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进雄
①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最受人们称崇的。它的形象虽然有些凶恶,却被中国人选为吉祥及高贵的象征,广受欢迎。不像西欧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把吐火焰的龙看成恶势力的象征。龙与中国文化圈的关系非常密切,常被用以代表中国。
②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动物,但它应是源于人们见过的存在的动物。因其罕见,形象才慢慢起变化,后又被神化,才脱离实际,成为虚构的动物。【A
】河南濮阳几个6000
多前的墓葬,发现有用蚌壳在尸体旁边排列的龙的图案,寓有宗教信仰的作用。其形象颇为写实,有窄长的嘴,长身,短腿,粗长尾巴,但无犄角。【B
】发展至商代的甲骨文,龙字已是个头有角冠、上颌长、下颌短而下曲,身子蜷曲的动物形。从流传的文物看,龙早期的形象较写实,后来为了夸张其神奇,就选择九种不同动物的特征加以修饰: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当然就不可能在现实的世界找到它的形象。
③龙是古代的图腾①,图腾大多是自然界实有其物的。春秋时代的铜器铭文有过龙的记载。西周早期的《周易》,把龙描写成能潜藏于深渊,飞跃于天空,相斗于地面,流出的血是玄黄的颜色。《左传》记载公元前523
,郑国遭受大水时,有龙相斗于城门外的洧②渊;还记载龙有黄河龙及汉水龙的不同种类,还有人能豢养它们。从这些描写及遗留的图形,可知龙原是种两栖类爬虫动物的总称,能生息于陆地及水中,有些还能跳跃甚高,像是能飞翔的样子。
④至于认为龙能飞翔和致雨,可能和栖息于长江两岸的扬子鳄的
生活习性有关。龙的特征,脸部粗糙不平,嘴窄扁而长,且有利齿。在中国地区,除鳄鱼以外,这些特征是他种动物所无的异征。扬子鳄除了没有角外,身躯、面容酷似龙,可能就是龙形象的取材。何况远古的龙是无角的。扬子鳄每在雷雨之前出现,有秋天隐匿、春天复醒的冬眠习惯。古人每见扬子鳄与雷雨同时出现,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飞翔。
⑤人们认为龙有致雨的神力,起码
可以追溯到商代。有甲骨贞③辞作“其作龙于凡田,又雨?”是有关卜问建造土龙以祈雨的仪式。西汉的董仲舒于《春秋繁露》中,详载建造土龙以祈雨时,如何依五行学说的原则,在不同的季节,建造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土龙,面对不同的方向,涂以不同的颜色,并以不同的人数去舞蹈。这种传统延续到近代,农民还要向海龙王求雨。
⑥龙后来还成为皇家的象征。它很可能与汉高祖刘邦的出生传说有关。汉代的《史记》有两则刘邦与龙有关的记载:“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④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汉高祖出身普通人家,有必要编造故事说明凡人接受天命而登上帝位的合理性。不清楚的是,到底是因为龙为高贵者的象征才据之以编造故争呢,还是偶然选择了龙以编故事,才使龙成为皇族的象征?
(选文有删改)
【注释】
①图腾: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做本氏族的标志。②洧(w
ěi
):洧川,地名,在河南。③贞:占卜。④贳(sh
ì):赊欠。
20
.阅读全文,按顺序概括文章的内容。(8
个字以内)(3
分)
——
龙的形象演变
——
龙是古代图腾
——
——
21
.第②段画线句【A
】【B
】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
分)
22
.第⑤段加点词“起码”不能删去,说说理由。(2
分)
23
.第⑥段引用《史记》中两则与龙有关的材料,其作用是什么?(2
分)
2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
.第①段写到西欧文学艺术中龙被
看成恶势力
,这是通过比较来突出中国龙的形象。
B
.第②段提到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动物,这说明龙的形象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C
.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人们常在新舞龙灯,这可能和人们认为龙有致雨的神力有关。
D
.第⑥段以问句结尾,表明作者对一时解释不清的问题不下断论,体现了文章的科学性。
参考答案:
20
.(3
分)龙的象征意义
龙能飞翔致雨
龙成皇家象征(每点1
分)
21
.(3
分)不能调换(1
分)。因为【A
】【B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与本段“因其罕见,形象才慢慢起变化,后又被神化”相照应;【A
】中龙没有犄角,【B
】中龙已有角冠。(每点1
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只答“不能调换”而不阐述理由不得分)
22
.(2
分)“起码”表示最低限度,说明龙有致雨神力的认识出现代极早(也有可能在商代之前)(1
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
分)。(没有分析,只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得分)
23.
(2
分)增添文章的情趣(1
分);也为龙成为皇帝的象征提供了佐证(1
分)。
24
.(2
分)B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555158.html
相关阅读:中考语文高分指导:说明文阅读题技巧指导
长沙市中考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附答案
《谈白菜 李锐》阅读答案
《铺地莫忘透水》阅读答案
《声音:让你又爱又恨》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