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伍尔夫读书笔记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很古怪,大战事的影响总是断断续续的。法国大革命攫住了某些人,把他们的生活撕裂,却悄然放过了另一些人,没有扰动他们一根发丝。据说奥斯汀从未提过法国革命;查尔斯· 兰姆对之置若罔闻;花花公子布卢梅尔丝毫不曾把它放在心上。但是对华兹华斯和葛德文来说,这场革命乃是曙光,他们从中明白无误地看到: 法兰西屹立于金色时光之巅,人类的本性仿佛正重逢新生。 一个善于渲染的历史学家轻而易举就能把这种顶顶触目的对比并列起来—— 一面是切斯特菲尔德街的布卢梅尔,他的下巴小心翼翼地安放在领结上,用绝无粗俗的重音而且细加斟酌的腔调讨论着外衣翻领应如何裁剪;另一边在索默斯城有一伙衣衫不整的兴奋的年轻人聚会,其中一位脑袋太大、鼻子过长的先生每天都在茶桌上侃侃而谈,议论人类的从善性、理想的团结统一,以及人权,等等。在场的人中还有一位妇女,眼睛非常明亮,谈吐极为热切,那些年轻的男人—— 他们拥有的是些中等阶级的姓氏,诸如巴罗、霍尔克罗夫特或葛德文之类—— 干脆称呼她“沃斯通克拉夫特”,就好像她是否已婚无关紧要,就好像她和他们一样是个男性青年。知识者当中的这种触目的不一致—— 查尔斯· 兰姆和葛德文,简· 奥斯汀和玛丽· 沃斯通克拉夫特都是智识高拔的人—— 表明了环境在怎样的程度上影响着见解。如果葛德文生长在伦敦圣殿法学院区,或是在基督慈幼学堂深受古物和古书的濡染,他很可能对于浮泛地谈论人类未来以及人的权利根本不感兴趣。如果简· 奥斯汀幼年时曾经横躺在楼梯口阻挡她父亲殴打母亲,她心中也一定会燃起对暴君的强烈仇恨,她的小说也一定会充满对正义的呼唤。而这正是玛丽· 沃斯通克拉夫特对所谓婚姻幸福的最早的体验。后来玛丽的妹妹埃弗琳娜的婚事也很不美满,她在马车里把自己的结婚戒指咬成了碎片。她的弟弟是个累赘,她父亲经营农场赔了本。为了让那个脾气暴烈、头发肮脏、名声不佳的红脸汉子能重整旗鼓,玛丽忍辱负重,到贵族家当了家庭教师。总而言之,她从没尝过幸福的滋味,而正因如此,她编造了一套信条,对应于苦难深重的人类生活的真相。她的学说的主旨是:唯有独立最重要。“他人对我们的每个恩典都是新的枷锁,都削减我们固有的自由,败坏我们的思想。”女人首先必须独立,她必须具备的不是高雅风度或迷人魅力,而是精力、勇气和将意愿付诸实行的能力。玛丽觉得最可夸耀的,是能够说“凡我决心做的重要的事,我无不贯彻如一”。她这样说确实问心无愧。她30 岁刚出头之时,就已经有资格回首自己顶着强大反对势力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了。她曾费尽心力,为朋友范妮租了一处住房,哪知范妮改变了主意,不再需要房子了。她曾办了一所学校。她曾劝说范妮和斯凯先生结婚。她曾抛开学校只身一人前往里斯本去照料垂危的范妮。在归途中,她迫使船长救援一艘遇难的法国船,她威胁说如果船长见死不救,她将告发他。她狂热地爱上了富塞利①,公开表示要和他一起生活,却遭到他妻的断然拒绝;于是她立刻将她的果断行动原则付诸实行,动身前往巴黎,决心以写作为生。
因此对她来说革命不只是身外发生的一件事,而是流淌在她自己的血脉中。她一生都在反叛——反对暴君,反对法律,反对习俗。她心中涌动着改革者对人类的热忱,其中包含的恨和爱一样多。法国革命的爆发表达了某些她最深切服膺的理论和信念。在那个火热的特殊时代里,她一挥而就,写出了两部大胆而雄辩的著作——《答伯克》和《为女权一辩》,它们都是些至理名言,以致今天看来似乎已毫不新鲜—— 当年的独创新颖之论已经成了我们的老生常谈。不过,当她只身在巴黎独住于一所大宅中时,她亲眼看到自己一向蔑视的国王在国民卫队押送下乘车经过,而且,出乎她的意料,他保持着颇多的尊严,于是,“说不清由于什么缘故”,泪水涌进了她的眼眶,“我正要上床睡觉,”她在那封信结尾时说道,“平生第一遭,我不愿熄灭蜡烛。”事情毕竟不那么简单。她甚至不能明白自己的情感。她目睹着自己最珍视的信念付诸实施—— 她却泪水盈眶。她赢得了名声、独立和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权利—— 可她却渴盼着别的什么。“我不想被人当作女神敬爱,”她说,“我想成为你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人。”因为,她的收信人伊姆利①,那个迷人的美国人,曾经对她很好。她确实热烈地爱着他。然而她的信念之一是:爱必须是自由的,“相互的,爱恋就是婚姻,一旦爱情死亡—— 如果爱情死亡的话—— 婚姻关系就不该维系下去”。然而,就在她渴求自由的同时,她也祈望着安定。“我喜欢‘喜爱’这个词,”她写道,“因为它意味着某种习以为常的事物。”
