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选择型阅读练习:真的有钱就一定会幸福吗?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完成 10 ~ 13 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 ( 1 )钱,是为许多人所向往的东西。在有的人眼里,只要有了钱,就会有电视机、录音机和高级家具、就会有一切,因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完成
10

13
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

1
)钱,是为许多人所向往的东西。在有的人眼里,只要有了钱,就会有电视机、录音机和高级家具、就会有一切,因此,也就必然会有幸福。

2
)真的有钱就一定会幸福吗?未必如此。

3
)当然,有了钱就可以有许多东西,就能建立一个在物质上比较富裕的家庭,也就能过较为舒适的物质生活。但是,人们的生活绝不是只要拥有电视机之类的物品就一切美满了,因为幸福的生活除了物质享受之外,精神上的愉快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即使缺少钱,但他是为了某种高尚的理想而活着,那么他是幸福的。例如马克思,他没有钱财,有时甚至身无分文,但是,他为了谋求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因此,他是幸福的。居里夫妇、舒伯特、巴尔扎克这些人,他们都曾在贫困中生活过,但他们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与文明而活着,并为人类的文明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因而他们都是幸福的。我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些革命青,甘愿放弃城市的优裕生活,到延安去睡土炕,吃小米,解放初期,许多原先侨居海外的科学家,舍弃洋房、汽车,回国住集体宿舍,骑自行车。他们的薪金少了,物质生活水平降低了,然而他们却感到更幸福了。

4
)反之,一个人即使有许多钱,如果他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或者生活并不自由,那就绝不会幸福,有时甚至是痛苦的。《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生长在一个门第显赫、极为富有的封建官僚家庭里,他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奢侈生活。按“理”说,他是幸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被封建礼教所禁锢着,没有丝毫的自由,因此,他还是不幸福,最后,只得离家出走了事。古罗马帝国皇帝尼禄可以说是富贵甲天下了,但他是否幸福呢?他的富有尊贵只使得他兽性大发,弑母戮师,甚至荒唐到火烧罗马城,最后众叛亲离,自戕殒生。这说明了金钱多并不等于幸福。

5
)在人剥削人的社会里,钱有时还会招来杀身之祸。西晋的石崇,可谓富贵至极了,银子多得铸造成三千斤大球、用蜡烛烧火,出外游玩,五十里之内用锦缎做屏障……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石崇不但激起了人民的憎恨,也引起当时最高统治者不满,最后因财多被杀了头。这难道是幸福吗?又如,日本有一个店员捡到了一笔巨款,结婚恐吓信一封连着一封,威胁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使他惶惶不可终日。这难道可以说是“有钱就幸福”吗?

6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钱都是不幸福的。一般来说,钱多了,就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舒适些,丰富些,但是幸福绝不能单纯地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上。没有充实、高尚的精神生活,仅仅由金钱支撑起来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这一代青人应该追求真正的幸福,应该用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情操作为幸福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幸福者。
10
、全文要树立的一个正面观点是(
D

A
、有钱就一定幸福。
B
、一个人即使缺少钱,但是他为了某种高尚的理想而活着,那么他是幸福的。
C
、一个人即使有许多钱,如果他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或者生活并不自由,那就绝不会幸福,有时甚至是痛苦的,有时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D
、仅仅由金钱支撑起来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这一代青人应该用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情操作为幸福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幸福者。
11
、对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C

A
、全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
B
、第(
3
)段和第(
4
)(
5
)段形成了鲜明的正反对比论证。
C
、全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D
、全文只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12
、下面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C

A
、本文运用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是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B
、列举古今中外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本文写作特点之一。
C
、文章是通过树立自己的观点来驳倒错误观点的。
D
、本文采用最多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其中的记叙也是为议论服务的。
13
、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
、第(
2
)段自问自答,有利于文章前后内容的衔接过渡。
B
、第(
2
)段有了“未必如此”一句,分析问题就显得比较全面。
C
、第(
6
)段首句与第(
5
)段未句是相互矛盾的。
D
、第(
5
)段用省略号外,是为了表明这一类奢侈事情还有很多,此处略去不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499935.html

相关阅读:《论握手》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底线”阅读答案
底线 阅读答案(江苏扬州)
阅读赵畅的《读书如“熬粥”》附答案
记住回家的路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