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3)班同学在复习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后,就“中苏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异同点”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下面是师生问答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师:中苏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过程大致是怎样的?有何共同点呢?
生:中国──建立新政权、巩固新政权的斗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苏联──建立苏维埃政权、三年国内战争、实行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实行两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共同点:建立政权,巩固政权,进行社会改造,确立新的社会制度。
师:中苏两国都通过五年计划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我们分别学过学过中苏哪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各自取得的哪些成就呢?五年计划的完成给中苏两国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呢?
生:中国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汽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等公路修到西藏,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建成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和伏尔加河上的大坝。
一五计划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中国从此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两个五年计划给苏联带来的积极影响是: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到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师:我国和苏联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那么,两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呢?
生: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1936年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师: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苏联模式又存在哪些弊端呢?
生:我国在探索过程中的失误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模式的弊端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师: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与苏联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最终却是“同途殊归”──苏联走向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却生机勃勃,方兴未艾。中苏两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成一败,你认为中国成功的经验和苏联失败的教训主要有哪些呢?
生:中国成功的经验是,我国的改革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国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我国的改革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等。苏联失败的教训有,经济建设要有科学思想,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要关注“三农”问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要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等。
师:同学们对基础知识复习得不错,但历史学科对能力的考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而非浅层次的识记层次的考查。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提高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能力。
作者简介:闫凤新,河北省冀州市徐庄乡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多年来从事综合文科教学。多篇论文刊登在期刊、报纸上,曾获“冀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获多次政府嘉奖。
司玉红,河北省冀州市徐庄乡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毕业班综合文科教学,担任政史教研组组长。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并获奖。获得“冀州市名师”、“冀州市三优标兵”等荣誉称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53755.html
相关阅读:先秦思想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