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师说分析】,韩愈是继司马迁之后,着名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奇奔放,气势高昂,富有曲折变化,而又流畅明快。
《师说》是一篇人格宣言。在“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独耻相师”的“唐风”之下,韩愈身体力行,高标师道,充分表现了他不随波逐流、无畏无惧的崇高人格。《师说》又是一篇笔力神巧、格奇而调变的警世文,“有诗人讽喻法,读后自知师道不可废”之功效。文章切人切事,以立辞言,信手拈来,以眼前之事指点化诲,笔锋处处锋芒毕露,嬉笑怒骂,批驳讽刺,谐趣横生。
《师说》立意深远,高屋建瓴。《师说》从大处立论,又善于从阔处行文。首先强调从师的渊源和重要,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职责认识的局限,把教师的职责从“授其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解惑”。其中又暗斥时人以从师为耻。接着以“师”、“惑”、“道”、“耻”等为中心话题,列举了“童蒙之学”与“成人解惑”,“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古之圣人的从师之举”,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论证,从而将小学大遗、贵不及贱、今不及古、圣益圣、愚益愚的不足为怪的缘由,揭示得入木三分,将从师的见解阐述得极为精辟,对当时的耻师风确有挽救和校正之效,这正是清人李扶九所言“此文之所以如潮也”。
文章首尾呼应,以“师道”与“古道”来互为印证。文章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后文“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师道”分明是“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从师之道。文中“传道”与“闻道”暗合,“解惑”与“惑之不解”勾连,还有“授业”又与下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相呼应,既指出童子师的教句读,又指所接受的专门学业,脉络贯通,泾渭分明。再如文中在反面论证时言“小学大遗”、“士不及工”,又远与“今之众人愚益愚”呼应。
《师说》中的引用或直接或间接,都显得自然妥帖,无迹可寻。《师说》中的“圣人无常师”,引于《论语·子张》子贡语“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意蕴丰富,省却了不少笔墨,同时,也使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畅达。还有,作者借儒家经典“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为宗,以弘扬师道精神为己任,既给人以师道不可违之感,又抨击了耻师之风。
《师说》中的顶真,可谓之随势而生,毫无雕琢。如文章的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惑不解矣”等。顶真的运用,不仅加强了文势,也使论述的内容更为鲜明。同时,又产生了一定的韵味。
总结:《师说》立论庄重,观点鲜明,不仅文章耐读有味,而且还波澜迭起,情理交融,不愧为情激理切、气势浩瀚的一篇美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164761.html
相关阅读: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