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药房”
卡尔?威廉?舍勒出生于瑞典的斯特拉尔松城。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为了教育儿子,他聘请了几位教师用德语和瑞典语给他上课。卡尔是个勤勉的学生,很喜欢学习,然而,使他最快活的还是在波罗的海岸边游玩。
在夏天的午后,他总是到海边去,在那里搜集被海浪卷到岸滩上的藻类。卡尔把这些藻类分成几类:绿色的、褐色的、浅红色的……回家后,他把它们切成细碎的小块,然后找来一些小杯子,按照所归类别分别放进不同的藻类,再往里面注上水或者白酒,浸泡上几天??“药”就算制成了。
卡尔把浸泡的溶液分别倒在各式各样的瓶子里,并且整齐地摆在架子上,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药水”,卡尔开心极了。
他给他的小屋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奇妙的药房”,在小卡尔眼里,这些溶液里含着多么奇妙的东西呀,他长大了,一定要解开其中的秘密!
成为一名小学徒
卡尔的父亲没有干涉儿子的这种爱好。因为在当时,制药业并不比商业的收益少。在卡尔十四岁那年,父亲决定把他送到哥德堡的班特列药店当小学徒。
根据当时的行业规矩,当一个药剂师,首先需要当助理学徒,或者像人们说的那样当小徒弟。1757年秋天,父子俩乘坐一条商船就到哥德堡来了。
班特列药店的店主包赫先生热情地欢迎了他们。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儿子卡尔。”
“欢迎你,卡尔,不过我看,你还是个孩子啊,不想爸爸妈妈吗?”
“我已经快满十五岁了,包赫先生。我保证不让您为我操心。”
卡尔的个子不高??比他的同龄人矮得多,加上他那排红的脸蛋和一对深蓝色的大眼睛,就更像个小孩子。他踮起脚来,尽力显得高些,使自己显得更像个成年人,他担心包赫先生不收留他。
不过,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好,你就在我这儿学六年吧。考试及格,成为师傅后,就可以不要人帮助而独立工作了。”
包赫先生把他领进了药房,各种实验室和库房占据了整个楼群第一层。在包赫的图书室里,收藏着当时关于药学和化学的几乎所有名著。
卡尔的住房安排在二楼,床上铺着雪白的床单,桌上的台布也是白色的。从狭窄的走廊往里走,沿着螺旋式的楼梯一直通往一楼的图书室。卡尔对这个住所满意极了。
他开始了新的生活。每天的全部时间几乎都是在药房里度过的。他细心地观察包赫先生及其助手们的复杂操作技术,有时,他还帮着制药,在研钵里把某种盐研成粉末,切割草药的根或叶子,洗刷肮脏的器皿等。
此外,他还大量地阅读书籍和学习。当时,化学和药学还没分开,很多人认为化学就是制药的科学,化学书籍和制药书籍也是混在一起的。卡尔因此接触了大量化学书籍。
夜半烛光
孔克尔所著的《实验室指南》是卡尔最喜爱的一本书。他详细地钻研了书中对种种实验的描述,然后久久地思索着已读过的内容。
有一次,他怎么也不能入睡,因为他对白天读的一段论述发生了怀疑。
他爬起来,点着灯,轻轻地下了楼,穿过图书室后,便溜进实验室。
他找到贴着“盐精”(盐酸)标签的瓶子,小心地倒出少许粉末,放在研钵里,用力地研磨。他专心致志地工作着,一点也没有发觉有人悄悄地走近。
“卡尔,是你呀,你夜里在这儿做什么?”
卡尔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包赫先生的助手格伦贝格。
“是你呀,格伦贝格,把我吓了一跳。”
“你为什么不睡觉?难道你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吗?”
“不知道为什么睡不着,你看,孔克尔在书上说,‘盐精’和‘黑苦土’不能混合,我打算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
“黑苦土”是石墨和二氧化锰的总称,当时的化学家无法将这两种物质分开,就笼统地称为“黑苦土。”
“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卡尔问。
“我也睡不着觉,出来散散步,看见实验室里有亮光,还以为我们忘记熄灭蜡烛了。”
卡尔逐渐养成了夜里工作的习惯,但是,这一切都背着包赫先生:格伦贝格为卡尔保守了秘密。从此,实验室里老是会出现“夜半烛光”。
老是彻夜不眠,影响了卡尔的健康,他日渐消瘦,面色苍白。然而,他的知识日益渊博,对药房里的业务非常精通。卡尔的学识,甚至连包赫先生这样的行家都感到惊讶。
药剂师成了著名科学家
卡尔?威廉?舍勒在包赫先生的药房里呆了近八年,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学徒,成长为一位知识渊博、技术熟练的药剂师,同时,他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笔小小的“财产”??近四十卷的化学书籍,一套精巧的自制化学实验仪器。
从1765年起,舍勒几次变换工作,他当过制药工,也当过大药店的帮工,还行过医。后来,他在一家药店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从此,舍勒结束了游费生活,又重操旧业,开始了他的研究和实验。
这时候他首先对酒产生了兴趣,在从意大利运来的酒桶内壁上,出现一层厚厚的红色硬壳。舍勒让工人刮下这层奇怪的硬壳,并对此认真地研究起来。
他发现,酒石和硫酸放在一起加热时,就会溶解,冷却后,在瓷器里则形成漂亮的透明晶体。晶体有一股酸味,能溶于水,舍勒把它称为“酒石酸”。
在皇家图书馆,舍勒结识了著名的化学家图贝思?贝格曼,他是乌普萨拉大学的教授。
“您的研究工作很有意思,”贝格曼对他说,“但您为什么不转到乌普萨拉来工作呢?”
