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存在的趣味物理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

冰棍“冒汽”

 

 

炎热的夏天,热气逼人,吃上一根冰棍才舒服呢!你注意过吗,冰棍从冷藏箱里拿出来往往还冒“汽”哩!真有趣,通常只有热的东西才冒汽,冰棍为什么会冒汽呢?

夏天的气温比冰棍的温度高得多,冰棍一遇到空气就要融化,融化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下降。平时空气里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由于温度突然降低,就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也就是说,冰棍周围的空气由于温度降低,便容纳不下原来所含的那么多水蒸气了。在这种情况下,多余的水蒸气就结成微小的水珠,形成一团团飘浮着的雾状水滴,经光线照射,就成了白色的水汽。

云、雾、雨、雪形成的原因也是这样。江河湖海里的水,受到阳光照射后,不断地变成水蒸气,飘散在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受热上升,升到一定高度,遇到冷空气,就凝成一团团悬浮的小水滴,这便是云。靠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也能结成一团团悬浮的小水滴,这就是雾。所以云和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合适的条件下,云里的小水滴不断地合并成大水滴,直到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的时候,便降落下来,形成雨。如果是冬季,这些水滴就结晶成雪花漫天飘舞。不过,空气中饱和水汽的凝结,必须有它凝结的“核心”才行,这个核心就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它是促进云、雾、雨、雪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云雾的秘密,使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受到很大启发。经过研究,他于1894年发 明了一个叫“云雾室”的装置,它里面充满了干净空气和酒精(或乙醚)的饱和汽。如果闯进去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带电微粒,它就成了“云雾”凝结的核心,形成雾点,这些雾点便显示出微粒运动的“足迹”。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云雾室”,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电子质子等)的运动和变化情况。同时,还发现了不少新的基本粒子。威尔逊云雾室,为研究微观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1927年,他因此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奇妙的服装图案

你想过没有,服装颜色和图案的设计中,还大有学问哩!巧妙的设计,能产生奇特的效果。

许多青年人爱穿水兵的“海魂服”,这种针织衫上有蓝白相间的粗横条,清新爽朗,小伙子穿起来,确实神气。有趣的是,瘦人穿上它,显得丰满,而胖人穿了它,看起来更臃肿了。这是一种光学现象——视错觉造成的。

 

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物体,由于采取不同的分割方法,便会引起人们的错觉。如上图中的两个正方形,是一样大小,由于左面的采取横向分割,右面的采取竖向分割,结果左面的图形看起来高一些,右面的图形则宽一些。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叫做“分割错觉”。

 

同样的分割用在不同的地方,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在装璜设计上,要想使一只盒子显得高一些,就可采取横向分割;然而在衣着装饰上的分割错觉却恰好相反,矮胖的人穿横向条纹的“海魂服”,不但没有增加高的感觉、反而增加宽的感觉,显得更胖了。这是因为盒子一般不太大,它正好处在人眼的正常视野中,眼球不必转动就可以看清它,观看横向分割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把分割条数考虑进去,便觉得高度有所增加。观看穿横向条纹衣服的人,情况便有所不同,为了能看清这些条纹,视线必然会沿着条纹方向移动,不自觉地把条纹长度跟条纹间隔作比较,就觉得横向的宽度增大了。所以,矮胖的人不宜穿“海魂服”之类的横向条纹衣服,而适合穿竖直条纹的服装。

 

视错觉的现象还有好多种。假如你用一只眼睛正面去看左图中的四个字母,你会明显地感到它们的颜色深浅不同。记住那个颜色最深的字母,然后从侧面斜看这四个字母,就会发生一个意外的变化:原来那个最黑的字母,变成灰色的了,这时最黑的字母已经是另外一个了。这种现象叫做“象散错觉”。根据这个原理,现在已经设计出一些“会变色的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块布,却感到色泽、深浅都不一样。有一种斜纹布,左看似红,右看却又象绿。这除了在它的经纬纱中分别配有红、绿线外,纹理引起的“象散”现象也起了重要作用。

 

 

歌唱家们在舞台上喜欢穿着拖地的深色连衣裙,或者是黑色的长装。这样的服装会给观众一种“苗条”秀丽的感觉。这也是光学原理在起作用。你看下图中两个大小相等的黑白色正方形,好象白的比黑的要大一些。这是因为,浅色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周围总有一圈光线围着,好象是从象中渗出来似的,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光渗”。黑色背景下的白色物体,由于光渗作用,它在视网膜上的象要比实物大一些;白色背景下的黑色物体,情况恰恰相反。所以便产生了白大黑小的错觉(光渗错觉)。假若把画在黑色背景上的白圆点,跟画在白色背景上的同样大小的黑圆点,同时放在一起看,会觉得黑圆点要比白圆点约小五分之一。同是一个人,穿深色衣服的时候,要比穿浅色衣服显得瘦些,就是这个道理。

