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春
⑴位于黄河中游,地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青海诸省和内蒙古、宁夏两个自治区的黄土高原,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曾居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⑵早在六七千前,这一地区就出现了仰韶文化,发展了以彩陶为特点的光辉的彩陶文化。传说的中华民族的先祖
--
黄帝,就生活在黄土高原
--
今陕北的黄陵县。历史上的夏、周、秦、汉和唐代,都把都城建在黄土高原上,在这片土地上发展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⑶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是偶然的,是因为那时这里有着较好的自然环境。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事实表明,古代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比今天要好得多。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既有松柏等针叶树,也有多种阔叶树大乔木,在沟谷中生长着由阔叶树形成的茂密森林。而在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地上,既生长着大乔木,也生长小乔木以及种类很多的灌木。灌木成片连丛生长。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
⑷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栖息着多种草食动物,有成群的野鹿、野羊,数不清的野兔,还有虎、豹、熊等大型食肉动物。
⑸这种自然条件为我们的祖先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
⑹在那是,土壤侵蚀的程度很轻。许多河流(包括黄河)含沙量比今天少得多。古代的黄土高原上许多河流被称为青河,这里的湖泊也很多。在今天的西安地区和关中平原,因湖泊很多,周代到汉代期间,白天鹅、野鸭等飞禽在众多湖泊中栖息,成为关中地区的一大景观。
⑺从汉代以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特别是从唐代以后,自然环境的恶化明显加重。
⑻生态环境恶化一方面有自然原因,气候环境比古代要冷和变得干旱,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是人口的增加对耕地的需求,土地的开垦破坏了天然植被。天然草地、森林和灌木林一片片消失;另外,因建筑和燃料用材,砍伐森林,使天然森林的面积大为缩小。
⑼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原先平坦的黄土高原变得破碎,进入一种广种薄收,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土壤持水能力下降,许多天然湖泊消失,河流舍沙量增加,洪枯水位差增大的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文化大衰退的结局。
⑽唐代以前黄土高原地区处在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今天全国的贫困县有很大部分位于黄土高原地区
⑾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表明,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很容易也很快,但恢复起来却很困难,也很慢,因为一定的自然环境是自然界经数万、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的漫长时期逐渐演化的结果,人类可以在几百的短时间内将其破坏。
⑿今天,再将黄土高原绿化是极为艰巨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绿化和综合治理,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距离根治还有很大距离。
⒀只要按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按不同地域和不同地形部位,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按地域和地形部位合理地种植组合,并配合水利工程,将黄土高原治理成秀美的山川还是大有希望的。(选自《科学大观团》
2001
4
月)
1
.这篇文章以
____________
为说明顺序,以
____________
为主要说明方法,详尽地介绍了曾是秀美山川的黄土高原几千来的演变过程。
2
.第⑤段中加点的
"
这种自然条件
"
具体指:
A
.
____________B
.
____________C
.
____________D
.
____________E
.
____________
3
.⑻⑼两段说明
"
人类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利用
"
主要是指:(概括回答,不超过
5
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请联系实际,描写一处你所了解的环境恶化的景象。(
5
分)(要求:不许出现地名、校名及有标志性的建筑名称,若不可避免,请用××代替,不超过
50
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时间、举例子。
2
、
A.
森林茂密,
B.
草地茂盛,
C.
动物成群,
D.
湖泊众多,
E.
鸟类繁多。(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
3
、
"
土地的开垦
"
或
"
开垦
"
(超字扣
1
分,答为其它词语不得分)。
4
、描写具体生动,用词恰当,即可得满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533137.html
相关阅读:长沙市中考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附答案
中考语文高分指导:说明文阅读题技巧指导
《谈白菜 李锐》阅读答案
《声音:让你又爱又恨》阅读答案
《铺地莫忘透水》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