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2l世纪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念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教学中反思得到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教师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旧观念,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1.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是学生自己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创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2.教师应变知识的传播者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引导者.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劝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距离无法缩短,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无法形成.要改变这种形式,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与老师讲,互相交流.
二、教学中要“活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村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
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牛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主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南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询问、调查、阅读,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另外,一方面.也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他们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实践的快乐,有自己学习的乐趣,而不是通过听老师空洞的、抽象的讲解而了解.
三、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南内到外的生成,而不是由外到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法.让他们亲身体验“学数学”的过程,比老师一味地讲解,学生只管记忆.效果好得多,这样教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四、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一个学生
评价也是教师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评价要全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激励是评价的最终目的,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始终要坚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要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
2.数学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要看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所取得的进步,全面公正地评
价一个学生。
3.要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形式的灵活性,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尽量鼓励每一个学生,使其建立成功的信念,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每一名教师都应该认真阅读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精神,改变角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新教育,培养新世纪的学生.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论文中心,作者:谭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374975.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数学:“傻做题”不如“巧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