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题中的六大隐性突围点
时下,历史高考题目绝大部分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因为材料的纷繁复杂,故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粗略划分,材料题可分为材料型选择题和材料型问答题。如果我们注意细节,找出历史材料题中的隐性突围点,以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为基础是可以得到理想的分数的。下面就是笔者根据自己反复的做题练习,总结出的材料题中的六大隐性突围点:
一、标点符号。尤其以句号和分号的思考价值最大。因为一个句号或分号就是一层意思,可以提炼出一个要点。
例如这样一段材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能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简析:该材料中有三个句号,故可以分出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概括,即反对君主专制。第二个要点是“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的概括,即设置官职以分君主权势。第三个要点是“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能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的概括,即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机构。
二、材料的开头结尾。在一段文章中,开头和结尾往往是核心部分。
例如这样一段材料: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据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的政治主张。
简析:我们可以读出该段文字的重心在结尾部分——“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然后再联系与孙中山相关的三民主义的历史基础知识,就可以总结出如是要点:“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447510.html
相关阅读:2018中考历史知识重点:三国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