“我对这儿的工作环境很满意。”
“但是,乌普萨拉的化学实验室却比这里强多了,它已经有九百年的历史了。”
“我考虑一下您的建议,贝格曼先生。”
“乌普萨拉也有一家大药房。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意协助您转到那里工作。”
这样,时隔不久,舍勒就迁到了乌普萨拉,他同贝格曼的交往更密切了。两位科学家互相尊重各自的想法。共同商讨和思考问题。舍勒作为一个科学家,不仅在乌普萨拉,而且在斯德哥尔摩也逐渐为人所共知了。他在斯德哥尔摩科学院的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叙述了他自己的许多新发现。
1774年,32岁的舍勒当选为瑞典科学院的院士,与此同时,乌普萨拉大学向他发出了担任化学教授的邀请,但舍勒对荣誉看得很淡,他宁愿仍然担任一名药剂师,从事他心爱的研究和实验工作。
猪尿泡的妙用
舍勒一边兼管药房的工作,一边继续研究他老早就感兴趣的“黑苦土”。
他把盐酸倒入盛着“黑苦土”的烧瓶里,加热,不一会儿,烧瓶里便生成一种淡绿色的气体。舍勒用鼻子嗅了嗅,立即被刺激得咳嗽起来,气体冒出烧瓶后,一会儿就消灭了。
怎么样才能收集它呢?舍勒缺乏高级的专用仪器,他想到了猪尿泡。
于是,他从当地卖肉的商人那里拿了几个猪尿泡。排干里面的空气,然后套在装有“黑苦土”和盐酸的烧瓶口上。然后再给烧瓶加热。慢慢地,反应生成的谈绿色气体充满了猪尿泡,使其膨胀起来。
舍勒收集到的这种淡绿色气体就是氯气。
舍勒又将“黑苦土”和硫酸一起加热,用同样的方式又收集到另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无色无味的。经过研究会勒发现,它能够帮助燃烧,因为小木条燃烧时遇到这种气体,会燃烧得更旺。舍勒于是给它起名叫“助火气”。
“助火气”就是用来命名为氧的气体。可以说,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人。
用另外的一些办法,舍勒同样制得了“助火气”。这些方法主要有加热氧化汞、加热硝石、加热碳酸银和碳酸汞的混和物等。舍勒把这些实验结果整理成一本书,叫《火与空气》,这本书的书稿1775年底就送给了出版家斯威德鲁斯,但是,一直到1777年才出版,书稿在出版社压了两年。
书稿不能按时出版,对此舍勒十分不快,他1776年8月曾给朋友写信说:“从前我就想到,我多年辛苦所做的火的实验,恐怕也会有人用稍微不同的方法做出来,并把所得的结果,先于我发表出来,现在书迟迟不能出版,若真的别人先于我发表了,他们反而会说我的实验结果是抄袭工作,只是稍加改变而已,到那时,我只有多谢斯威德鲁斯的恩赐了。”
舍勒发现氧的优先权,正如他所担心地那样,真的因出版商的耽误而失去了。因为这时候普利斯特列已向世上公布了他发现的“活命空气”。
但是,人们仍然承认,卡尔?威廉?舍勒是氧的独立发现人之一。
和普利斯特列一样,舍勒终生笃信燃素说,他虽然发现了氧,但在理论上墨守陈规,未能科学地解释燃烧现象。
迟到的婚礼
有名的药剂师波耳在柯平镇突然去世,医务界同业公会会议一致推选舍勒为最合适的经理人选。1775年,舍勒来到了柯平镇。
波耳的遗孀妮古娅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妇女,他特地让出一部分房间供新任经理使用。
舍勒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他十分喜欢把科学研究、生产、商业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之余,他也会和妮古娅谈谈话,这个年轻的孀妇渐渐占据了科学家的心灵,而在妮古娅心目中,舍勒也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二人互相爱慕,但舍勒是事业型的人物,为了事业,他将妮古娅送到别墅中居住。
舍勒一生中完成了近千个实验,因吸过有毒的氯气和其他气体,身体受到严重的伤害。他还亲口尝过有剧毒的氢氰酸,他记录了当时的感觉:“这种物质气味奇特,但并不讨厌,味道微甜,使嘴发热,刺激舌头。”
他虽然视事业为生命,想一刻不停地工作下去,但身体状况的恶化使他常常卧床不起。
1785年整个冬天他都苦于风湿病的剧烈发作。命运好像在捉弄他,他一辈子为别人制药,而现在却不能找到医治自己疾病的药物。
春天来了!舍勒觉得好一些。“妮古娅,只要我能站起来,咱们马上就结婚。”“是的。亲爱的。”妮古娅温存地答。1786年3月,他们举行了订婚仪式,但是病情在稍好些后,又恶化了。
“妮古娅,看来,我活不长了,你把牧师请来,在家里举行结婚仪式吧。”他对心爱的人说。“好的,亲爱的”,妮古娅含泪答应了。
1786年5月19日,在经历10年的相恋之后,他们举行了婚礼。对于这对有情人来说,婚礼有些迟了,因为两天后,舍勒就离开了人间。
舍勒毕生精力都花在化学上,他认为化学是一种“尊贵的学问”,应该是“一生的奋斗目标。”他的研究涉及到化学的各个分支,在无机化学、矿物化学、分析化学,甚至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诸多方面,他都做出了出色的贡献,他以他毕生的经历向世人表明,即使是在小城镇里,或是小药房里,也可以做出伟大的发现。
舍勒逝世后,瑞典人们十分怀念他。在柯平城和斯得哥尔摩都为他建立了纪念塑像。他的墓地前立有一块朴素的方形墓碑,碑上的浮雕是一位健美男子,高举着一把燃烧的火炬。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360079.html
相关阅读: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