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第一次月考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
1.(本题3分)如图,∠1=100°,∠2=145°,那么∠3=( ).
A. 55° B. 65° C. 75° D. 85°
2.(本题3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
A. 相交或垂直 B. 垂直或平行 C. 平行或相交 D. 平行或相交或重合
3.(本题3分)如图,已知a∥b,∠1=130°,∠2=90°,则∠3=( )
A. 70° B. 100° C. 140° D. 170°
4.(本题3分 )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A. 作直线 AB的垂线 B. 在线段 AB 上取点 C
C. 同旁内角互补 D. 垂线段最短吗?
5.(本题3分)如图,已知 AB∥CD,∠C=65°,∠E=30°,则∠A 的度数是( )
A. 30° B. 32.5° C. 35° D. 37.5°
6.(本题3分)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 ∠1=50°,∠2=40° B. ∠1=50°,∠2=50°
C. ∠1=∠2=45° D. ∠1=40°,∠2=40°
7.(本题3分)如下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 )
A. ∠1=∠3 B. ∠2=∠3 C. ∠1=∠4 D. ∠3=∠4
8.(本题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B.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 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 不相交的两直线一定互相平行
9.(本题3分)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其中AB⊥CD,∠1:∠2=3:6,则∠EOD=( )
A. 120° B. 130° C. 60° D. 150°
10.(本题3分)如右图,已知AB∥CD∥EF,则∠ 、∠ 、∠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 B. °
C. ° D.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共9道题,共30分)
11.(本题3分)若点P为直线AB外一点,则过点P且平行于AB的直线有 条.
12.(本题3分)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 度.
13.(本题3分)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_______
14.(本题3 分)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一对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
15.(本题3分)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题3分)如图,一张长为12cm,宽为6cm的长方形白纸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间距均匀)是_______cm2.
17.(本题3分)如图,∠B =30°,若 AB ∥CD ,CB平分∠ACD ,则∠ACD =__________ 度.
18.(本题3分)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 ,若 ∥ , ⊥ , ⊥ ,则直线 的位置关系_________.
19.(本题6分)已知:如图AB⊥BC,BC⊥CD且∠1=∠2,试说明:BE∥CF.
解:∵AB⊥BC,BC⊥CD(已知)
∴ = =90°( )
∵∠1=∠2(已知)
∴ = (等式性质)
∴BE∥CF( )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共4道题,每道题10分,共40分)
20.(本题10分)如图,直线CD与直 线AB相交于点C,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过点P作PQ∥CD,交A B于点Q;
(2)过点P作PR⊥CD,垂足为R;
(3)若∠DCB=120°,猜想∠PQC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
21.(本题10分)如图,CD平分∠ACB,DE∥BC,∠AED=80°,求∠EDC的度数.
22.(本题10分)如图,已知AB∥CD,∠B=65°,CM平分∠BCE,∠MCN=90°,求∠DCN的度数.
23.(本题10分)已知:如图,∠BAP+∠APD =180°,∠1 =∠2.求证:∠E =∠F.
参考答案
1.B
【解析】试题解析:
∵∠1=100°,∠2=145°,
∴∠4=180°-∠1=180°-100°=80°,
∠5=180°-∠2=180°-145°=35°,
∵∠3=180°-∠4-∠5,
∴∠3=180°-80°-35°=65°.
故选B.
2.C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解答.
解: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即平行或相交.
故选:C.
考点:相交线;垂线;平行线.
3.C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延长∠1的边与直线b相交,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4=180°?∠1=180°?130°=50°,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3=∠2+∠4=90°+50°=140°.故答案选C.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视频
4.C
【解析】试题分析:命题是指对某件事情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
考点:命题
5.C
【解析】解:设AB、CE交于点O.∵AB∥CD,∠C=65°,∴∠EOB=∠C=65°,∵∠E=30°,∴∠A=∠EOB-∠E=3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EOB的度数和得出∠A=∠EOB-∠E.
视频
6.C
【解析】试题解析:由题干可知,当 时, ,且满足∠1=∠2,故原命题是假命题.
故选C.
点睛:命题是可以判断真假的句子,正确的命题是真命题,错误的命题是假命题,在证明命题是真命题一般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来证明,而在证明是假命题一般可以采用举反例的方法来证明.
7.C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由∠2=∠3,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BC,由∠1=∠4,得到AB∥CD.
