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
汉字听写”
比赛中,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并不受青睐,比赛的意义就是看那些学生选手能否写出高难度的字和词。所谓高难度,就是在现代汉语中用不到或者难得一见的字和词:比如“
捍蔽”“
溪刻”“
唼喋”
等等。这些远离日常生活的词,现在露出了芳容。它们躺在某些古代的典籍和文献中,或者在文学作品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如果没有这类竞技节目,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光顾,它们可能也没有机会光临。
②
人们有理由质疑出题人的意图:那些古怪冷僻的字词除了难倒选手们,在最后关头起到淘汰一部分比赛者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即除了比赛上的意义,它们还有深刻一点的文化意义吗?
③
所谓冷僻的字和词,是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不常用而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有点自然淘汰的意味。孤立地说,哪些僻字对今人有意义,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特别的功用,那是无稽之谈。因为脱离了日常生活特定的语境,文字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的,也难说今后会派上什么用场;但是,所有的文字都记载了先人的生活历程和开拓精神,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创造能力。那些得以留存的生僻字词,记录了我们古人的各种探索和尝试,也表明人类文化演进的复杂性和彼此的不可替代性。
④
我想,随着汉字听写比赛的深入,古奥冷僻的词语或许也会不甘寂寞,纷纷登场。作为一档竞技节目,我认可这样的说法,即听写那些相对常用的而又容易读写错误或互相混淆的词语,对于规范我们的语言更有帮助。毕竟僻字不是为了竞技节目而存在的。“
汉字听写”
比赛也许只会时兴一阵,而僻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会长久流传下去。
⑤
没有进入日常生活用语的僻字,像是古董。除了供摆设、观赏,古董大多数时候是压在库房的,僻字的情形也相似,压在古文献和辞书中,难见天日。不过有些也许还能重新融入我们的语言交流系统之中。文化的发展是淘汰和唤醒并行的,淘汰的旧文化有时会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文化神秘的伟力有时就缘于偶然性和突变性之中。
⑥
从当下应用的角度讲,我们倡导语言文字的简便实用,但是不能因为推崇简便实用而否决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世界历史的丰富性包含在语言的丰富性之中,当然也包含在那些僻字之中,僻字的产生和弃用,显示了文化演进的某种轨迹。如果我们把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看成人类早期灿烂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又有什么理由不把中国古代语言看成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禁锢我们国人思维的不是中国古代文化或文字,而是只认某种文化为唯一正确者而屏蔽其他文化,不能吸收人类的整体文明成果。
⑦
像“
汉字听写”
这类节目反映出的汉字文化,其生命力不取决于外在的所谓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汉字使用者,取决于汉字使用者的敬意和热忱。
(取材于蒋原伦《僻字的文化意义》,有删改)
15
.下列对作者所认为的僻字的“
文化意义”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僻字可以显示出我们文化演进的独特轨迹。
B
.僻字作为文化的化石,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C
.僻字虽冷僻,仍可能再进入语言交流系统。
D
.僻字承载着古代文化,比常用字价值更大。
16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
.与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和词相比,人们更青睐在现代汉语中难得一见的字和词。
B
.汉字比赛中听写僻字,因为能难倒选手、分出胜负,所以具有较深刻的文化意义。
C
.僻字不具备语言文字简便实用的特点,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沟通,效用较低。
D
.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古汉语与古希腊语、拉丁语一样是人类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E
.只要使用者具备敬意和热忱,那些僻字便能展现出自己的生命力,重新焕发光彩。
17
.作者认为:“
文化的发展是淘汰和唤醒并行的。”
下列各项中所引材料的性质不属于本文作者所论的一项是(3
分)
A
.以前的文学史,说到汉赋,往往批判其辞藻繁缛堆砌,讽一劝百等等。后来的研究者,重新肯定了其开拓性价值和在修辞方面的努力。
B
.“
?”
(jiǒng
)字,“
?”
(méi
)字,还有“
?”
(yín
)字等等一些早已退出人们生活的古汉语中的词,而今又回来了,成为网络热词。
C
.网友们将“
喜闻乐见”“
大快人心”“
普天同庆”“
奔走相告”
,缩写为一个词“
喜大普奔”
,这个网络成语被网友们争相使用,风靡一时。
D
.过去北京有很多老规矩,如“
一见面就地打招呼”“
不许当众喳呼”
等等,已经渐渐被人淡忘。现在被重新整理出来,引发大家的热议。
15
.(3
分)D
(“
比常用字价值更大”
并非原文的意思)
16
.(4
分)C D
(A
项表述缺少“
在汉字听写比赛中”
的限制,不合逻辑;B
项“
因为……
所以……”
的逻辑关系不成立;E
项“
只要……
便能……”
的逻辑关系不符合文意)
评分标准:本题4
分,选对一项给2
分。
17
.(3
分)C
(C
项不属于对旧有文化新的认识,即不符合“
淘汰的旧文化有时会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546970.html
相关阅读:长沙市中考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附答案
中考语文高分指导:说明文阅读题技巧指导
《声音:让你又爱又恨》阅读答案
《铺地莫忘透水》阅读答案
《谈白菜 李锐》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