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内容;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论著;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通过引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历史背景、作用与影响的分析,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注重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和评价历史现象。
②分组学导,加强学生合作交流。
③设计课后延伸内容,让学生收集更多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搜集材料,加深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同时感受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如何肩负历史使命,冲击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从而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思路
重点、难点的突破与解决
①重点:a.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b.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②处理方法:a.组织学生讨论,加深理解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的内涵;
b.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小组讨论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即其历史意义,论从史出。
③难点:进步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④处理方法:由浅入深,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讨论。
课前导学
①查找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相关资料;
②准备“袁世凯祭孔”历史丑剧;
③作历史小报;
④自制投影片。
教育渗透
①阅读提供的《新青年》杂志文言文、白话文的材料,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②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进行自我教育,如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反对“ *** 功”痴迷练习者,树立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世界观。
●○板书设计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资料
①投影
②历史学习网站:中国历史教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天地
③《中学历史教学》2003.1—2 《2003年高考历史综合复习导航》第一部分历史专题讲座——李栋山编
④《胡适散文集》(林呐、徐柏容、郑法清主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⑤《对历史的宏观思考》(丁伟志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⑥《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北师大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组编 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复习已学过的内容
我们已学习了《辛亥革命》,谁能做今天的复习小导师,带领大家复习一下?
自制复习题,争做小导师
同组或异组的同学补充、订正
调动学生情绪
若有必要教师可补充。
小导师表现出色则加星两颗,基本完成任务加星1颗,进行补充的同学加星鼓励。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新文化运动》,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开启新课的大门?
板书课题:第9课新文化运动
各小组争相导入新课
导入方案:
①联系已学知识: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并不满足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那么,他的目的是什么,在中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②使用投影:《〈青年杂志〉封面》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图片,结合课前提示导入。
如学生能自行导入新课,教师要予以鼓励,酌情加星。
根据课前了解,学生若准备不足,教师则还可引导学生回顾——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和实际行动,认识到辛亥革命以后,一部分进步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探索中国的前途,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关于新文化运动谁能讲一讲它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
学生分组自学,竞相讲述:
(根据教材,大部分学生能分析到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而袁世凯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规定“民国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目的是实现独裁和专制,于是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此外,还有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有的组将新旧思潮的冲突加以表演。
②有的组可能分析社会背景更深刻:
政治上——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针对学生所说,提出“孔子之道”是指什么?
打出投影——“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的有关内容”
接着提出:为什么袁世凯认为倡导孔子之道就能实现独裁和专制?
教师评价:同学们分析得很精彩,说明大家对中国文化思想掌握得比较准确。
阅读投影片提供的材料,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代表,陈述观点,能认识到袁世凯作为统治工具的“孔子之道”,主要指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等说教,从而为突破难点做铺垫。
主要围绕儒家学说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尊孔就是复古,袁世凯倡导尊孔就是要恢复封建社会的政治、礼教和道德,实现个人独裁和专制。
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上——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尊孔复古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能容忍。
无论学生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要注意引导学生。
充分发挥分组的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体现出合作学习。
如不完整,同组或不同组同学进行补充。教师注意引导。
面对以袁世凯为首的国内外反动势力掀起的文化逆流,中国该往何处去?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思考,认为以往救国斗争之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隔岸观火是根本原因。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由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板书)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谁能告诉大家书中讲述了哪些问题?
自学回答:
①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②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③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大旗——民主与科学。
④主要阵地——《新青年》。
⑤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列举知识点,难度较小,可让学习相对一般的同学回答,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根据学生回答的结果板书。
学生总结知识点后,提出:为什么《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哪个组的同学能迅速讨论把结果告诉大家?
我看有很多同学收集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的资料,谁来说一说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活动?
学生在谈到胡适时,可在此时解决课后的“活动与探究”。
教师接着打出胡适文章《贞操问题》的部分段落。
非常感谢各位同学的精彩回答,由于大家的精心准备,让我们了解了陈独秀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许多事情。那么,他们所主张的“四提倡、四反对”具体是指什么?哪个组的同学能来解释一下?
