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在的教学方式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现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人数较多,如果教师都按照中等学生的水平上课,长期下来必然会造成好生学习没动力,而学习困难的学生连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不能使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因此我们年级数学组的四位老师于2019年3月起开始尝试“分层教学”的课题研究,探索在学生学习能力有很大差异的班级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两年多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分层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当前,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都体现了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数学组四名教师一致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为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而分层教学正是尊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它能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和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我们首先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的现状将每班的学生都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即a、b、c三个小组。学生分层要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如b组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升到a组。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迈好第一步是成功的关键。

(2)分层备课

在前面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基础上,我们四名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要求和各个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对各个小组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分层备课这个环节,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水平层次,且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侧重内容。

例如:在对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备课时,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是:①要求c组学生能说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进行简单作答;②要求b组学生能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③a组学生要求能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两条性质的推理过程,并能灵活地运用性质。在应用性质计算、证明时,对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层授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对a、b、c三组的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都进行了统一要求,统一教学,时间分配大约在1/3的时间。余下时间对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分层指导。

例如在对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2.2一次函数的教学中,我首先对a、c组学生经过统一教学,使他们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即可布置练习。然后对b组学生进行一次函数的性质的教学,教学完成后布置相应的练习内容,时间分配大约也在1/3的时间。最后再对a组学生进行更高要求内容的教学,如通过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研究,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时间大概也是1/3的时间。平时的课堂练习,难度较低的练习可由a组的学生帮助b组、c组的同学完成,通过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有所提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熟悉七至九年级数学教材的前后联系,掌握每个概念、定义、性质、例题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对它们进行分层,有的点到即止,有的加以铺垫与拓展,形成变式训练组,以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1314712.html

相关阅读:关于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