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阅读:建筑类说明文阅读解题方略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助帮助!
语文阅读:建筑类说明文阅读解题方略
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悉尼歌剧院、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静止的建筑以其流动的旋律向人们展示着艺术的大美。阅读建筑类说明文时,如果你熟练掌握了说明文体常识的“规矩方圆”,就一定能在解题时做到游刃有余。
鸟 巢
“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它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它不但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
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第1题:内容的理解与归纳——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命题意图】无论哪种文体,阅读后都需要在整体上对文章内容有所感知,说明文的内容概括也不例外。以整体感知为出发点,命题者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大家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从说明文的角度来看,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因此,读懂文章并了解相关知识就显得极其重要,而内容归纳类试题正是建立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之上的。
【解题秘诀】要解决这类问题,你需要分以下两步走:
一是读懂材料。一般来说,供命题的说明文材料并不难懂,只要你在解题前能够认真阅读,就一定能清楚感知文章说明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你可以采用勾画圈点的方式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标示出来,这些信息一般有两大类:(1)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的重要信息,可能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只要直接提取出来即可。(2)出现在每一自然段的重要信息,一般按以下几步阅读理解:先看看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再运用“同类合并”的方法看看哪些内容说明的是同一对象(内容);最后根据题目中是否有“主要”之类的字眼,如果有,还要分辨出作者说明哪一内容(对象)时所用的文字最多。而是学会表述。说明内容的表述有两部分组成:“说明对象+主要特点”,掌握这一表述规律,就能避免概括时的不完整性,使答题获取理所当然的满分。
《鸟巢》一文第一段在简介鸟巢总体特点(名称、功用、位置、外观)之后有一句总述性质的话:“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这里的“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显然是极富概括性的关键语,而文章的说明对象(鸟巢)也极易确定,按照表述规律,我们可将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表述如下:本文说明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简洁典雅而独特的造型。
【同类变式】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鸟巢”作了介绍,请在空格内填上恰当的内容。
①整体情况、②特殊材料和结构、③ 、④
【参考答案】外形结构 人文意义(答“人文内涵、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均可)
第2题:内容分析与信息提取题——第三自然段“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命题意图】信息提取是说明文常见的考查形式,它要求你在解题时能够通过上下文提取与建筑物相关的有效信息来阐释相关的问题,主要目的是考查考生联系文中具体文字辨识对象或概念的能力。通过回答这类问题,以明确你是否真正读懂了文章,了解了文中介绍的相关知识。
【解题秘诀】回答这类问题一般分两步走:
(1)注意研读上下文,找到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在“具体指什么”的题型中,常常考到的内容包括指示代词“这”“此”“其”“其中”等等;也有的是具有指示意义的词语如:“旧的问题”“新的问题”“综上所述”“凡此种种”等等。回答这一类型的题目时,要认真阅读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文,通过前后的相关内容,找到对应的词语或句子。如果“这”“这些”“此类”之类的代词,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应该在词语前面不远处;如果是“那”“那些”“彼”之类的代词,就要认真琢磨,因为它所在的位置可能距离它指代的内容较远。
(2)学会用具体内容“替换”相关具有指代意义的词语,以检验答案的正误。找到了自认为是正确答案的相关词句以后,要把自己找到的指代内容和指代的词语替换一下,如果替换后仍然切合文意,说明所找到的就是正确答案了。
很显然,第三自然段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应是文中画线的整个句子,因为句子比较长,因此在答问时一方面要对句子作精简概括,另一方面还要与“由 形成的漫射光……”组合成一个表达顺畅的句子(即通过“替换”检验答案的正误),如果我们将答案写成“网架结构外表那层半透明的膜形成的漫反射”,就显得十分妥帖了。
第3题:说明类语言赏析题——如果删去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必不可少”一词行吗?为什么?
