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七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内容预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七校联考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七年级的我们开始了崭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都正在发生一场“革命”。对此,你肯定有了真实的感受。这张试卷就是你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此,你尽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学识与才华。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本试卷共5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姓名、班级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笔书写。

一、卷面分(5 分)

二、积累运用--老师想看看你的知识储备和运用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25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1-3)题。(4分)

让我们走近名人,去感受文学的魅力:

①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身居矛屋,却心系天下,留下了《矛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不朽诗篇;②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身残志坚,却不懈奋斗,写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世界名著;③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嫉恶如仇.却有天真童趣,记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回忆性散文。

①第一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_,应改为:_。

②第二句中,加点字“懈”的读音为:_。

③第三句中,加点词“嫉恶如仇”的意思是:_(2分)

2、改正下面两个病句。(4分)

①阅读名著开拓了我的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写作。

②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

3、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生活十分艰难。有一次他外出时被一个乞丐跟上了,为了甩掉乞丐,他就说:“老弟,我是教授!”话音刚落,只见乞丐很沮丧的转身掉头就走了。请问朱自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_

4、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太阳”中再选择一个来比喻展开续写,与前一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3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5、根据要求填空 (11分)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语文伴我走过古代,我和孔子对话:“_,思而不学则殆。”我明白了学习要和思考紧密结合,我还知道了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_”;我读曹孟德的诗“_,若出其中;,若出其里。”让我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我和孟浩然一起到田家小院,欣赏“绿树村边合,”;我和白居易同游钱塘湖,眼前一片“几处早莺争暖树,”的美景;还领略过山中奇景:“曲径通幽处,”我伴随王湾行舟绿水,看见碧波浩淼:“潮平两岸阔,_。”还有那“夕阳西下,_”令我体悟到了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

语文伴我走进各位中外文学大师的心灵世界,我从冰心的《 》和《 》读出了母爱的伟大,童真的纯洁,自然的美丽;从《伊索寓言》中,我体会到了这部书折射出来的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①在第二段的空缺处填写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

②在第三段的空缺处填写作品名或人物的名字。

三、阅读理解--老师想考查你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锦绣文章意绵绵,仔细推敲是关键!】(40分)

(一)阅读文段,然后按要求答题。(9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6.文段抓住了春雨_、_、_的特点来写。(3分)

7.文段含蓄地写了春风,从下面哪一句话可以看出?( )(2分)

A.雨是最寻常的B.密密地斜织着

C.笼着一层薄烟D.稀稀疏疏的

8.文段描写的景物给人的感觉是( )(2分)

A.春雨绵绵,令人喜爱B.春雨寻常,忧伤烦恼

C.清亮温馨,宁静和平D.凄神寒骨,撩人思绪

9.课文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是写春雨、春风的。

请你再写出一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2分)_

(二)教你生病(16分)

毕淑敏

儿子比我高了。

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在这一shùn( )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你病了。”我说。“噢,这感觉就是病了。我还以为我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药品的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多许多年的医生,孩子生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我说。“生病还得学吗?我这不是已经病了吗?”他大吃一惊。“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打电话找你。“假如……你终于找不到我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反正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虽然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道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叫你化验你就到化验室去,要先划价,后交费。等化验结果的时候,要竖起耳朵,不要叫到了你的名字没听清……”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哑着嗓子说。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开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 )。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叫他独自去看病。万一在再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我看着他,勇气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mo(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有胜于无。

10、在括号里根据所给的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上拼音。(3分)

一shùn( )间 按图索骥 ( ) 冷mò( )

11.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2分)

12.“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如何理解文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3.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请展开想象,说说此时妈妈的心理活动。(3分)

14.从这件事看,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谈谈你的看法。(3分)

15.从这件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请谈一谈。(3分)

(三 )文言阅读(15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哑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项为之强 必细察其纹理

方出神 果如鹤唳云端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18、在作者眼里,蚊子能成为鹤,能成为林,虫蚁能成为兽,凸起的土砾能成为_,凹下去的土砾能成为,全识他在幼年时有敏锐的童心,因而才会“时有。”(4分)(用文中词语回答)

19、想一想,作者为何有着如此童真童趣?这个给我们同学有什么启示? (3分)

四、创新作文--老师想欣赏你精彩的文笔〔30分〕

【纸上得来终是浅,心中能悟方是深。

愿你笔下生花,妙语连珠!】

20.题目:请以“为自己鼓劲”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可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yi/1269948.html

相关阅读:七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