每组同学迅速交换意见回答,能说出《青年杂志》即《新青年》的号角作用和阵地作用。
请做好准备的同学讲解(如果需要,学生可以利用自制或教师提供的投影片,配合讲解,增强直观性)
讨论得出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即强调文体形式的革命,同时也注意到文学内容的革命。
各组争相发表见解,通过争论,共同认识到“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思想,反对封建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就是学习、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反对神鬼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礼教、提倡个性解放;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就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反对模仿古人和言之无物。
让学生迅速交换意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能围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事迹搜集材料、进行讲述,教师要予以鼓励,酌情加星。并对学生准备的各种材料要注意收集和保存。
通过阅读胡适的文章,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胡适的主张。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引导。
在处理“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时,最好启发学生谈谈个人的看法。如学生能够主动或在老师的帮助下联系“ *** 功”痴迷练习者,教师则要及时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世界观。从而学习陈独秀等人反封建斗争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指导各组学生出题,组织学生提问。
快速记忆,当堂消化。每组准备5道题目,抽其中一组向全班同学提问,及时巩固。题目能体现以下要点:
教师指定的组提问完后,其他组可进行评价、补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处理完练习之后,拿出讨论题: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①新文化运动兴起于哪一年?
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③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④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⑤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能肯定的回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并能说明理由。
学生能运用知识做出回答。若回答不充分,教师及时引导,使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必然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一战的爆发,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开始对西方文明价值产生了怀疑。那么,什么事件使他们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这道曙光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怎样宣传它的呢?这会使新文化运动发生怎样的变化?
讨论: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请一学生回答。
学生自学,回答: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使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变化: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新时期,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出来。
学生通过自学,相互补充,基本能回答出这些问题。若答不周全,教师进行启发引导或补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引导学生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联系近代中国几股进步思想潮流:
①鸦片战争后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洋务运动时期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等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②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思想。
③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思想。
思考它们对封建思想的冲击力,然后再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论从史出。
新文化运动意义之重大,犹如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但它也存在着局限性。(打出投影——《对历史的宏观思考》有关段落)请同学们思考“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继续组织、指导学生出题、提问。
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学生能运用知识分析——
近代以来,中国虽然出现了几股进步思想潮流,但都没有触及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而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催化剂。
从而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分组讨论,阐述观点。
快速记忆,当堂消化。各小组出题,互相提问,及时巩固。
①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的杂志是什么?
②李大钊颂扬十月革命发表了哪两篇文章?
③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如此设计,目的是使问题由浅入深,易于理解掌握。
理解这句话时,可能联系到“全盘西化”的观点。如果没有,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国内一些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提出的“全盘西化”口号的错误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找一学生对出题小组的题目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
本课小结
哪个组准备好了本课的小结?
下面,大家一起看教师
各组把准备的小结分别进行展示——歌谣、历史小报或者有机地将本课知识点串起来。
凡是做好准备的均可以展示,同时教师给以充分的肯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配上熟悉的旋律,有利于记忆。
的小结——新旧思潮起冲突,
《青年杂志》运动搞。
民主科学摇大旗,
陈李胡鲁做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
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
人们思想大解放。
学生有节奏地齐读或配乐齐唱。
课下讨论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有什么关系?”
评出这节课的获胜小组,鼓励其他小组。
以组为单位,搜集材料,撰写小论文。
设计课后延伸内容,实际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有利于增强各小组团队意识。
附 录
投影片内容:
1.《大总统祭圣告令》袁世凯
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2.《贞操问题》胡适
我读了这篇呈文,方才知道我们中华民国居然还有什么《褒扬条例》……第二条褒扬“自三十岁以前守节至五十岁以后”的节妇,是中国法律明明认三十岁以下的寡妇不该再嫁;再嫁为不道德。第三条褒扬“夫亡殉节”的烈妇烈女,是中国法律明明鼓励妇人自杀以殉夫;明明鼓励未嫁女子自杀以殉未嫁之夫。
3.《对历史的宏观思考》
新文化提倡者的论断是,由于中西文化是根本不同的、势不两立的两种文化,因此不能把西方文化容纳到中国文化中去,而只能是用西方文化来取代中国文化。
1915年陈独秀等创办《青年杂志》,开宗明义就是大力论证东西文明何等势不两立,从而张起中国文明必须从根本上“改弦更张”的旗帜。以公开的叛逆态度,直言不讳地宣布要把历来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自己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彻底打倒,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奇谈怪论。”
4.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图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yi/8018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