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考总复习?九(上)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课内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中考总复习九 ( 上 ) 文言文答案 一 . 《陈涉世家》 1. 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A. 发闾左 ? 戍渔阳 ? 通谪,封建社会官吏降职或远调。 B. 为天下 唱 唱通倡,倡导。 C. 固

中考总复习·九
(

)
文言文答案

.
《陈涉世家》
1.
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A.
发闾左
?
戍渔阳

“?
”通“谪”,封建社会官吏降职或远调。
B.
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
C.
固以
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D.

坚执锐  
“被”通“披”,穿
2.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A.
今亡
亦死 (
逃亡)
B.
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暗地)

C.
卒中往往
语。


到处)
D.

死,死国可乎


同样

E.

至陈


等到

F.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




集会、商量

3.
词类活用
A.
天下苦
秦久矣
(
意动用法,是“以……为苦”的意思。
)
B.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
陈胜  
(
名词作动词,用眼睛注视。
)
C.
忿恚
尉。  
(
使动用法,是“使……恼怒”的意思。
)
D.
陈胜王

“王”, 名词作动词,“为王”

E.
置人所罾
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F.
夜篝
火(
“篝”,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

4.
一词多义:
(1)会

A.会
天大雨(恰逢)
B.与皆来会
计事(聚集)
(2)将

A.项燕为楚将
(名词、将领)B上使外将
兵(动词:率领)
(3)次

A.皆次
当行(编次)B.之次
所旁丛词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4)书

A.乃丹书
帛(写)
B.得鱼腹中书
(字条)
(5)乃

A.陈胜、吴广乃
谋曰(于是,就)
B.当之者乃
公子扶苏(是)
(6)为

A.皆次当行,为
屯长(做、当)
B.为
天下唱(介词:给、替)
(7)故

A.广故
数言欲亡(故意)
B.扶苏以数谏故
(名词,缘故)
(8)道

A.道
不通(道路)
B.伐无道
(这里指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
(9)令

A.乃令
符离人葛婴将兵(派)
B.陈守令
皆不在(官名,县令)
(10数

A.以数
谏放(多次)
B.卒数
万人(数词.几)
5
、略
6.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
陈胜为起义制定的策略是什么?舆论准备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其已经过有哪些步骤?
答:策略: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准备:置书鱼腹、篝火狐鸣,作用是:威众。步骤: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3)
“燕雀”、“鸿鹄”各比喻什么?文中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强烈要求改变自己地位的愿望呢?
答;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苟富贵,无相忘。
(4)
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反抗精神、最具鼓舞性的一句话是哪句?
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
)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的不满;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6)
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
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答: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并建立张楚政权;各郡县纷纷举事响应陈涉。
7.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
A.
怅恨久之

B.
二世杀之

C.
楚人怜之

D.
固以怪之矣
8.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
“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
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
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9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
3000
的历史。全书共(
130
)篇,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作者是(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10
、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他是一个志向远大、足智多谋、善于斗争的农民起义领袖形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468874.html

相关阅读:《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阅读答案
初中生阅读题及:《怀表,很老很老了》
七年级上《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广西桂林市中考》
《五柳先生传》《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