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考地理试题特点及应考策略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近几年中考试卷的内容特点

1.强调双基,突出主干:依据三维目标的要求,加强对“双基”的考查,同时突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以及与高中地理教学接轨核心知识的考查,试题的原型基本回归于教材。通过分析文字、图片、数据、表格等形式考查学生获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示例1](2009浙江)某中学生考察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暑假赴新疆进行考察。他们在新疆领略了奇特的西部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感受到西部大开发带给人们的创业激情。同时也在他们的考察日记上留下了几个期待解决的问题。

(1)在吐鲁番盆地,考察组参观了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图一),他们对坎儿井为什么要通过暗渠将水从水源地引到农田进行灌溉的原因感到不解,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南疆考察时,他们发现当地维吾尔族的民居与浙江农村的传统民居在外观上有很大的差异(见浙江、新疆传统民居图)。你觉得造成两者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天山,考察组遇到了正在山上放牧的哈萨克族牧民。牧民们告诉考察组同学,天山北坡的牧场可以分为夏季牧场、春秋季牧场和冬季牧场,并在示意图上标注了各季牧场的大致位置(见图,其中字母表示不同季节牧场的位置)。请你根据示意图说出A、B、C分别代表什么牧场。

(4)在下山途中,考察组同学在一些有小河流经的平坦地区,看到了建设中的牧民新村和大片的人工草场。请你说明哈萨克牧民由“转场”放牧改为“定点”放牧所带来的好处。

解析:第1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和新疆自然地理特点。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坎儿井可避免水分大量蒸发。第2题,考查考生在特定条件下判断事物现象的能力和我国的气候特点。浙江降水较多,斜顶房便于水的下泻。新疆降水较少,为平顶房。第3题,考查考生在特定条件下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冬季只能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放牧应为A处,夏季放牧的海拔位置最高应为C处。第4题,考查考生对特定现象进行综合评价的能力。定点放牧便于草场资源的计划使用,有效的提高草原利用率和放牧效率。本题属开放性题目无固定答案,也可从方便人们生活,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回答。

答案:(1)坎儿井可避免水分大量蒸发。(2)浙江比新疆降水多。(3)A冬季牧场、B春秋季牧场C夏季牧场。(4)定点放牧便于草场资源的计划使用,有效的提高草原利用率和放牧效率。

2.落实课标,体现三维:新课程要求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试题设计贴近生活,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考查,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试题示例2](2008湖南娄底)

材料:电视剧《桔子红了》拍摄的场景:我国某地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过,小河边的山包上长着漫山的桔子树,红橙橙的桔子压满了枝头,桔子红了、熟了……山脚桔园的小屋外面,两个人仰望着满山丰收的桔子树,快乐地谈论着:

人物甲:“桔子又大又甜,看来这里很适合它们的生长。”

人物乙:“是啊!只是果园的品种太单一了。”

人物甲:“我们可以在附近多买几座山,栽种一些苹果树啊!”

人物乙:“真是个好主意!”……

(1)请判断电视剧里的“村庄”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人物的对话里有一处明显的科学错误,请找出这处错误,并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说明。

(3)影视工作者拍摄的电视剧《桔子红了》,出现了地理科学知识方面的错误,对这件事情你有何评价?有哪些感悟?

解析:该题联系现实生活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柑橘是亚热带水果,主要生长在南方地区;苹果是温带水果,主要生长在北方地区。第(3)题,属开放性题目主要从学习地理的意义总结回答。

答案:(1)B (2)“栽种一些苹果树”一句错误,因为苹果是温带水果主要生长在北方地区。(3)开放性题目无固定答案。评价:不懂地理在生活中会出笑话。感悟:生活离不开地理。

3.关注社会热点,营造学习氛围 :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对国家经济建设新成就的关注。既与中央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精神相一致,又考查学生是否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

[试题示例3] (2009福建漳州)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见下表)

自然资源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

3

3

4

6

6

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材料二:中新网2009年2月5日电 综合消息,自去年入冬以来,中国大部分小麦主产省遭受干旱。当前,北方大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冬小麦主产区遭遇了严重冬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7个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旱灾已经让中国近43%的小麦产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饮水吃紧。

