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
丈夫是搞地质的,出差是家常便饭,总是背袋一背就走了,她从来不送。丈夫下楼出门也从不回头张望。
这回丈夫又走了。门在丈夫背后撞上时,她正站在桌边收拾碗盘,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但门撞上以后,她却撂下手里的东西,去往阳台。她站在阳台上朝下望。阳台下面是马路,马路边上栽着一排馒头柳,她习惯地朝阳台下往东数第八棵馒头柳那里望去。她等待着,她知道,再过五六分钟,丈夫的身影将在那棵馒头柳下出现。他们这幢楼的楼门开在没有阳台的一面,从楼门出去绕出楼区前往地铁入口,必从第八棵馒头柳那儿经过。每次,她总是欣慰地在预计的时间、预计的位置望见丈夫宽厚的背影,特别是那只经丈夫设计、由她改制的帆布旅行背包,她总默默地对着那脊背、那背包送去她的祝福。但她从未向丈夫吐露过这隐秘的一幕,连儿子也全然未曾察觉。
这天她习惯性地往阳台一站,却忽然不习惯起来,因为丈夫的背影迟迟没有出现。他必得去乘坐地铁直往北京站,不可能改往别的方向。怎么第八棵馒头柳下不见他的踪影?惶急中她痛切地意识到,这往常短暂而稳拿的一瞥于她有多么重要!她忍不住跑到楼下。楼门口空空荡荡。她不知不觉地来到第八棵馒头柳下,朝四面张望着。难道他钻到地底下或飞到天上去了?真不可思议。回到家中时儿子跟她说什么她没听见,却听见了街上急救车
“
呜哇呜哇
”
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声响。她无端地朝儿子发了火,心里像堵着一块鹅卵石。
接连好几天她都无精打采。她一会儿暗自取笑自己,一会儿又从逻辑推理上断定情况的不正常。终于,有天晚上她接到了他从很远的地方打来的电话,她情不自禁地说:
“
你哪儿去了你?你急死我了!
”
丈夫莫名其妙,于是她便向他倾诉了一切,她怎么每次分别时都表面上若无其事,每次却都要跑到阳台上去望他的背影,在那第八棵馒头柳下
……
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是丈夫深受感动
的声音:
“
傻女子!那天我刚一出门就遇上了咱们楼老王,他们单位的车正好接他去火车站,我就蹭了他的油,你真是死心眼儿
……
不过,我知道那棵馒头柳,对,第八棵馒头柳。你知道吗?每次我出差回去,你别看我进门的时候没事人儿似的,其实,我一走到那棵馒头柳下,就忍不住抬头望咱们家的阳台,咱们家的窗户,有时一站好几分钟,特别是晚上,那一窗灯火,让我心里头好爱你们!
……”
撂下电话,她才发现儿子站在面前,儿子正问她:
“
妈,您干吗抹眼泪儿?
”
(选自《楼前白玉兰》,中国
广播电视出版社)
1
.小说以
“
第八棵馒头柳
”
为题有什么作用?
2
.小说刻画主人公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文中的丈夫为什么会在
“
她
”
表白
“
你急死我了
”
之后感到莫名其妙?
4
.小说末尾以
“
儿子
”
的发问收束,请你根据文意探究一下
“
她
”
抹眼泪的原因。
参考答案
《第八棵馒头柳》
1
.
“
第八棵馒头柳
”
是
“
她
”
和丈夫之间彼此用心关怀的媒介,也是小说的重要线索。以
“
第八棵馒头柳
”
为题不仅使小说情节结构更为集中,也使文章展示的亲情与爱情形象化。
2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真实地再现出
“
她
”
牵挂丈夫而又强装若无其事的矛盾心理,传神而细腻地刻画出她对丈夫的关心。
3
.因为丈夫只知道自己每次出门时
“
她
”
都
“
表面上若无其事
”
,对自己每次出门后
“
她
”
都会看自己是否经过那第八棵馒头柳这一过程毫不知情。
4
.
“
她
”
抹眼泪是因丈夫的表白而感动,因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关爱而感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425054.html
相关阅读:《在柏林》阅读答案
《丹柯》同步练习及答案
阅读《借你一个微笑》
初中小小说复习阅读??《拼图》阅读答案
《向东还是向西 连俊超》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