 

你还能举出另外一些视错觉的现象吗?不妨试试。

时装的颜色

“冬不穿白,夏不穿黑。”这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你知道它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美丽动人,有红色的花,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各种物体都具有各自的色彩。可是,这些艳丽的颜色,在漆黑的夜里就统统消失了。这说明只有在阳光(白色光)的照射下,物体才呈现出颜色。那么,为什么在同样光源的照耀下,各种物体会有不同的颜色呢?

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不同的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线,吸收能力和反射能力又各不相同。被物体吸收的光线,人们就看不见,只有被反射的光线,人们才能看到。因此,某种物体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在我们看来,它就具有什么样的颜色。如红色的花,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红色的光线,把其他颜色的光线都吸收了;白色的东西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线,因此看起来就是白色的;而黑色的东西却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线,没有光线反射回来,所以看起来就是黑色的了。

 

 

太阳不仅给人们送来光明,而且还送来了大量的辐射热。对于辐射热来说,黑色也是只吸收,不反射,而白色正好相反。

一般说来,深色的东西,对太阳光和辐射热,吸收多,反射少;而浅色的东西,则反射多,吸收少。因此,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象白色、灰色、浅蓝、淡黄等,这些颜色能把大量的光线和辐射热反射掉,使人感到凉爽;冬季穿黑色和深蓝色的衣服最好,它们能够大量地吸收光和辐射热,人自然就感到暖和了。

 

 

人们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在生产技术上加以利用。象大型露天煤气罐、石油罐的表面都漆成银白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它们反射阳光和辐射热的能力,使罐的温度不致升得过高,以免引起爆炸事故。

人们还利用反向和吸收的原理来征服自然界,让它为人类服务。我国西北部有座祁连山,山上盖满了厚厚的冰雪。可是,因为山很高,上面很冷,就是炎热的夏天,强烈的阳光和辐射热照上去,也都被那白色耀眼的冰雪给反射回去了,所以积雪没法融化。结果山下大片的田地,都因缺水而荒芜了。解放后,党领导人民向大自然进军,为了叫祁连山交出水来,政府派了工作队,用飞机把碳黑撒到祁连山的积雪上,乌黑的碳黑拼命地吸收着光和热,使粘有碳黑的积雪融化了,祁连山终于献出了滔滔的雪水。

雨衣上的学问

下雨天,外出的人们不是打伞,就是穿雨衣。

雨衣为什么不透水呢?奥妙就在制作材料上。就拿布制雨衣来说吧,它是用防雨布(经过防水剂处理的普通棉布)制成的。防水剂是一种含有铝盐的石蜡乳化浆。石蜡乳化以后,变成细小的粒子,均匀地分布在棉布的纤维上。石蜡和水是合不来的、水碰见石蜡,就形成椭圆形水珠,在石蜡上面滚来滚去。可见,是石蜡起了防雨的作用。物理学上把这种不透水的现象,叫做“不浸润现象”。而水一旦遇到普通棉布,就通过纤维间的毛细管渗透进去,这就叫做“浸润现象”。

 

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同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内聚力;而不同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附着力。在内聚力小于附着力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浸润现象”;反之,则会出现“不浸润现象”。雨衣不透水,正是由于水的内聚力大于水对雨衣的附着力的缘故。

 

物理学还告诉我们:水的内聚力作用在水表面形成表面张力。水的表面张力使水面形成一层弹性薄膜,当水和其他物体接触时,只要水对它不浸润,那么这层弹性膜就是完好的、可以把水紧紧地包裹着。有人试验过:巧妙地把水倒进浸过蜡的金属筛里,水并没有从筛眼里漏下去。

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光滑晶亮。可是,水遇上它,却紧紧地缠住不放,带来了种种麻烦:下雨的时候,车前窗玻璃上的雨水挡住了司机的视线,很不安全,于是只好开动划水器,把雨水排去;戴眼镜的人,在喝热水的时候,镜片立即蒙上一层雾汽,挡住了视线,什么东西也看不见了。

人们知道了水的表面张力的特性,了解了水的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关系以后,不仅巧妙地制成了雨衣,而且还造出了新颖的“憎”水玻璃——在普通玻璃上涂一层硅有机化合物药膜,它大大削弱了雾汽对玻璃的附着力。用这种憎水玻璃做镜片,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蒙雾的苦恼;把这种玻璃安在车的前窗上,划水器也就用不着了。现在你该能说出篷布、布伞不漏雨的道理了吧!

