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
、线索::(1
)以人物为线 (2
)以时间为线 (3
)以人物为线 (4
)以事件为线(5
)以情感为线 (6
)以某物为线 (7
)以题目为线 (8
)明暗两线
2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
、答题套路:如:
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理清记叙顺序
1
、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
B
、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描写和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
1
、表达方式及作用
(1
)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
、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1
)肖像描写(2
)外貌描写(3
)神态描写(4
)动作描写(5
)语言(对话)描写(6
)心理描写(7
)景物描写(8
)场景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
、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
)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
)推动情节发展;(3
)渲染气氛;(4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
)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2
)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二是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
)记叙文中的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四、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1
、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的句和过渡句。
2
、作用:
A
、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1
)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
)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
)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B
、 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在文章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五、探究、欣赏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
探究能力,是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阅读能力。这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要求在阅读中,对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
中考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一些初步的欣赏,主要是欣赏作品的情感、形象和语言。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作品内容,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分析出作品形象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出语言的表现力及特点。
六、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
)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提出独到的见解;3
)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
)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 (5
)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6
)对文中美点进行赏析。
答题套路: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鲜明之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要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七、文章的结构
1
、划分段落、层次:
答题技巧:一是抓文章的线索、表达方式变换、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二是借助文中过渡句,其中小说还可以按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354691.html
相关阅读:《浅议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关于进行课外阅读积累的建议
2015中考语文:散文阅读满分经验
议论文的阅读指导
《敬畏自然》课后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