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春波
课外文言文阅读在学生语文学习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在考试成绩中只占五分。但这一领域始终是学生的软肋。大多数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畏,部分学生在答卷中自动放弃,对阅读一点信心也没有。故在学期末总复习时,针对所选的练习内容我为学生总结了如下的阅读提示:
学生进行阅读理解,需要一种悟性,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既有感悟的体悟,也要有理性的认识与评价,而一切阅读感悟离不开一个前提,那便是积累。我常提醒学生进行如下几方面积累。
一是积累文言词汇。记忆词汇的多种用法,如一词多义情况,这样便能从一定层面上扫除阅读障碍。二是积累成语、典故、寓言小故事,来加重文言底蕴,准备厚积薄发。三要积累语文常识知识,如文体知识(说、传、记、书等)、文学知识(作家作品),写作知识(如表现手法、写作特色)等知识,积累名家的名篇名句,用以开阔视野,增加阅读能力。四要积累名人故事,便于丰富知识,在相应的阅读篇目中明晰材料内容及人文意义。
在实际阅读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把握文本,准确研析材料。
一、
关注选文题目,把握材料主要事件或论题的话题及范围。
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经典概括,或者是文章的文眼,或文章涉及的话题或范围,或是文章的主旨。关注题目,可帮助学生快速走进文本向作者构思靠近。
二、注意文本出处,明确选文的语体特点、语言特色,如《吕氏春秋》中选文往往运用诙谐的小故事来揭示某种哲理或生活现象,《孟子》往往涉及个人修养、为人品德、治国等大道理。《战国策》大多设喻说理。
三、阅读理解离不开学生的多遍阅读。只有深入占有文本,才可感悟到文章的真正内涵,从中获得哲思。
阅读中范读、精读、带文后问题悟读,按序进行阅读,注意勾画圈点做记号,可以一边读、一边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增强文章内容的印象与理解,另一方面为后面的答题做一点准备。带问题阅读中要敏锐地发掘文后习题题干中的提示,以便悟出文章的疑难,开启文本。
四、阅读中不通畅、出现文字理解方面障碍时,不要紧张,也不要放弃,可联系前后文内容来理顺理解,有时也要根据汉字的形义相结合的特点进行悟读,揣摩其含义。
五、抓住文章中的名言,解析文章的说理内容,追溯作者写文的立意安排。
选文中的引用“名言”在文章中往往发挥重要的价值,有时它是文章的主旨,有时成为说理的依据,有时用来文章的总结。如《三成一叶》中文后引用列子的话来阐释质量与数量的关系。这便是文章揭示的
.
。
六、抓住文眼或线索,看透文章、切入要点。
七、提炼文章的开头、结尾处的议论性文字,悟析作者观点,用来快速提炼出文章指要。
文章中议论性语句,往往是文章主旨出现的地方。关注议论性的语句,从而使读者顺利地从整体上来理解文章的主旨、结构以及内容上安排的匠心。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一特点来理解文章。
八
、明确文章中对人物或事件的开端、发展过程及结构的安排,体察作者的情感色彩,进而挖掘文章意旨。
关涉人物的文章,对人物命运发展历程的描绘往往是作者从中抒发情感,给人启迪的范例。写事的文章,因果关系的确立,也是作者从中立意的靶子。我们关注这些内容也便顺藤摸瓜走入作者的构思处,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以上关于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提示是本人在实践阅读中得出的几个方法,相信对于学生而言是有指导意义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471784.html
相关阅读:2015中考语文:散文阅读满分经验
议论文的阅读指导
《浅议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敬畏自然》课后练习答案
关于进行课外阅读积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