故选:C.
8.C
【解析】试题分析: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故A不正确;
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B不正确;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C正确;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一定互相平行,故D不正确.
故选:C.
9.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可知∠1=∠DOF,然后由平面直角坐标系可知∠DOB=90°=∠DOF+∠2,可知∠1+∠2=90°,再由∠1:∠2=3:6,可求得∠2=60°,因此可知∠AOE=60°,从而求得∠EOD的度数为150°.
故选:D
10.B
【解析】 ,故选B .
11.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 平行公理,点P为直线AB外一点,则过点P且平行于AB的直线有1条.
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
12.6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折叠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则可.
根据题意得2 ∠1与130°角相等, 即2∠ 1=130°, 解得∠1=65°
考点:(1)、平行线的性质;(2)、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13.垂线段最短
【解析】根据垂线段定理,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 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
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
14.垂直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根据AB∥CD可得:∠BMN+∠MND=18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NMO= ∠BMN,∠MNO= ∠MND,则∠NMO+∠MNO= (∠BMN+∠MND)=90°,则∠MON=90°,即两条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点睛:本题注意考查的就是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根据题意将图形画出来,然后根据性质来进行解答.同学们在解答几何问题的时候,特 别是没有图形的几何题时,一定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在画图形的时候还要考虑是否有不同的情况,比如“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则两角之间的关系”,在解答这个题目的时候画图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有根据题意画图的能力.
15. 两个角是对顶角 相等
【解析】试题分析: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是题设,那么后面是结论.
解:命题“对顶角相等”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故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题设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题设与结论,解答此题目只要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便可解答.
16.12.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平移后得一个矩形,一边长为2,另一边长为6,所以面积是12.
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17.60.
【解析】∵AB∥CD,∠B=30°,∴∠BCD=∠B=30°。
∵CB平分∠ACD,∴∠ACD=2∠BCD=60°。
18. ∥
【解析】如图:
∵a∥b,a⊥c,
∴c⊥b,
又∵b⊥d,
∴c∥d.
故答案是:c∥d.
19.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填空.
试题解析:∵AB⊥BC,BC⊥CD(已知)
∴∠ABC=∠DCB=90°( 垂直的定义 )
∵∠1=∠2(已知)
∴∠EBC =∠FCB (等式性质)
∴BE∥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20.(1)画图见解析;(2)画图见解析;(3)60°,理由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过点P作PQ∥CD,交AB于点Q;
(2)过点P作PR⊥CD,垂足为R;
(3)利用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即可解决问题.
解:(1)如图所示:PQ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PR即为所求;
(3)∠PQC=60°
理由:∵PQ∥CD,
∴∠DCB+∠PQC=180°,
∵∠DCB=120°,
∴∠PQC=180°?120°=60°.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
21.40°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CB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即可.
试题解析:
∵ DE∥BC,∠AED =80°,∴ ∠EDC =∠BCD,∠ACB=∠AED=80°
∵ CD平分∠ACB,
∴ ∠BCD= ∠ACB=40°,∴ ∠EDC=∠BCD=40°
22.32.5°.
【解析】试题分析:已知AB∥CD,∠B=6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BCE =115°;再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ECM的度数,即可求得∠DCN的度数.
试题解析:
∵ AB∥CD,∴ ∠B+∠BCE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B =65°,∴ ∠BCE =115°
∵ CM平分∠BCE,∴ ∠ECM= ∠BCE =57.5°
∵ ∠ECM +∠MCN +∠NCD =180°,∠MCN =90°
∴ ∠NCD =180°-∠ECM-∠MCN =180°-57.5°-90°=32.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这一性质,题目较为简单,属于基础题.
23.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由 ∠BAP+∠APD = 180°,可得 AB∥CD,从而有 ∠BAP =∠APC,再根据 ∠1 =∠2,从而可得∠EAP =∠APF,得到 AE∥FP,继而得 ∠E =∠F.
试题解析:∵ ∠BAP+∠APD = 180°,
∴ AB∥CD,
∴ ∠BAP =∠APC,
又∵ ∠1 =∠2,
∴ ∠BAP−∠1 =∠APC−∠2,
即∠EAP =∠APF,
∴ AE∥FP,
∴ ∠E =∠F.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yi/1171260.html
相关阅读:七年级数学下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