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一直任教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在我校一直名列前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体会及对身边其他教师教学的观察,总结出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有如下一些:
其一:师德欠高。我们常常用“德、智、体、美、劳”作为标准和要求来衡量学生。其实,这一标准同样可以衡量老师。“德”即师德。教师应有崇高的师德。这崇高的师德是指教师应有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于清贫、严格要求、积极进取、持之以恒等品质、作风。有了这些崇高的品质、作风,就会把教学当做真正的“任务”去完成,就会扎实的去“备、教、改、辅、考”,就会想办法、动脑筋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反之,得过且过,流于形式,完成任务等,就只能是低效的课堂教学。
其二:智力不强。“智”指教师的业务能力、智力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一桶水”指的就是教师的业务能力、智力水平。
只有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过硬的业务能力、智力水平,才能“传道、授业、解惑”。反之,以其昏昏,又岂能使人昭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教师,对于考过的试卷从不主动地、独立地去解答,而是找来答案照抄。一旦没有答案,便叫苦连天。不知这些教师是本身会做,只图方便去抄答案呢,还是本身不会做,只得去抄?倘若是前者,倒说得过去。若是后者,那就是自身“昏昏”,自然学生“昏昏”,课堂教学自然也就低效了。也有的教师,可能对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性问题一知半解,但又不虚心学习,不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要想课堂教学高效是较困难的。
其三:“导”得不够。“导”,即“引导”、“指导”、“示范”。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得功夫不够是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即求学者,老师即师傅、能者。教师面对一群“嗷嗷待哺”、求学若渴的学生,如果不能做很好的“引导”“指导”“示范”,学生何以学呢?“导”得功夫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方法。即“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导”的目的是使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由“无知”到“有知”。“导”的功夫达到了,课堂教学自然也就“高效”了。课堂教学中的“导”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一般来讲,课文涉及多少知识,我们就应揭示多少知识。例如《最后一课》一文的开头就有一段景物描写:“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鸟在林边婉转的唱歌。”针对这段景物描写,可设计成两个问题: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时,教师可指导:属于景物描写。“暖和”“晴朗”“画眉鸣叫”,描绘的是一幅美好、欢快、悠闲的场景,表现了小弗朗士在上“最后一课”之前,对“家乡已被德军占领,学校已被德军控制,学生不能再学法语”这些情况全然无知的幼稚、高兴的心情。如果对于类似的问题指导的多了,训练的多了,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自然会品析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1334559.html
相关阅读: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阅读的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