【命题意图】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而语言又是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内容,因此,语言赏析类试题被称为最有语文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说明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传授相关(科学)知识,因此,“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基本特征,答题时应引起重视。
【解题秘诀】回答“去掉”或“替换”型题目的三个步骤:
这类题目一般都这样问:“某个词语能否删掉(或替换为??)?为什么?”答题时按以下三个步骤表述:(1)明确是否能删除或替换,这一步大多应答成“不能”。(2)对词语做点解释(包括词语本身的含义及其在句中表达的意思),如“必不可少”一词意为不可缺少,说明屋顶在体育场结构方面的重要性。(3)从反面入手,即“删掉(或替换)后……”,解释句意的变化,比如:去掉之后反而不符合实际(或不准确)。
按照这样的解题步骤,本题可表述为:不能删去。“必不可少”一词意为不可缺少,说明屋顶在体育场结构方面的重要性,去掉之后表意不够准确。
第4题:说明顺序考查题——这篇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命题意图】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常常以空间顺序行文,但随着现代建筑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运用现代科技介绍建筑物特殊功能的说明文往往采用逻辑顺序来写。对说明顺序及其作用的考查能较大限度地考查出考生对说明文思路的把握能力,因此,说明顺序及其作用常常是考查的重点之一。
【解题秘诀】介绍事物及事物发展变化的说明文常常运用时间或空间顺序来写,它们的特征处处是肉眼看得到的,我们可以从形状、构造等方面来把握;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常常运用逻辑顺序,它们的特征往往比较抽象,我们要从性质、成因、关系等方面来把握。说明顺序的作用一般可以这样理解:
时间顺序——清楚交代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条理清晰;
空间顺序——清晰交代空间转换,方位明确;
逻辑顺序——由表及里(或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性能到功用,等等),符合人们认识规律。
《鸟巢》一文从鸟巢的总体特点写起,继而详细说明鸟巢的钢架结构、覆膜及其功能,最后是鸟巢设计建设的意义,显然是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行文的,这样行文不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也使得文章的条理更为清晰。
第5题:说明方法考查题——本文主要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
说明方法: 例子:
作用:
【命题意图】说明方法是作者说明事物时运用到的各种说明技法的总称,对说明方法的把握直接关联到考生对文章采用的技法是否了然于胸,并能否将这样的方法应用到说明文的写作之中。
【解题秘诀】判别说明方法是较简单的题型。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引言论、摹状貌、列图表等,在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时,应注意这种说明方法重点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以“本文用???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为基本的答题格式。
这篇文章运用到的主要说明方法如下:
①列数字,例如第二段用一连串精确的数字说明了建筑顶面呈鞍形的具体情形。
②打比方,如“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盖子”的比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屋顶可开启的特点。(举出的例子和说明方法正确)
第6题:下面两则材料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理念,请把它探究归纳出来,并从本文中找出一则相应的材料补充在后面。
【材料一】国家体育场是一个不完全封闭的“鸟巢”,这样的设计既
能使空气流通,又能为观众和运动员遮风挡雨。
【材料二】在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上,网球运动员将可以使用“鹰眼”挑战裁判员的判罚,这将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引入这一技术。
理念:
【补充材料】:
【命题意图】说明文阅读,目前主要是对科技说明文的考查,根据《课程标准》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这些题目将会更多地以开放性试题的形式出现。
【解题秘诀】科技理念的考查,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说明对象的认知、事物、事理特征的辨析。从2006年的全国部分省市语文中考试题来看,对说明文文体知识的考查份量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开放性阅读题纷纷涌现,且绝大多数成为说明文检测的“压台戏”。
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惟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说明文阅读试题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5.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到文外相似的内容;6.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等;9.针对文章的某个方面或某段内容,自己设计题目并做出回答。
1.感悟启示:新课标要求学生对文章要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这类考题通常要求考生对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事理或科学家身上所蕴涵的精神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或者说出对自己生活的启示。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事物、事理、人物背后隐含的意义,然后联系自身生活、联系时代特征作答。
2.信息提取:
3.增补填充:命题者根
据文章的内容及思维的规律,在说明文中的关键处故意留出空白,让考生将特定的词语或句子填入。解答这类题时,考生一定要善于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利用空白处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所填内容,填完后,还要将有关内容读一遍,看看上下文是否语气一致、意义连贯。
本文体现的理念是:科技奥运(涉及“科技”“人文”均可)
【补充材料】示例:①“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或②“‘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或③“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等。(引用原文或归纳概括均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242485.html
相关阅读:新学期初三语文学习攻略:听课、朗读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