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7
题。
①
这种“
文法”
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
文章”
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
大文章”
或“
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
小品”
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
词汇”
,遵循着中国建筑的“
文法”
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
文法”
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
词汇”
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②
这种“
词汇”
和“
文法”
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⑨
由这“
文法”
和“
词汇”
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
词汇”
和“
文法”
。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节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5
.下列选项中,不是对“
文法”
和“
词汇”
进行解说的一项是 (
3
分)
A
.是从劳动人民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
B
.,是经过考验,普遍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C
.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D
.是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的。
6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
文法”
有一定的拘束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建筑的发展。
B
.“
小品”
比喻山亭、水榭、一轩、一楼、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等。
C
.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很早就舍弃木材而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
D
.中国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梁架结构法,从而抛弃了砖石等主要材料。
7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选文借“
文法”“
词汇”“
大文章”“
小品”
等来作比,行文浅显易懂。
B
.选文第②
段对“
词汇”
和“
文法”
提出质疑,目的是为强调其重要性。
C
.选文将中国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体系作比较,突出了中国建筑的特征。
D
.选文谈中国建筑的特征,为我们今天的新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5
.
D 6
.
C 7
.
B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485995.html
相关阅读:《铺地莫忘透水》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高分指导:说明文阅读题技巧指导
长沙市中考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附答案
《谈白菜 李锐》阅读答案
《声音:让你又爱又恨》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