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一个月了,时间很紧,但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做题的能力、质量还需要提升,做题的速度、准确度尚需严格而有效的训练,做题的技巧、规范性还需要老师的讲解与感悟,必考点与高频点还没完全掌握,应对中考的心理适应能力还没调整好等等,针对以上的问题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一、我省不同年份的中考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有着较大比例的基础题,这些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过程与经验的考查。简单地说“基础题”永远是中考题的主脉,“拔高题”是中考题的点缀。“做好基础题,捞足基本分”是中考的秘诀,“基础题零失误,拔高题夺高分”是获得高分的关键,少失误就是多得分,另外在中考中真正拉开考生档次的不是难题,而是中档题夺高分与基础题的零失误,难题得分少是共同的,容易题的失误与中档题得不到高分造成了差距。我们有时不能把握也不可预测我们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在基础上都可能有盲区,所以我们要适量训练,并且要独立改正错误,不能独立改正的可以请教老师与同学,问题要及时解决。我们不搞题海战术,但是适量的练习是很必要的,多思考,多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反复回味,悟出道理。
二、注意书写规范的训练。书面表达最基本的要求是让评卷老师能看懂,能看清,不能只追求结果,书写潦草过程太简单,这种表达的缺陷必然造成分数的流失。考生在卷子上的书写就是考生思维过程与计算过程的表达,是考生与评卷老师的交流,表达的不完整、不清楚必会影响交流、影响分数。步骤是否规范的标准依据是中考评分细则,所以我们也要看中考题的答案是如何书写的,准确规范的表达这也是必备的基本技能。
三、考试时间把握的不好。数学考试时间是120分钟,近几年许多考生反映中考数学时间不够,做不完,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把握好时间,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对于前面的基础题我们要“速战速决”,为后面的中档题与拔高题争取时间,做后面的解答题在力求步骤完整的同时也要注意时间。对于填空题的最后两个(又称小压轴)在我们认真思考后如果还不能解决,要放下,先解决后面的题目,等反回头解决时估计就可能容易一些。另外,我们把平时的每一次测试都按中考要求进行(包括时间、规范步骤、心理素质),这样我们会很快的适应中考。总之,先做会的力求全对,稳做中档题,舍弃不会的,先易后难夺高分。
四、着重加强的内容:⑴快速、准确的阅读能力,从阅读题目中获取信息,处理已知量、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本质的东西,用已知的东西解决问题,就是考查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⑵全等图形的变换,就是平移、旋转、对折,这些考查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考题可能会出现一些在课堂上常见的折叠、旋转、平移和基本熟悉的几何图形以及常用的解题方法,要求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取数学猜想,能够根据公理、定理进行合理推理并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⑶关注PISA测试理念,所谓PISA测试理念,是学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的缩写,旨在评估15岁学生在即将完成或完成义务教育之后,是否能够掌握参与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这种题呈现的一般是不连续的文本,从给出的实际生活材料中提炼、抽象出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并用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体现由“做题”向“做事”的转变,现在的学生参与生活太少了,这种测试是必要的。⑷注意数学思想与数学史的积累,数学思想主要包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整体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特殊到一般等等,我们要知道它们的具体内容与特点。要了解我国与世界数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与重要著作,不大可能考生僻的。
五、从现在开始真正弄懂五份题,弄懂就是对每个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解法,有些题如果需要辅助线,要弄清为什么这样作辅助线,是否还有另外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复习过程中题是做不完的,关键是看你能否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及时总结与反思。不要相信什么猜题押宝,《课程标准》是命题的唯一依据,题目都是原创的,只有扎实有效的复习才是正道。最后课本回归是对复习的补充,不管你做的题有多少,复习的有多扎实,总有些知识没有复习到,所以要认真研读教材,总结重难点知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742152.html
相关阅读:初一上册数学你该怎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