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苏教版七年级册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试题(附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七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七年级 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代表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写在方框内。(2分)
常州篦箕巷,沿运河而建,自古就是商lǚ( ▲ )云集之地;所产梳篦屡获大奖,chí( ▲ )名中外。常州梳篦,选料坚韧而富有弹性,齿面光洁,齿尖吃发,利于梳理按摩。可梳zhuān?( ▲ )打扮,可收藏馈( ▲ )赠。工艺篦雕镂( ▲ )各种图案,画面赏心悦目,刀法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常州梳篦博物馆》)
汉字注音
2、默写。(8分)
(1)曲径通幽处, 。
(2) ,乾坤日夜浮。
(3)请默写出《黄鹤楼》中的任意两句:“ __________ ”
(4)晚年手不释卷, ,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之竟日。(《宋史?赵普》)
(5)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 ,哼都不哼一声。
3、下面对《鲁滨逊飘流记》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逊热爱航海,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幸好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贩买奴隶,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B、《鲁滨逊飘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爱航海,性格坚毅,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他曾救下一个土人,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仆人和朋友。
C、《鲁滨逊飘流记》记述了鲁滨孙遇险后在荒岛上生活的情景,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D、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逊,看到一群野人正在围攻一个逃犯。见此情景,鲁滨逊拔枪解救了他,并给他取名“星期五”。
4、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片断,仔细后,请选择 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一年之季在于春,在生机盎然的三月里,众多朝阳中学的莘莘学子和英语节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每天中午,轻快悠扬的英文歌曲都会飘动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同学们手拿歌词,兴致勃勃地浅吟低唱……通过精心地准备,使一幕幕精彩异常的课本剧,一首首委婉动人的英文歌曲,一次次慷慨激昂的脱稿演讲,赢得了观众和评委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随着30日中午九年级各班“小小书法家”获奖名单的确定,英语节也顺利结束落下了帷幕。
5、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说说清明节承载着哪些文化内涵。(4分)
材料一:清明节是“清明”节气、上巳节、寒食节三者融合而成的一个节日。
材料二:“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5日前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岁时百问》写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材料三: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始于周朝,原本是在水边招魂续魄,因与清明节气日期相近,后两节合一,逐步演化为祭祀祖先、远足踏青的习俗。
材料四:寒食节始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与清明重合。寒食节一是禁火悼亡,二是少餐冷食。寒食之后重生新火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 6-9 题。(15分)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 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6、请问以上片段中,记叙了我在三味书屋生活的哪几件事?(4分)
7、鲁迅先生一直高举“反封建”的大旗,有人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先生非常的痛恨,他是封建教育制度的典型代表,极大的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对此你有何看法,并结合选文叙述依据。(4分)
8、文中师生读书一段写得对比鲜明,非常有趣。老师一个人在大声朗读,而同学们却在偷偷玩耍。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细致的我画画的事情?这对表现先生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9、请你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二)阅读丁立梅的散文《草地上的月亮》,完成10—14题。(共15分)
夏天正热烈的时候,我意外撞见一块美丽的草地。有月的夜晚,我邀人一起,盘腿坐在草地上,听风吹,听虫叫,听花开,听草与草的喁喁私语。夜的声音,丰富得令人惊奇。
(A)月亮掉在河里。河水清幽幽的,河里的月亮,便显得格外俏皮。像喜欢探险的孩子,偏要往了那幽深的地方去,一步一探,一步一惊叫。这是月亮的乐。月亮为什么不乐呢?
(B)一艘驳壳船停泊在不远处的水上。月色把它的坚硬,泡成柔软。它看上去,很像一蓬青绿的小岛,浮在水面上。我认识那船,外地人的,男人女人,还带着两个五六岁的孩子。是两个男孩,看上去像双胞胎,一样黝黑的皮肤,一样圆溜溜的眼睛,壮壮实实的。他们在岸上捉蚱蜢,追蜻蜓,玩得不亦乐乎。有大船运来货物的时候,男人女人就忙开了,他们的驳壳船,承载着卸载货物的重任。那是晴白的天。
一些时候,河岸静着,男人女人闲着。船上的桅杆上,扯出一根绳索来,女人在晾衣裳。家常的衣裳,一件一件,大大小小,红红蓝蓝,有岁月静好的意思。男人呢?男人竟在船头钓起了鱼,天热,他打着赤膊,相当地悠闲自得。有天黄昏,我走过那里,竟意外发现他在船头拉二胡。女人进进出出,并不专心听。两个孩子在打闹着玩,也不专心听。男人不在意,他拉了自己听,拉得专注极了,呜呜哑哑,呜呜哑哑。那是他的乐。
我想起另一些场景。那个时候还小,(C)邻家有老伯,相貌奇怪,嘴角歪着,脸上遍布疤痕,手脚亦是不灵便的,走路抑或递物,都抖抖索索着。听大人们说,他年轻时,遇一场大火,家人悉数遇难,唯他死里逃生。村人同情他,给他重新搭了两间茅屋住 ,分配了两头牛,让他养着。日日见他,都是与牛同进同出的。
他却喜欢歌唱。有人无人时,他高兴起来,都会扯开嗓子吼几句。唱的什么歌无人说得清,反正就那样唱着,头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大张着,一声接一声,乐着他自己的乐。每逢他唱歌,村里人都会笑着说,听,谢老大又在学牛哞哞叫了。谢老大是村人对他的称呼。可能他是谢家最大的孩子——这是我的猜测了。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
