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物理教学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使得探究式教学注定成为物理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探究式物理教学,我们一般本着以下步骤进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那么探究式教学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前,评价“好老师”的标准是学生由衷地发出“敬畏”感的才是好老师。老师对问题的讲解深入浅出,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从而油然而生敬意。同时,学生之所以对老师有“畏惧”心理,是因为老师要求太严。“严师出高徒”,“师道尊严”,这些传统的至理明言,今天看来不一定正确。这样培养的学生,顶多是应试教育的机器。所学过的内容,几年后几乎忘得一干二净,而自身的任何能力都没有大的提高。
而在素质教育中,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不是简单的“传授”和“教导”。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生观,构建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观。同时,初中学生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对自己的想法具有急切的表现欲,对自己的行为急欲张扬和要求得到认可,对自己的能力急切要求得到肯定。鉴于此,我们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师生之间互敬互爱,气氛和谐,情在学中,学在情中,从而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参与精神,使学生身心处于激活状态,积极思考,大胆实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使探究式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二、提出的课题要富有趣味性,充满挑战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枯燥的知识激不起探究的愿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问题的质量直接影响下面的探究环节。由于教材的特殊地位,其中的问题多为陈述性问题,一般很难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的作用恰好在这里体现出来。教师要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富有趣味性、充满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认为值得去探究。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题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如投影、挂图、录像、演示实验等生动地再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并提出问题。如,“托盘天平的使用”,如果把托盘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讲给学生听,肯定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前,我提出由学生自己制作天平,结果这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兴趣,都想一显身手。等到物理课上,教室简直成了天平的展览馆,各式天平五花八门,花样繁多,使我由衷地钦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这些天平尽管形状各异,材质测法各异,但都体现了天平共同的特点,这是学生一种没有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这样,这节课在学生的展示中就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天平的构造与正确使用。
三、探究式的课题要具有开放性
在同一研究课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开放性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师生关系是开放的。例如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就为学生猜想和设计实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学生的猜想可能有: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跟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跟物体自身的密度有关、跟物体自身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等等。猜想的内容可以各不相同,猜想的个数可以各不相同,设计的实验方案也可以各不相同,这样的研究过程就具有开放性,尽管各个同学的能力不同,智商各一,但都在探究过程中使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四、探究过程教师的引导要富有艺术性
探究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主体互动的过程,是学生体验物理知识的获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教师的引导贯穿于探究式教学的任一环节。
教师的引导首先体现在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使课堂设问更切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有些问题表面看学生好象没问题,换个角度提问,就出现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采取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其道提出问题,例如,大家都知道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那在哪里不沿直线传播呢?这样的问题学生不熟悉,很快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教师的引导还体现在引导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遇到的不同问题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当学生提不出假设时,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学生从个人假设转化到团体的共同假设的策略,当学生的假设不能继续深入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角度提问的策略。当学生猜想与假设不够开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等方法进行猜想。
总之,探究式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下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们要从真正意义上大胆实施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物理学科中全面发展。让学生们不仅学习到科学家发明或发现的科学知识,更要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山西省河津市小梁初中 赵肖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1240103.html
相关阅读:初三物理教学方法的巧妙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