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之现代文部分(1)】,现代文阅读主要考察平时学生们综合理解的能力。
21题
本题考察说明方法的作用,学生基本上能答到列举这种建筑现象是为了说明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仅少部分学生找准了此段的说明对象是我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相当一部分学生文体不清,将文章看成,回答“是为了论证……”,也有个别学生回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些都是对说明方法表达作用不规范的表述。建议老师们在讲评试卷时进一步规范学生对说明方法作用的表述。
22题
本题是该语段中得分率最高的一题。少数学生失分是因为审题不仔细,题干限制了本题必须结合文章的第二段内容回答,而一些同学却在其它段落寻找答题的依据,虽然也能回答我国古建筑选择木材等有机物作为结构主材的原因,却偏离了题干的要求,所以不能得分。
23题
本题考察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要求解释的是词语的语境义。文章第二段是在将我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与西方数千年来的承重墙体系作对比,因此,第一个“刚”在文中的意思必须是指”西方建筑的砖石结构或承重墙体系”,一部分学生答题时遗漏了“西方建筑”,答案成了泛指一切“砖石结构或承重墙体系”,显然是错误的。由于全文都在说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因此第二个“刚”在文中的意思是“地震”或“地震强大的破坏力”,个别同学答成了“各种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显然没有仔细研读文本。极少数的学生不能理解这两个“刚”字在文中的意思,答成了“刚硬”、“钢筋”等。
24题
本题考察学生信息筛选的能力。题干给了第四段的首句是一句过渡句,学生既要读懂题干的指向,答案要往“承上”的第三段中找,又要理解题干中“手法”的意思。第三段文字信息很多,学生只有读懂”手法“是指“构造方式”,才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本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审题、寻找指代的内容、筛选有用信息、概括的能力,有一点难度,是该语段失分最多的一题。学生错误有:没有看懂题干中承上启下的句子,将第四段中的“榫卯的使用”也作为一种答案;虽然找到了“梁架”、“大屋顶”“斗栱”等部件,但是不理解“手法”的含义,因此答成了诸如“大屋顶具有稳定性”、“斗栱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等;在回答“大屋顶”的构造方式时,没有注意到中间有个分号,提示“大屋顶”的构造要从两方面回答,而仅仅回答了一个方面;一部分学生仅仅回答“梁架”、“大屋顶”“斗栱群”等
总结: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主要失分原因是审题不仔细,筛选问题能力不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238691.html
相关阅读: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