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早上泡在图书馆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福贵这个人,说他不幸,他却度过了最为漫长而黑暗的一夜,乐观而坚强地活着;说他幸运,他又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只剩一头比他年纪还大的病牛陪伴着。其实,福贵的人生代表了那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的命途:从身为地主的浮华到败家后遭压迫;从被国民党逼迫去打仗到遇到解放军回家团聚;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和文化大革命……
书中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现在一直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福贵的儿子有庆给镇长的女儿献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场景。我仿佛看到有庆嘴唇发乌,脸色铁青地呢喃着头晕,我好像触摸到他想要抽出那被医生死死握住的全是骨头的手。我似乎就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想要上去帮一把有庆,却被什么阻挡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心发憷。其实有庆是不是代表着那个年代想要拯救中国的有志之士呢,他们一腔热血被时代活活抽干,成为有权阶级的美食。
画面一转,是老人福贵和他的老牛福贵。我看到两个福贵一样黝黑的脊背在余晖中发光,听到老人用浑浊的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书以老人的叙述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听者,坐在下午的山头上,听老人默默细数。正如作者所说,很少有人能这么详细地讲述自己的一生,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福贵这大半辈子都用在回忆过去了,一个人守着7个人的人生,不断在脑海中放映,无论巨细。就像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人福贵“责骂”老牛福贵道:“今天有庆,家珍耕了2亩田,苦根还小,也耕了1亩田,你呢,我知道你年纪大了,也就不说出来羞你了。”我不解,明明这里就只有一人一牛,哪儿来的那么多名字?福贵得意地解释说,:“如果它(牛)知道只有它在耕作,就会偷懒的。”呵,多么有趣而忧伤的画面,其实福贵和他的牛一样,他们都假想着自己的亲人还在,所以从来不曾忘记。
故事的最后,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久久停留在故事中,眼前一会儿是少年时飞扬跋扈的少爷福贵,一会儿是得了软骨症不能干活而哭泣的家珍,一会儿又是饿的撑死的苦根。我仿佛是想要哭出来的,但却又觉得连福贵自己都从未哭泣过,我又在这里流着谁的眼泪呢?
原来,《活着》便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篇二
《悲惨世界》——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把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
当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嫌弃鄙视。社会对他是如此的不公啊 ,也因此消弭了他重新做人,改过向善的信心。是宽大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嘱咐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 我终于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的,正如主教以宽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给了他无限的希望,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 这一切使我既感动又欣喜。。。。
这让我想到了作者雨果。想构建一部伟大的小说,非长篇不可。篇幅够了,才可以游刃有余地描写任一人物的多面性,才可以展现繁多的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才可以把整个繁杂的社会合盘托出,跃然纸上,才可以成就一个独立的王国,似乎在那里,那些主人公们可以独立地永久地生活下去。而作为一个整体,伟大的长篇小说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它是立体的,可以供任何喜欢思考的人去用自己的眼睛解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它像一头巨大的洋葱,剥开一层又一层,每一层都有新的发现,可是连洋葱的主人即小说的作者本人也不知道何时是尽头,因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者本人也不曾见过最里层的洋葱芯。伟大的作品一旦形成,它就不完全属于作者自己,甚至作者自己也需要顶礼膜拜。没有人会认为,父母生出的孩子,即使孩子成年后,也完全受制于父母,仍是父母的傀儡;其实小说作者与小说的关系与之相似,只不过这个“孩子”一出生即已成年。
不继续唱赞歌了,总之吧,雨果的确是个天才,他够资格成为文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我认为除了冉阿让外,芳汀这个形像可以说是绝对的重心,也是刻画的绝对出色,几个场景中把这个做为母亲的形像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她为了女儿把牙给拔了,只为换那一个金币,足以看出一个母亲为了女儿的伟大一面。
在这里也说上几句哦,过年了,不知道您多久没回家了,记得回家看看,陪父母说说话,他们需要的不多,只是你多陪陪他们。
————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duhougan/1010308.html
相关阅读:孙正义的头脑读后感1000字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范文
西游记的读后感1000字
高中读后感作文:《罗密欧与茱丽叶》
麦琪的礼物读书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