怎样使服装挺括

 

要使服装穿起来挺括,洗刷以后,往往需要用熨斗烫一烫。但是,熨烫衣服也有诀窍;要先在衣服上喷一些水,甚至还要衬上一层湿布,然后才能熨烫。如果把一件干衣服拿来就烫,不仅不能把褶皱烫平整,而且还容易把衣服烤焦。

 

当衣服喷上一些水以后,它的纤维很快被水润湿。这时把温度合适的熨斗放在上面一烫,渗入纤维中的水分便受热气化。我们知道,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而且体积在一瞬间增大许多倍。由于熨斗压在上面,体积膨胀的水蒸气跑不出来,只能使劲地往纤维的空隙里钻,这样一来,正好把纤维挤得笔直、平整。

熨烫衣服要掌握好熨斗的温度。如果熨斗的温度太低,水分不能气化,自然起不到“烫”的作用;要是温度过高,又会把衣服烫焦。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给熨斗底面上滴一点水,根据水滴的变化和发出的声音来判断熨斗的温度。要是水滴发出“扑叽”的响声,并且水珠滚转,很快流去,可以断定这时熨斗的温度约为150℃左右,正合适;如果水滴发出“扑哧”的响声,而且水滴很快散开并蒸发成汽,此时熨斗的温度约为180℃左右,太高了。这时,只要喷上适当的水,就可以把温度降到150℃左右。

液体突然受热气化使体积剧烈膨胀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是常有的,有利的要利用,有害的则要注意防止。例如,在炼钢厂里,炽热的钢渣是严禁倒在潮湿的地方的,否则就等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因为炽热的钢渣,一倒在潮湿的场所,地上的水分就会立即气化,它的体积在短时间内,可以增大1000倍以上,可是,大量钢渣死死地压在上面,蒸汽不能顺利地跑出来,时间长了,越积越多,最后便冲破钢渣而发生爆炸。这当然是很危险的,所以,必须把钢渣倒在干燥而又没有易燃物的地方,才能保证安全。

吃鸡蛋有诀窍

五香茶鸡蛋是人们爱吃的,尤其是趁热吃味道更美。

 

细心的人会发现,鸡蛋刚从滚开的卤汁里取出来的时候,如果你急于剥壳吃蛋,就难免连壳带“肉”一起剥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诀窍,就是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浸一会,然后再剥,蛋壳就容易剥下来。

 

一般的物质(少数几种例外),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质受热或冷却的时候,伸缩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说来,密度小的物质,要比密度大的物质容易发生伸缩,伸缩的幅度也大,传热快的物质,要比传热慢的物质容易伸缩。鸡蛋是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的,它们的伸缩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温度变化不大,或变化比较缓慢均匀的情况下,还显不出什么;一旦温度剧烈变化,蛋壳和蛋白的伸缩步调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滚烫的鸡蛋立即浸入冷水里,蛋壳温度降低,很快收缩,而蛋白仍然是原来的温度,还没有收缩,这时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壳压挤到蛋的空头处。随后蛋白又因为温度降低而逐渐收缩,而这时蛋壳的收缩已经很缓慢了,这样就使蛋白与蛋壳脱离开来,因此,剥起来就不会连壳带“肉”一起下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很有用处。凡需要经受较大温度变化的东西,如果它们是用两种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它们的热膨胀性质,两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师在设计房屋和桥梁时,都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就是因为钢材和混凝土的膨胀程度几乎完全一样,尽管春夏秋冬的温度不同,也不会产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十分坚固。

另外,有些电器元件却是用两种热膨胀性质差别很大的金属制成的。例如,铜片的热膨胀比铁片大,把铜片和铁片钉在一起的双金属片,在同样情况下受热,就会因膨胀程度不同而发生弯曲。利用这一性质制成了许多自动控制装置和仪表。日光灯的“启动器”里就有小巧的双金属片,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能够自动屈伸,起到自动开启日光灯的作用。

多孔的冻豆腐

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热乎乎的“冻豆腐”,那真算得上是一种别具风味的美菜呢!

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以后,它的模样为什么会变得象泡沫塑料呢?

