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常用虚词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常 用 虚 词

常用 虚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 语的词或作用例 句

之代 词1、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他(们)、她(们)、它(们)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2、代第一人称的。我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件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助 词1、结构助词:定语前置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2、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爱莲说》)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

动词往、到……去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他、它 (不能加“的”)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我的、我(自己)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幼时记趣》)

4、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

5、指示代词这种有蒋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6、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其中的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其一犬坐于前。(《狼》)

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马说》)[前一个译作“难道”,后一个译作“恐怕”]

连词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或表选择。如果、还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于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在、从将军向宠……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

表示动作的对象。向、对、同、给、到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被受制于人

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比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表原因由于、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而连词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环而攻之而不胜。

转折关系但是、可是、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或不译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呼尔而与之。(《〈孟子〉二章》)

则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就、便、原来是、已经是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假使、如果; 那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可是、却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 (《捕蛇者说》)

表示选择。就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是、就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乃副词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才乃悟前假寐,盖以故。(《狼》)

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就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表示出人意料。竟、竟然,却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判断句中,表判断。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于是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代词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以介词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天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把、拿、用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连词表示目的。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表示结果。以至、因而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分享到:QQ空间人人网百度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心网豆瓣

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动词认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表示肯定语气。了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表示疑问语气。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表示感叹语气。呀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表测度语气吧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用于感叹句啊、呀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介词对(于),在,在……上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焉代词疑问代词哪里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相当于“之”它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于之”。从这里、在那里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八则)

助词句末疑问语气助词。了、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虽连词表示假设。即使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表示转折。虽然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者助词结构助词。……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然代词起指示作用。这样、如此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但是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语气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用于词尾。……的样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的样子、好像……似的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为动词表判断。是中轩敞者为舱 (《核舟记》)

表动作行为。做向吾不为斯役 (《捕蛇者说》)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表示被动。被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替、给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着、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当、等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所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所以表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表手段和目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1330796.html

相关阅读: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羚羊木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