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峰
①如今,走进书店,或者来到书市,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成功学”图书。看看那些“成功学”的封面,就知道作者对“成功”的理解,无非是赚钱、高升、豪宅、名车、收入百万之类。
②其实,岂止是图书市场,在影视、传媒、教育培训等不少领域,“成功”都成了被热炒的主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向上发展、追求幸福的愿望,另一方面,在“不是权就是钱”“成名要趁早”等喧哗与骚动中,又透出了某种“成功焦虑症”的症状。
③渴望成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成功简化为财富的多寡、职位的高低,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速成方法、终南捷径,本身就已经偏离成功的轨道。那些大肆兜售的“成功学”能够大行其道,正是利用并强化了这种心理
。
④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万千条。向庸俗“成功学”说不,并不是不鼓励成功,而是让人多一份清醒,多一点沉思,探寻真正的成功规律。
⑤古往今来,俊采星驰,尽管人们成功的途径各异,方式不同,但差异性中又隐藏着共性的东西。
⑥成功在于坚持。坚持是阶梯,引导我们勇攀生命的高峰;坚持是帆船,帮助我们勇渡生命的大河。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是说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近3
个小时,坚持10
。你能坚持吗?坚持住了,你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陆游所说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⑦成功源于小事。成功者比别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小事上一贯做得比别人好,坚持干小事,垒土成高台,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利长远做事、增后劲。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现在一些人抱怨饭碗难找,事业难成;感叹工作难做,发展受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踏实。结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只能是离成功越来越远。
⑧成功贵在有静心。看到别人成功,或急不可耐,或心烦意乱,或疲于奔命,或孤注一掷,如此种种,皆谓之“浮躁”。浮躁心态,是成功的大敌。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大学》中也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欲望与诱惑面前沉着淡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矢志不渝,才能不断迈向新的成功。
⑨成功胜在能吃苦。“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钢铁不淬火就难以成真钢,红梅不傲立风雪就难以成品性,人不勇于吃苦就难以成良才。巴尔扎克说,吃苦是最好的老师,吃苦是最好的大学。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取的。伟大的人格无法在平庸中养成,卓越的成就无法在舒适中取得。只有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吃苦的过程,就是吃补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内心丰盈的过程、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⑩成功无学,幸福有道。成功不在于一朝一夕,一时一事,也不靠临摹他人、投机取巧,而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慢工,经久成大业,用汗水和艰辛,在坚实的大地开掘出不竭的幸福源泉。
17.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8.
第③节中加点的词语“这种心理”具体指什么?(2
分)
19.
请为第⑥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
分)
20.
请从论证方法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
分)
坚持是阶梯,引导我们勇攀生命的高峰;坚持是帆船,帮助我们勇渡生命的大河。
21.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作者针对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期望迅速成功,相信有“成功学”这一现象展开论述,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B.
第⑦节中引用伏尔泰的话“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目的是为了证明“成功源于小事”。
C.
文章第⑤—⑨节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从四个方面论证了走向成功的共性途径和方式。
D.
第⑨节中“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取的”,“往往”一词起限制作用,表明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取的,但并非全部,体现了作者论证语言的严密。
【答案】
(三)(12
分)
17.
(2
分)
成功无学,幸福有道。(如回答“
成功不在于一朝一夕,一时一事,也不靠临摹他人、投机取巧,而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慢工,经久成大业,用汗水和艰辛,在坚实的大地开掘出不竭的幸福源泉。
”得1
分;如能从中概括出主要内容可得2
分)
18.
(2
分)
把成功简化为财富的多寡、职位的高低;(1
分)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速成方法、终南捷径。(1
分)19
.(2
分)示例:化学家诺贝尔在研制炸药的过程中,多次失败,但始终坚持做实验,最终成功。(事例要紧扣“坚持”)20.
(3
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
分)把坚持比作“阶梯”和“帆船”,生动形象地(1
分)论证了“成功在于坚持”这一分论点。(1
分)21.
(3
分)C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499923.html
相关阅读:记住回家的路 阅读答案
阅读赵畅的《读书如“熬粥”》附答案
底线 阅读答案(江苏扬州)
“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底线”阅读答案
《论握手》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