(1)根据材料一回答: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_____;从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看,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之一是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解决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________,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跨流域调水,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是将________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节水可以从工业、农业、生活中进行,如工业方面:进行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农业方面________(写出一种节水方法即可),生活方面________(写出一种节水方法即可)。

解析:该题结合社会热点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特点。第1题,从表一可看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第2题,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修建水库。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严重的西北和华北地区。农业节水:种植耐旱、耗水少的农作物,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生活方面: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答案:(1)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2)修建水库 长江流域 西北 华北 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或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或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答案合理即可) 初中物理 一水多用(或推广节水器具或少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4.关注乡土地理,突出地方特色:试题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乡土地理问题入手,增强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对学生读图、识图、填图、用图和空间能力的考查。

[试题示例4](2008湖南娄底)

暑假小亮到“湄尼风景区”当了一次见习导游。“湄尼风景区”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秀峰日出、尼湖风光、银河飞瀑、漂流探险、古寺览幽”等等。小亮遇到了一些麻烦,他只知道这些景点分布于下图数码所表示的各地点,但不知道每个地点具体的景点是什么……

(1)请你帮忙在图上找出数码所代表的旅游景点名称。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2)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甲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山涧小河时,果断决定沿着这条小河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或者你有走出丛林脱险的更好方法,请说出来)。

解析:这是一道依据给定材料完成答题要求的试题,学生运用题目中所提供的材料,解决问题。第1题,对照图例及图中文字注记,先识别出①尼湖风光②古寺览幽③秀峰日出⑤银河飞瀑,根据图中山谷河流及漂流图找出④漂流探险。第2题,只要向山下方向走可出森林。

答案:(1)尼湖风光 古寺览幽 秀峰日出 漂流探险 银河飞瀑

(2)正确,小河最终流出山林从而脱险。其他可用指南针和地图结合定位走出丛林。

二、学生易失分点分析

1.部分考生学习习惯较差。在答卷中有些考生审题不认真、不仔细,答非所问造成失分。语言表达不规范、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笔误、别字)等。

2.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考生对综合题的主观试题部分因回答不全面,语言不规范、不条理,失分现象较多。主要原因是在复习过程中缺少知识系统梳理这一环节。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主要表现在:基本的地理原理、事实和地理现象不清楚,不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在于学习方法上,对知识的掌握过多的是死记硬背,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4.读图能力差。主要问题是个别考生没有对图认真分析,而是凭自己的感觉去答题,这样导致写的结果是答非所问而丢分。

5.对图中的区域判断不准。区域特征不清楚,基础知识不扎实而丢分。

三、中考复习策略

1. 重视“双基学习”,突出能力培养。从中考的方向来看,突出能力考核是大势所趋,也是中考地理试题一个显著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科“双基”教学的要求有丝毫的降低,而是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从严格意义上讲,读、用、填、绘图能力属于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范畴,最近几年中考的试题中所有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也都属于课程标准中的基础知识,能力考核是建立在“宽知”的基础上。部分考生得分比较低,并不是因试题难了或超纲了,而是由于许多考生对地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因此,具有扎实的知识、技能基础,理应成为平时学习的重要任务。在平时学习中,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掌握,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了”,“记住了”的水平上;那样,只能“依葫芦画瓢”,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做到真正“理解了”,“情境变了也会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尽力做到:在基础知识梳理过程中,重在完善知识结构上。在完善知识结构后,要重在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 要重视基础知识中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乃至应用的过程,进行“追根求底”式地剖析和联系实际的应用。

2. 强化地图学习,培养读图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标志性语言。因此,读图能力的培养历来是地理教学中被首要培养的一种。对综合题图的判断失误是答题中失分最多的部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便是每一种地理现象、事实都和具体的地点联系到一起,也就是最终都要落实到地图上。平时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图,通过读图把问题引向深入。

3.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近几年中考地理试题,特别重视考查考生应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功能。我们平时要关心国内外重大时事,特别要注意对涉及环境、资源、人口、发展等重大事件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给予足够的关注。

4.中考复习规划:首先研读《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 研究近几年的考题,总结命题特点、规律。 回归教材,整理知识、系统复习。 进行专题复习,热点扫描。模拟训练,提高答题的能力与技巧。一轮复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二轮复习则进一步提升为“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对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更要综合地理解和综合地应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50380.html

相关阅读:小地名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