(D)他并不介意村人的取笑,照旧唱他的,头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半张着。他身旁的牛,温顺地低着头,吃着草。
也见他在夕阳下喝酒。作下酒菜的,有时是一碟萝卜,有时是一碟咸菜。他眯着眼睛,轻呷一口,并不急着把酒咽下去,而是含在嘴里,久久咂摸着,脸上浮现出满足的笑容。我远远站着看,以为那酒定是世上最好的美味。某天趁他不注意,偷喝,麻辣出两眶泪。经年之后,我始才明白,他品尝的,原是心境。
月亮升得越来越高,升到草地的上空。夜露悄悄落,落在草叶上。这个时候的月亮,变得更调皮了,它钻进草叶上的每滴露珠里。于是,每滴露珠里,都晃着一个快乐的月亮。我坐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月亮中间,跟虫子比赛吟唱,心境澄清,我也像一枚快乐的月亮了。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
10.文中所有景色和人物都呈现出什么样的共同特征?用一个词语概括。(2分)
11.“草地上的月亮”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分)
12.对(A)(B)(C)(D)四个划线句的分析与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中月亮的活泼、美丽。
B.写驳壳船“柔软”、轻巧的特点是为了烘托船上人 们的悠闲与快乐。
C.运用外貌,写邻家老伯的不幸,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
D.神态描写,写出老伯唱歌时的投入和内心的满足。
13.有人评价丁立梅的散文“有一幅优美的背景,有一两则轻灵的故事,最后得出一条 富于理趣的生活哲理”,据此,请你代写“一条富于理趣的生活哲理”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40字左右)。(3分)
14.文中写“偷喝”邻家老伯的酒,“经年之后,我始才明白,他品尝的,原是心境 ”,结合你对生活的体验和了解,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简述“心境”对于人生的意义。(4分)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 15-17 题。(10分)
《赵普》片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 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5、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习吏事( ) 及为相( ) 手不释卷( ) 阖户( )
16、对《孙权劝学》中相关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当道;涂,道路。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17、写出下列语句的基本意思。(2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
18、结合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有哪些共 同之处。(至少列举2个方面)(4分)
___
___
三、(共40分)
19、困境中的自信,是一盏灯;困难中的援助,是一盏灯;困惑中的指点,是一盏灯;困境中的解围,是一盏灯;困苦中的坚持,是一盏灯……
点亮一盏灯,为自己,自己将因此而获得新生;点亮一盏灯,为别人,他人将由此而心怀感恩;点亮一盏灯,为世界,世界将从此变得绚烂多姿……
请以“点亮一盏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45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题目: 点亮一盏灯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旅 驰 妆 kuì lòu (共2分。答对2~3个得1分)
1、略
2、D
4、 “一年之季在于春”的“季”应改为“计”;“ 众多朝阳中学的莘莘学子和英语节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中“众多”和“莘莘学子”重复删去其中之一;“轻快悠扬的英文歌曲都会飘动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中“飘动在角落”搭配不当改为“飘扬”;“ 同学们手拿歌词,兴致勃勃地浅吟低唱……”中省略号改为句号;“通过精心地准备,使一幕幕精彩异常的课本剧、……的掌声。”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英语节也顺利结束落下了帷幕”中删去“结束”。 (对一处得1分,满4分为止)
5、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引著名民俗学博士王浩骅语)(4分。画线部分为四个得分点,如从材料中获得其他见解,只要合理可得分)
6、提问怪哉;读书写字;后园玩耍;师生读书;游戏画画。
7、不同意。鲁迅先生痛恨的是封建教育制度,不是文中的先生,文中的先生在当时封建教育制度下,还是比较开明的,“两个不常用”、“溜到花园去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能太多、 太久”、“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先生“和蔼”且“极方正,质朴,博学”、“ 我对他很恭敬”。
8、同学们在课上偷偷画画是为了表现孩子们对这种枯燥的教学内容,死板的教学方法很反感;同时从侧面突出老师对知识的热爱以及他的渊博。
9、这些加点的词通过神态、动作描写,准确生动描写出先生读书时候的专注认真与全身心投入的沉醉状态,让人忍俊不禁。
10. 快乐。(共2分。意对即可)
11. 水中活泼美丽的倒影,天空中调皮可爱的月亮。(2分)恬静生活中人们快乐的心境。(2分)(共4分。意对即可)
12. C(共2分)
13. 示例:快乐,原是上帝赋予每个生命的。公平,无一遗漏,如阳光普照,如月光倾洒。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共3分。按扣文、观点、表达等依3、2、1、0给分)
14. (1)邻家老伯丑陋、残疾、单身而且贫穷,但有一个“乐着他自己的乐”的好心境,“麻辣”的酒也被他“咂摸”成了美味。这样写,深化了文章主旨。(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或别人的生活经历谈好的“心境”对于获得、享受人生快乐与幸福的决定意义。(共4分。两个方面各2分。意对即可)
15、熟悉; 等到;放下;关上 16、B
17、(1)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
(2)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
18、两人的成就都很大;两人都善于听取他人的忠告;读书后他们的处事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共4分。两个方面各2分。意对即可)
19、作文(40分)
一类卷36—40分; 二类卷31—35分;
三类卷26—30分; 四类卷25分以下(慎打)。
建议切入分为31分;书写工整,清楚美观加1-2分;书写潦草,有污迹,扣1-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yi/72180.html

相关阅读:2019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成语运用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