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在4℃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象泡沫塑料一样。冻豆腐经过烹调,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美可口。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懂得了冰冻膨胀的原理,并利用它来开采石头:冬天,他们在岩石缝里灌满水,让水结冰膨大,把巨大的山石撑得四分五裂,很快就能采到大量的石料。

 

近年来,工业生产上出现了一种巧妙的新工艺——“冰冻成型”,也是冰冻膨胀原理的应用。办法是:根据零件的形状,用强度很大的金属,做一个凹形的阴模和一个凸形的阳模,把要加工的金属板放在两个模的中间,在阳模和密闭的外壳之间,灌满4℃左右的水,然后把这个装置冷却到0℃以下。这时,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所产生的巨大力量把阳模压向阴模,便把金属板压成一定形状的部件了。

 

由于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水温低于4℃时体积反而增大,所以,在4℃时水就不再上下对流了。因此,到了冬季,寒冷地区的江河湖海,表面上虽然结了厚厚的冰层,但下面水的温度却保持在4℃左右,这就给水生物创造了生存的环境。

冰冻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它能使水缸冻破,把自来水管道冻裂……因此,在冬季来临的时候,要及时做好保暖防冻工作。

饭菜扑鼻香

在厨房里做饭炒菜,我们在屋外也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更有意思的是,有时候锅里的油才烧热,厨房外面的人就闻到了油香。

香味是怎么被人闻到的呢?因为在烹调的过程中,饭菜的分子有一部分被蒸发到空气中,并且渐渐地向四面八方运动,当它们钻进我们的鼻孔时,我们就闻到香味了。这个过程叫做扩散现象。正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帮助人们闻到了各种气味。

气体分子很小很小,我们的眼睛直接看不见它们。但是,这些分子的运动是能够间接地观察到的。在太阳光底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尘埃在空气中飘来飘去,上下飞舞,就是受运动着的气体分子碰撞的结果。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互相之间不断地碰撞,不断地改变运动的方向。因为气体分子之间距离比较大,互相撞碰的机会少,所以它们很容易离散开来。有些气体的分子运动得很快,拿氢气来说,它的分子跑得比子弹头的速度还要快上几倍呢。正是这个缘故,气体物质的体积,如果不受外界的约束,就会不断膨胀扩大,扩散开来。

扩散现象不单气体里有,液体里也有。做汤的时候,滴进几滴酱油,即使不搅拌,整个汤里也会逐渐均匀地染上酱油的色泽,并富有酱油的美味。这就是酱油在汤里扩散的结果。

 

固体之间也有扩散现象。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块铅片和一块金片,分别磨光,压在一起,在室温下(20℃)放置五年,金片和铅片便连在一块,它们互相混合的深度约一厘米。我们知道,在室温下,金和铅是不会熔解的,但是它们的接触面竟生成了一层均匀的铅金合金,这就是扩散作用在固体中玩的把戏。

 

扩散现象生动地证明,无论是那一种形态的物质,它们的分子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当它们互相接触的时候,彼此就要扩散到对方当中去。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扩散也加快。

香脆的爆米花

“砰!”随着一声巨响,爆米花的香气便飘散开来。爆米花个大粒圆,酥脆芳香,是很受小朋友欢迎的一种膨体食品。大米经过爆米机一加工,体积陡然胀大好多倍,难怪人们风趣地把爆米机称作“粮食扩大器”哩!

那么,米粒是怎样被扩大的呢?

 

我们知道,密封在容器中的气体,都有一个特别的脾气:温度增高,压强就增大。给爆米机加热的时候,密封在罐里的空气的压强逐渐增大;同时,装在里面的大米逐渐被加热,贮存在米里的水分也逐渐蒸发出来,聚积在铁罐内。罐的温度不断升高,罐内的气压越来越大,这种高压阻止米中水分继续蒸发,使残存在米中的水分也逐渐升温升压,一个个米粒象憋足了气的小气球,只因为受到罐内气压的约束,它们才不能爆开。当罐内气压升高到2—3个大气压的时候(这从气压表上可以看出),便停止加热。这时,爆米花的师傅拿一条长布袋套在爆米机的口上,然后打开盖子。说时迟,那时快,在一声巨响中,大米喷到布袋里了。高温高压的米粒突然进入气压较低的环境中,憋在米粒中的高温高压水分,失去了约束力,便急骤膨胀,使米粒迅速胀大,变成了爆米花。

 

透过爆米花,使我们看到了“高温高压”的巨大力量。节日的焰火、鞭炮,工地上的爆破,工厂里的蒸汽锤,大力士蒸汽火车头……,它们那种有声有色的表演,都是“高温高压”导演出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已成为生产上的强大动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729346.html

相关阅读:初中物理60个重要知识点,你掌握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