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组装生命 阅读答案(佛山)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说明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组装生命




①就像我们小的时候一遍又一遍拆散收音机,终于有一天,我们开始购买零部件,尝试自己组装一台与众不同的收音机。科学家们也希望能够“组装”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预期功能的生命系统。

②合成生物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911
,而真正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则是在2000
。2002
,科学家制造出了历史上第一个“人造生命”——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③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典范之作,则是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青蒿素。这种抗疟疾良药一般通过植物来提取,但产量很低,成本也高。科学家将来源于青蒿的紫穗槐(青蒿酸)合成酶基因和一些相关的酵母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成功改造了酵母甲戊酸途径,大量生产出青蒿素的前体。

④合成生物学真正引起关注,始于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文特尔的实验。文特尔和他的团队合成了草状支原体的DNA
,然后将它移植到山羊支原体的细胞中。经过成千上万次尝试,新注入的基因组织终于成功取代了原有的基因组,细胞产物都是草状支原体的产物,新细胞开始生长、繁殖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人造生命。这一过程,体现了合成生物学的标准工作模式。

⑤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能够借助“群体感应”来识别同类菌株。绿脓杆菌素是由绿脓杆菌产生的一种毒素,用于抑制同种细菌的大量生长。当经过改造的大肠杆菌“潜伏”到大批绿脓杆菌群体中后,事先安置在大肠杆菌中的大量绿脓杆菌素被释放,杀死周围的绿脓杆菌,实验验证,这种细菌能杀来99%
的绿脓杆菌。在新型抗菌药物严惩匮乏的今天,科学家对顽固的耐药菌几乎已是无计可施,类似的研究似乎能带来新的启发。

⑥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想到了利用生物质为原料生产能源的办法。《自然》杂志报道,美国能源部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使用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了大肠杆菌和一个酿酒酵母的菌株,使之可以生产没药烯——没药烷的前体。作为燃料,没药烷不具有与D2
生物柴油几乎相同的属性,而且由于特别的分支和循环化学结构,它的冻结点和浊点更低。修改细菌使之直接大规模制造高级生物燃料,已经成为更方便且性价比最高的方法。

⑦合成生物学的各种成就,可能在不远的未来,能够解决很多目前人类难以处理的问题。当然,在人为改造生命的过程中,这些本不属于自然界的生命和相关技术,万一从实验室泄露出来,人类或许会很难应付。但是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阻止科学的发展,应该对科学研究予以规范,让科技真正给人类带来进步和发展。(选自《科学世界》,
1
期, 有删改)

1.
阅读③④段,在下面的方框里的横线上补填合适的词语。(每空不得超过6
字)(3
分)

合成生物学的标准工作模式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

.
基因组→将新基因组       →使其顺利成为期望的产物

2.
第⑤段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实验验证
,这种细菌能杀来99%
的绿脓杆菌。

3.
第⑥段的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作为燃料,没药烷不具有与D2
生物柴油几乎相同的属性,而且由于特别的分支和循环化学结构,它的冻结点和浊点更低。

4
.文章首段的画线句有何作用?(3
分)
答案:

1.
 3
分  第一空:合成(1
分);第二空:植入(1
分)异种细胞(1
分)。

评分说明:
3
分:空1
,1
分;空2
,2
分。空1
“合成”也可以是与“组合成”意近的词语(组装、组成);空2
前一词填与“植入”意义相近的词语(植到、注入)也可;空2
后一词要强调“不同的种类”,如:“异类”“异种”,填“新的”等不给分。超1
字扣1
分,超2
字扣2
分,该空分扣完为止。

2.
 3
分 示例一:不可删去。(1
分)因为“实验验证”交代了经过改造的大肠杆菌来杀绿脓杆菌的效果这一资料的来源,突出了资料的可靠性、权威性,(1
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运用的科学(准确、严密)。所以不能删去。(1
分)。

示例二:
不可删去。(1
分),如果删去“实验验证”,那么经过改造的大肠杆菌来杀绿脓杆菌的效果这一资料的来源可靠性就会受到质疑,所以不能删去;(1
分)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运用的科学(准确、严密)的特点。(1
分)。

表明态度1
分,理由2
分。

3.
 3
分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
分)将没药烷和D2
生物柴油从能效方面进行比较,突出没药烷有冻结点和浊点更低的优势,(1
分)说明合成生物学技术在能源方面的研究、应用极具意义。(1
分)。

评分说明:
作比较1
分,比较的内容1
分,“研究”或“应用”的意义1
分。

4.
 3
分  描述童组装收音机的趣事引出全文的说明对象——组装生命(合成生物技术),(1
分)既吸引读者的注意,(1
分)也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1
分)

评分说明:
引出对象1
分,引起注意1
分,增加“趣味性”或“可读性”1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508250.html

相关阅读:长沙市中考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附答案
《铺地莫忘透水》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高分指导:说明文阅读题技巧指导
《声音:让你又爱又恨》阅读答案
《谈白菜 李锐》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