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的学生写作文也头痛,其实没有不头痛的,连我也头痛。学生头痛的是:写作文的时候,感到无从下笔;我头痛的是:教学时间过去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见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只注重“怎样写”,而忽视了“写什么”,把主要精力花在给学生讲一些“审题”,“怎样开头和结尾”等写作技巧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离开了素材,就如同加工产品没有原料一样。因此,学生作文就无话可说,感到头痛。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写作无从下笔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生活圈子较小;二是年龄较小,对身边的事物不可能深入观察。然而难就难在老师无法对症下药,你扩大学生的生活圈子,领学生走出校园,让学生上网等,我想没有一个领导会同意,上网也没有那个条件,你又不可能让他们在一夜之间长大,懂事起来,怎么办?一个字“背”。
史上,才高八斗的曹植,10岁左右,便能背诵诗赋十余万言;汉代杰出的女文学家蔡文姬,年轻时能背诵其父蔡邕的四百多篇作品;唐代大诗人杜甫也“群书万卷常暗诵”;蜚声文坛的巴金,小时候也背了许多书,在背得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这是两百多篇的散文选集。
背诵被誉为语文学习的“千古真经”。
第一,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生成语文素质的不二法门,要学好语文必须积累大量典范、精美的语言材料。“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胸藏万卷气自豪,积累多才可在此基础上建造语文的高楼大厦。熟读背诵那些千锤百炼、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可逐步积累语言材料,并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转化为读写、口语表达的能力。许多学生对作文深感头痛,背诵则是医治此病的良方。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人之能为文,由腹有诗书。”春蚕饱食桑叶,才能吐雪白的丝;蜜蜂广采花粉,才能酿出香甜的蜜。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卷五》中也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绝。”熟读成诵,消化吸收,作文时则意到笔随,文思泉涌,笔底生花,称心如意。巴金也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摸到写作的调子”(《赞歌集?谈我的散文》)。
第二,熟读成诵是积淀语感的必由之路。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夏?尊、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教育家的丰厚教育理论我们应该学习和研究。古今许多教育家都强调语文学习要重视语感的积淀,从而形成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要形成正确、敏锐的语感,须熟读、背诵大量语言典范的作品,让正确的语言范式反复刺激大脑,从而形成毋须经过逻辑推理便能准确理解判断的语言直觉能力。研究证明,在含英咀华、熟读成诵中能有效地积淀语感。
第三,熟读成诵锻炼了记忆。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记忆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背诵是记忆的体操。
总之,背诵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中学时代又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代”,应抓紧时间,多读多背。语文教材要求背诵的,要不折不扣地熟读成诵。此外,还可适当增加背诵内容,主要背诵名家名篇。优秀的诗词、精短的文章可以全背,较长的好文章可以背诵精彩的片断;好的文言文要多背一些,叶百丰先生甚至主张“凡是选入课本中的文言文,篇幅不太长的,均要熟读成诵,背诵全篇”(《熟读成诵》)。多背诵多积累终身受用。
仅明白这些道理还不行,还得有四大措施:一是继续推进“背诵日”或“背诵周”活动,拿出固定的、大量的、集中的时间让学生去背。背诵和新授课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二是背书若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就有可能使背诵变成“死记硬背”,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背诵难以坚持下去。三是强调背诵并不是说作文指导与写作训练不重要,在写作实践中应有机结合在一起。四是坚决落实“10+30=40或20+30=50”的写作时间构建。将作文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前10分钟或20分钟,利用这段时间在大脑中构建文章,形成简略提纲,包括审题、选材、立意等;一部分是后30分钟为写作时间,是对前10分钟的落实、修改、补充过程。这有效解决学生盲目下笔,无从下笔,半途而废,文章空洞无物,文笔粗糙等一系列问题。
最后,我想对同学们说的是,在经过艰苦修炼“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后,苦尽甘来,初中语文高分也就这样炼成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252804.html
相关阅读: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