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
(上)文言文高效
训练: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练习检测
一、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仙则名
②惟吾德馨
③往来无白丁
④无案牍之劳形
⑤
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
⑥
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
⑦
谈笑有鸿
儒
⑧
无案牍
之劳形
⑨无丝竹之乱耳
二、
翻译下面句子
(1
)“孔子云:何陋之有?”
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选择题
1
.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
.“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2
、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 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
、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3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5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四、简答题
1.
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我的理解:
2.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
我的归纳:
3.
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
我的
畅谈:
4
.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5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6
.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7
、文中写到哪三位古人?为什么要写这三位古人?
8
、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一、
①出名; ②品德高尚;③平民,
这
里指没有什
么
学
问
的人;
④使……
劳
累。
⑤
这;
⑥
调弄,这里指弹(琴);
⑦
大
⑧
官府的公文
⑨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
二、
(1
)
孔子
说
:“有什
么简
陋的呢?”
⑵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⑶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三、
1
.C
2. C
3. D
(“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4.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5
.D
四、
1.
文眼是“德馨”二字,因
为
全文是
围绕
品德
问题
展
开
,同
时
“馨”字
统领
全篇,起画
龙
点睛的作用。
2.
通
过对
居室
环
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描述来表
现
“惟吾德馨”,以“惟吾德馨”
说
明“陋室”不陋。(
从环境的清幽、交友的品位、情趣的高雅、远离世俗官场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
3.
如以
兴
国
为
己任(言之成理即可)。
4
.①
谈
笑有
鸿
儒,往来无白丁
②惟吾德馨
5
.陋室的
环
境、陋室中的人和陋室的生活三个方面
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6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
简
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
这
小屋就不
显
得
简
陋了
7
、诸葛亮 子云 孔子 写这三位古人,用于证明只要住的人品德好,陋室就不显得简陋了
8
、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383504.html
相关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广西桂林市中考》
七年级上《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阅读答案
《五柳先生传》《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及答案
初中生阅读题及:《怀表,很老很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