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也有大学招收十几岁的儿童读大学,也有类似的少年班。不过由于美国的家长对让孩子早早读大学兴趣不大,所以美国的这些“神童”读大学反而没多少人关注。即使前几年洛杉矶某加州州立大学分校开了一个少年班,华文报纸介绍了一下也就过去了,甚至年最关心子女教育的华人家庭对这样的教育也提不起精神来。
最近读了一位美国华人家长写的一篇育子心得,讲的就是他的宝贝儿子在14岁时是如何被“拐骗”进入美国大学读书的故事。故事很有趣,也有不少家长的心得,从中也反映出家长在培养孩子上的一些思考方式。这位家长讲道,他家老大自幼状况百出,管教不易。好言相劝,来软的,他不听。气起来,打手心、痛责大骂,他竟然离家出走。小学还能硬压,初中则快使不上劲,勉强捱至高中,块头跟大人都差不多了,父母再厉害还能继续打骂吗?
看着孩子这样,家长很着急,正巧一位好友儿子因资优跳级进了洛杉矶州大,于是便有样学样,连哄带骗、软硬兼施,诱儿子一步步完成所有入学要求及考试测验。最后再临门一脚,以重利诱惑:只要能进大学,就任他挑一辆车。14岁的小鬼虽没驾照,却正是疯狂迷车的年龄。以车相诱,正中要害,这家伙便被“拐骗”直升大学。
按道理十几岁的孩子能进大学读书,那叫天才,别人家父母非得羡慕死不得。然而这位华人家长送小鬼不读高中直接上大学的理由却很简单,因为14岁的儿子不肯专心念书,书本外皮满是女生跟他打情骂俏的字句。成绩不怎样,泡妞倒挺有一套。家长担心这样下去,高中能否混毕业都是问题。
这位华人家长下面的话说得更直白,凭良心说,这家伙绝非资优,仅有点小聪明。我们跟州大,讲穿了仅是相互交换条件、各取所需而已。州大希望提升学生素质,便以“跳级”制度,让资优生免念高中直升大学,省去三、四年时间作为“利诱”。我们则担心儿子在高中女生群中厮混,不肯专心念书。若不趁此机会远离狐群狗友,前途堪虑。
别说这位华裔儿童还真的很聪明,小小年纪上大学也是顺顺利利的大学毕业,然后进医学院度牙医专业。念牙医其实非这位华人学生的本意,只是在大学念完两年后,同学们开始互询未来计画。有一回,他在未有心理准备下,被当众询问,将来准备念什么?老爸是牙医,他自幼在牙医环境中成长,想不出更好的答案,学牙医脱口而出。
没料到希主任及教授对此回答竟大为赞赏,因为经典答复若非医生,便为工程师、律师等,如今跳出牙医这新鲜答复,令人意外。系主任心血来潮,顺势“恭维”他一番,“你不知道吗?牙医是自杀率最高的行业”。在场众人爆笑后,让这名华人学生更加乐不可支。自此,假戏真做,人人皆知他将来想进牙医学院,最后也真的成为牙医。参加牙医学院毕业典礼时,问他对当年跳级决定,是否曾后悔过?他回称:不会。
如今这位华人男孩已走上社会,从事自己的职业。而在他的父母心中却也留下了一个一生也许都难以有着明确答案的问题,他们不断自问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人生是条不归路,绝无法重新来过。如今回头看,当年将儿子从高中拉出直接上大学的决定,或许还算正确。
只是一路走来,陪他学习、日日接送,父母辛苦,孩子也累。跳级后,得立即面对大学课程,同学又都大他至少三、四岁以上,想法差了一截,除讨论课业外,根本难以沟通,无法交往。顿失青春,又无法享受多采多姿的正常大学生活,这就是跳级生必须付出的代价。
最后,这位华人家长的结论是,千万别将资优与跳级画上等号。除非孩子在高中实在有问题,否则跳级进大学,终究并非教育子女的正规方式。尤其身为父母,须避免自以为是,将子女硬推向后果难测的不归路。
台湾有个节目叫做“今晚哪里有问题”,有一次节目的主题是“跳级生”,主角是跳级生的两个家长。这两位家长都是大学毕业,父亲还是留美的高材生。家中三个孩子老大在中学跳级两次,16岁时上大学。这对父母分享了他们的育子经验,特别是学龄前教育法,在大孩子还没满月前,妈妈就对孩子进行“字卡教学”,每次喂奶前,先在宝宝面前晃过数字图卡,告诉宝宝县官的数字,然后再喂奶。接下来在宝宝一岁前,家中墙壁就贴满了数字、九九乘法表以及中文课文。孩子两岁时就已经会背九九乘法表,在上小学前孩子已经在父母的教育下学完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
我想对子女进行早教的父母在中国家庭中应当为数不少,而且是千方百计翻书本、学经验,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就是个神童,然后从小学到中学就是个学习尖子,要超人一等。按照现代科学,孩子早教是一件好事情,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孩子灌输知识,只注重智利开发而忽略孩子的体能教育、品格教育、情感教育、理财教育、如何与人相处(包括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尊重他人的素质等)、以及各种各样生活中的历练,尽管一个学生可以在智力上比同龄学生高出二、三年,但如果其他能力不足,走上社会反而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如今中国的儿童可以说过早地被推上了不应该有的死啃书本的漩涡之中,很多家和学生本身并不喜欢这样做,但又无法不顺应这股潮流。更多的孩子为了取得好成绩,无数的时间都献给了背书、做习题、复习、考试,而失去了孩子们应有的童年乐趣。也许他们最终会成为同龄人中的能够考上大学的“佼佼者”,也许这是他们人生成功必须走的道路,12年寒窗苦,有所得,但失去的却是永远无法再获得,那就是一个美好的童年。在全力追求智育的时刻,孩子品格教育会被忽视、对艺术的欣赏会被压缩、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会被视为不用功,而生活的历练会被大人包办。人们常说,16岁的少男少女度过的应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青春、阳光、爱情、梦想,这一切如果只变成了书本、数学上的习题、一个个要死记硬背的英文单词,是不是有些太残酷了。
今天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靠的是读书好而能够上大学、或许从此改变命运。20年后,当人们再聚首首往事时,有的人是医生、是律师、是官员、是老板,除了这些不同,他们的相同的是同样要在社会上生存,要结婚生子、养儿育女,同样要为子女的教育而烦恼,周而复始,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huzhong/967542.html
相关阅读:新型羟基磷灰石柔性生物纸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