为)。(2分) 10.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 11.遭遇阴暗凄凉的景象而心生悲凉 看到清明亮丽的景物而其喜洋洋。(意近即可)(2分) 12.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分)13.示例: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或"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分,写出的名言与范氏名言不类似的不给分;写出的名言与范氏类似,但人物不匹配的,给1分;写出的名言与原作稍有出入,但仍符合原作大意的,不扣分)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微斯人
15.下列句中的"异"字与"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B.使内外异法也C.独在异乡为异客D.永州之野产异蛇
16.翻译下面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本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答案:14.探求无、没有15.B16.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1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山间之四时也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16.[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
[甲]: [乙]:
17.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14.(3分)(1)日光 (2)景象 (3)季节 (每小题1分)
15.(4分)(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题2分)
16.(4分)[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
17.(4分)①[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san/59994.html
相关阅读: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