所有这些内在的矛盾和冲突都在她脸上表现了出来,她的面容既坚定又恍惚,既性感又聪慧,此外也很美丽,有明亮的大眼睛和浓密的长鬈发,所以骚塞②认为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富于表情的面孔。这样一个女人的生活注定要充满疾风暴雨。她每天编造出指导生活的理论,她每天都在他人的成见上碰壁。而且,因为她并不是书呆子,也并非冷血的理论家,每一天她的身心都生出一些新东西,把她的理论推到一旁,迫使她重新构建那些理论。她根据理论行事,认为自己对伊姆利没有法律权利,拒绝和他结婚,但是当他扔下她和他们的孩子离去,一星期又一星期仍不归来,她却又痛苦得不堪忍受。她本人是这般意乱心迷,甚至连她自己都难以理解,也就无法苛责那个背信弃义的凡胎俗子伊姆利没能跟上她的快速变化,以及她忽而理智忽而不理智的情绪周期。即使一些不偏不倚的朋友也常为她的自相矛盾而不安。玛丽激情洋溢地热爱自然。有一夜晚,天空的色彩无比精妙,玛德琳·史威泽忍不住对她说:“玛丽,来吧——来呀,爱自然的人—— 享受一下这奇妙的景象—— 这不断变幻的色彩。”可是玛丽却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德·瓦尔佐根男爵。“我得承认,”史威泽夫人写道,“这种性爱的专注给我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印象,我的满心愉悦顿时烟消云散。”如果说那位多情善感的瑞士女人是因玛丽的情欲而不安,精明的生意人伊姆利则是受不了她的心智。每当他见到玛丽,便被她的魅力征服,但随之感到她的敏锐、洞察和她毫不妥协的理想主义在不断骚扰着他。她看得透他的借口,她能回敬他所有的理由,她甚至能料理他的生意。和她在一起简直没有安宁—— 他只能再一次离开。这时她的信就会追踪他,以其真挚和洞见折磨他。那些信都十分坦率,都热切地请求他讲真话;还无比蔑视肥皂、明矾、财富和安逸;她曾再三地说,只要他表了态,“你就再不会听到我的消息,”他担心事情真会闹到这地步,他觉得受不了。他本想逗逗小鱼,结果钓上只海豚,那家伙把他一下拖进水里,搞得他头晕目眩,只想逃脱。虽然他也玩票涉猎理论,但归根到底是个生意人,他依赖肥皂和明矾谋生。“生活中次一等的乐趣,”他承认说,“在我来说是必要的享受。”而其中有一种是玛丽嫉妒的追究眼光所一直不能猜透的。是什么使他不断地离开她?是生意?是政治?是别的女人?他徘徊不决,他们见面时他很可爱,但不久他又消失了。最后,玛丽气急败坏,疑心重重,简直有点神智失常,从厨子口中逼出了真相。她被告知说,某巡回剧团的一个小姑娘是伊姆利的情人。玛丽丝毫不爽地贯彻了采取决断行动的原则,把衣裙浸了个透湿以确保自己一定下沉,然后从帕特尼桥纵身投河。她被人救了起来。在经历了一番无法描述的痛苦以后,她那“不可征服的伟大的心灵”又康复了,她那小姑娘气的自立理论又占了上风。她决定再一次尝试争取幸福,并且自己养活自己和女儿,不要伊姆利的一文钱。
听这个站在文学前沿的女人讲笛福、谈奥斯汀
她——
用作家的眼睛看名家杰作
用女人的心灵识人间百态 书名:伍尔夫读书笔记
作者:(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黄梅 刘炳善
分类:文学/笔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dushubiji/1063569.html

相关阅读:《开放的时代 开放的教育》读书笔记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100字
《楚辞》2000字读书笔记
《笨笨熊种橘子》读书笔记350字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