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鼓而攻
出处:《左传·哀公十一年》。 内容来自
意思:像打仗一样,敲起战鼓,发动大家齐向同一目标猛攻,多用来形容声讨犯罪的人。也作“鸣鼓而攻之”。
春秋时,季氏是鲁国大贵族之一,世代为卿,所占田地财产越来越多,到季康子这一代,权高势大,已经和国君差不多了。
在鲁国,季康子倾向革新,首先着手改革田制,承认田地私有和个体农民的合法,试行按亩收税。季康子的家臣中,有个人叫冉求(字子有,也叫冉有),是孔子的学生,季康子的得力助手。而孔子却站在守旧派一边。季康子故意叫冉求去见孔子,听听他对于改革田制的态度。
冉求一见孔子,就提出准备试行的新法条文,恭敬地向他请教。不料孔子气愤地说了声:“我不懂。”就闭口不言了。冉求再三恳请,道:“夫子,您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我们正等待着您的指示,您怎么不说话呢?”孔子还是不吭气。最后,冉求同他个别谈话,他才说了几句,大意是:“‘君子’的一切行为,总要顾到一个‘礼’字,历来的礼法,就是王法,怎能改?别听你那姓季的东家,他还不是为了更多的搜刮,贪得无厌,不仁!如果他真想守法,经典语句,不是早就有法了吗?为何还来问我?如果他根本不要什么法,想为所欲为,那就更不必来问我了……”
孔子的这番话,冉求却不爱听,他不但不劝阻季康子,而且更加积极地帮助季康子试行新的田赋制度。因此孔子大为生气,对其他的学生说:“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意思是: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你们一齐向他攻击吧! 读书笔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ciyu/10393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