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秋季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七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英字母代号填在下面表格中)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 顶洞人 D.蓝田人
2. 下列选项中,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3.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4.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
A. 黄帝 B.嫘祖 C.仓颉 D.蔡伦
5.2008年奥运会召开期间,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蓝田人
C.顶洞人、元谋人 D.北京人、顶洞人
6.被后人尊称为“人初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炎帝 C.黄帝 D.禹
7.相传,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尧 B.舜 C.禹 D.启
8.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的是
A. 商纣王 B. 武王 C. 大禹 D. 夏桀
9.现在的东地区常被人们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可追溯到
A. 秦朝 B. 汉朝 C. 商朝 D. 周朝
10.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立 C.西周的建立 D.东周的建立
11.春秋时期第一个成为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12.成语“问鼎中原”讲的是
A.晋公 B.楚庄王 C.宋襄公 D.秦穆公
13.战国初年,瓜分晋国的三家大夫是
A.赵、燕、齐 B.宋、魏、韩 C.吴、越、楚 D.韩、赵、魏
14.后人写诗称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他
A.兴修水利,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
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
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
D.任秦国蜀郡守时,勤政廉洁
1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确立世袭制 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
16.俗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时姜尚等待的一位贤明君主是
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王
17.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司马耕,字子牛,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已经普遍,牛耕出现大约是在
A. 西周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18.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性表现在
A.促进民族融合 B.促进各地经济化交流
C.国王权威下降 D.诸侯国数目大减
19.我国有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0.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铜方鼎铸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21.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大丈夫。”出自谁之口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23.战国末年,提出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
A.韩非子 B.商鞅 C.荀子 D.庄子
24.以下哪一教育思想不是孔子的
A.“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B.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
C.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 D.学生要掌握劳动技能
25.以下哪一人物的学说后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对后世的思想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26.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基本要求,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A. 为政以德 B. 仁者爱人 C. 因材施教 D. 有教无类
27.“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A.奖励耕战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D.建立县制
28.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字书写的
A. 金 B. 甲骨 C.隶书 D.楷书
29.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表明孔子
A.注意因材施教 B.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
C.教育学生要养成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D.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
30.下列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A.老子的道家学说 B.孔子的儒家学说
C.韩非子的法家学说 D.墨子的墨家学说
二、(本大题共两小题, 31题12分;32题8分)
31.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

(2)中反映卫鞅的什么主张?属于哪家学派?

(3)卫鞅代表了当时哪个阶级?

(4)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32.材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1)以上几句话是谁说的?他是何时代的人?(2分)


(2)这几句话分别说的是什么意思?(6分)

三、(本大题共两小题,33题11分,34题9分)
33. 简要说说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意义

34.简要说说法家、道家、儒家的治国主张。就这三家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位。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DDBDBCCDAABDBC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BABBCBADDDABCC
二、(31题12分,32题8分)。
31.(1)商鞅;(2分)战国时期秦国国君。(2分)(2)主张根据现实需要改革传统的治国政策;(2分)属于法家。(2分)(3)代表地主阶级;(2分)(4)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分)
32.(1)孔子说的;(1分)他是春秋时代的人;(1分))(2)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要谦虚好学。(6分)
三、(本大题共两小题,33题11分,34题9分)
33. (1)分封制的内容:①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②受封者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或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6分)
意义:通过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化发展(5分,标准自行把握)
34.(1)法家的治国主张: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或主张“法治”,中央集权)(2分);代表人物韩非(1分)
(2)道家的治国主张:主张“无为而治”(或顺其自然)(2分);代表人物庄子(或老子)(1分)
(3)儒家的治国主张: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或仁政,爱民)(2分);代表人物孟子(或孔子)(1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yi/50718.html

相关阅读: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