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由是一个迷人的字眼。因为,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命,有了自由,才有可能获得生活的幸福。
②
自由,是人们追求的境界:“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③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勾画了一个未来社会的愿景——“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中国的改革始自对“
自由”
的尊重,从最初的“
大包干”
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
④
自由从来就如此重要。
那么,实现自由,就是不受约束,不受限制,随自己的意志活动吗?答案是否定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自由要以邻为伴。
⑤
自由就要以邻为伴,就要转变观念,视邻为友。邻居者,朋友也,友生也。古有“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的歌谣,今有“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的民谣,都说明一个道理:要把自己置于社会大家庭之中。自己生活,也要让别人生活;自己追求幸福,也要允许别人追求快乐,从而自觉地把个人一己之自由变为别人自由发展的“
助推器”
,而不是“
绊脚石”
,更不是“
灭火机”
。
⑥
自由,要以邻为伴,还要善于合作,善于沟通。陶潜有诗云:“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大意是:邻居朋友经常来我这里,谈谈过去的事情,人人畅所欲言。)既然是邻曲、朋友,就要“
时时来”
、“
谈在昔”
。只有“
时时来”
,勤走动,才能增进友谊;只有“
谈在昔”
、多沟通,才能求同存异。无数事实都证明,合作,使邻居亲上加亲;沟通,让邻居亲密无间。
⑦
自由就要以邻为伴,______
是人与人为伴,______
是人与自然为伴。邻者,可以是社会,也可以是自然;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社会有动力,自然有活力;人之有生命,物之有寿命。对自然,要敬畏;对物质,要爱护。如此,来实现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预示的:使“
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从而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
14
、根据上下文,将词语正确的一项填入第⑦
段画线处(3
分)
A.
仅仅 也 B.
不但 而且 C.
只要 就 D.
只有 才
15
、第④
段“
自由从来就如此重要”
中“
此”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16
、第⑥
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
17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结构是__________
。(4
分)
18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那一段最恰当?请从论证的角度具体阐明理由。(6
分)
唐代的官黄门监卢怀慎与姚崇同在相位,却以才能不及姚为由,遇事一概避让,统统让姚崇作主,不仅难被人称为“
良伴”
,甚至连“
同伴”
也配不上,反被时人称之为是“
绊脚石宰相”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 (3
分)A
15. (3
分)
迷人的字眼、追求的境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 (4
分,各2
分)
引用论证 引用陶潜的诗论证了自由要善于合作、沟通
17. (4
分,各2
分)自由要以邻为伴 总分
18. (6
分)
第⑤
段。(2
分)
以卢怀慎遇事一概避让不合作而名声不佳为例,进一步阐明了“
要把自己置于社会大家庭之中”
的道理。(4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459409.html
相关阅读:记住回家的路 阅读答案
底线 阅读答案(江苏扬州)
阅读赵畅的《读书如“熬粥”》附答案
《论握手》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底线”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