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运用辩证分析方法,认为西方对中国罪恶的行为,却也打破了中国旧有历史的停滞,开启了现代历程。
1、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性
土地私有与自由买卖,使土地不断集中的同时又不断分散,造就了独立的小农经济。而西欧是农奴和庄园经济。
官僚科举制度,抑制了领主和士族豪强,促进了中央集权,形成了政治上的社会对流。
农村宗族和城市行会构成了主要社会组织,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思想上儒家一统天下,即维持了大一统,又钳制了思想和进步。
2、清朝早中期情况
与元朝鄙视汉人、读书人,没有真正融入中国社会相比,满族人主动汉化,继承明制;与明朝皇帝疲堕之态相比,满族皇帝保持了勤政进取的风气,因此,清早期一度出现了康乾之治。
但承平日久,积患渐现。一是官场生态逐步恶化,无办事之风,多利益之争,朝政走向废弛(只要监督制度不到位,这是必然趋势);二是人口大幅增长,促使兼并增多,带来大量移民(华侨就始于那时)和会党丛生(会党宣扬的互济互助对游民吸引力巨大);三是洋鸦片带走大量白银(每年约1千万两,而国库全年收入约6000万两),银贵钱贱,百姓体魄、社会风气、国家经济都受祸不浅。
3、鸦片战争
鸦片贸易摩擦带来了战争,并以最直接、最屈辱的方式唤起了中国对西方的注意。一是强迫中国接受外国领事与中国官吏的平等权(西方平等的观念竟然是这样带来的);二是割让香港,丧失主权又打开窗口;三是外货涌入破坏了自然经济,洋人涌入带来诸多新事物新思想;四是唤起了民族意识(三元里)和对外关注(海国图志)。
4、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之所以后来居上是一种历史的选择。白莲教只有末世论的恐吓,没有现实政治目标;天地会反清复明,但遗民不是一种可以世代相传的职业;捻军近于打家劫舍,缺乏理想主义。而太平天国提出了“讨胡、建立新朝、拜上帝”等口号,对于世代愚昧小民来说,宗教是最容易理解的语言,神秘是最可信赖的力量,他们天然地同情正义、相信天命,上帝的慈悲给他们以抚慰,上帝的独裁收束了小农的散漫,特别是大同世界的教义符合农民阶级的理想,于是太平天国忽而竟至强盛。
洪秀全的才识经历和太平天国的历史痕迹不无关系,他的思想反映并影响了那时候的社会思想。洪秀全的上帝,附沾了很多中国的特色,几个主要将领好似在上帝的忠义堂里排座次;洪秀全的反清,包藏了当时阶级对抗的内涵;洪秀全的反孔,是为了保证上帝的唯一神位,贬低孔子后,三纲五常等儒家信条不知不觉又回到了天朝。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是一个转折点。生产环境的狭隘造就了眼界的狭隘,眼界的狭隘造就了思想的狭隘。造反而战略保守是一个致命矛盾。偏安后,奢靡之风渐行,小民在向往平等的同时,造就了新的不平等。特别是,他们受时局限制,提不出取代封建制度的东西,所以不能不回到封建制度,反封建的人却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封建的东西。另外,比较洪秀全和曾国藩周围的人物,可以看出当时的有识之士更多站在了传统一边。
太平天国被剿灭了,但它导致了东南地区地权的重新分配、地方政府的壮大,多年之后的东南互保,湖南的人才辈出,以及孙中山的驱除鞑虏、避免内讧,都与太平天国脱不了关系。
5、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因修约而起。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中国产生了真正的震动,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心理。
咸丰最重视的是帝王颜面,实际利益却在其次,反应了他的虚伪懦弱。
叶名琛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反应了他的虚骄、懵懂和自欺,以及对旧品德的死板恪守。
耆英和西方人拉关系,用滑头来应付局面。
另外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直面西方,寻找自强之路。“洋务派”的产生,是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地主阶级开始谋求体制外的变革。
革新思潮,以及改革与反改革的冲突,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6、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西方而异于传统,又因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意愿而难以脱离传统。它布新而不除旧,以“中体西用”为宗旨。在当时情况下,如果没有“中体”,“西用”就没有依托,进不了国门。
一是设立了洋务衙门,超越六部,与军机处并列,体制变了;
二是发展军工民企,求强求富,军工的生产关系上是官办封建工业的延续,而民企移来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与生产关系。企业的出现带来了工人群体,他们因机器生产特性而生成了特有的利益与观念。
三是发展文化教育,同文馆、翻译书籍、工艺学堂应运而生,这是一种真正的智力开发,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哺育了维新志士。
四是新观念不断传播,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在政治制度(如议会制)、哲学思想(形而上)上不断突破“中体”。
其时,保守派真诚地相信中国的礼仪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与洋务派发生激烈冲突,来落后的社会里,他们因“落后”而成为力量。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而成为清议,顽固的东西借助神圣的口号而居于优势。但是,历史的缺口已经打开了。
7、社会成分的演化
新的环境造就了新的社会成分。
一是买办。既有因贴服西人太紧而出现的奴性,又有很多创办实业而具有的阶级性,还有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性。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来源包括开明地主、商人和买办。他们即处在封建包围中,又受到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反对,但他们为历史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工人阶级。他们同西方工人相比工钱更低、剥削更重,同时,由于出自农民,而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和封建意识。
四是教会教民。在农村往往是受人鄙视的下层人物,在城市却有很多上层分子。
五是会党。大多为解散的湘军,失业的槽丁、工人、农民、盐枭等。
六是出洋华工开始反馈国内,他们的很多资金流入国内经济渠道。
8、甲午战争
日本1850年后被西方打开国门,开始维新变法,40年后,一举打败大清帝国,举国皆惊,促使中华民族开始群体性的觉醒,也宣判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失败。
之后,中国开始以日本为榜样,寻求变法图强之路。
9、戊戌变法
维新派为了说服多数,强拉孔子“改制考”,把西方的东西全挂在孔子名下,并为形而下的东西寻找权威和形而上的外壳。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区别是,前者要求全变,除旧布新,而后者要求小变,新旧并存。于是,洋务派遇到的是荆棘团,而维新派遇到的是刺刀尖。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对思想解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很多新文化运动的萌芽就始于那时。
10、1900年
戊戌变法失败后,多种力量开始寻求用暴力来为中国寻找出路,预示着中国社会陷入岌岌乎不可终日的地步。
第一种力量是改良派的“自立军起义”,试图组织力量入京勤王。
第二种力量是革命派的“惠州起义”,直接造反。
第三种力量是农民组成的“义和团”,武装“灭洋”。民族危机成为一种凝聚力,引导散漫小生产者蕴藏的民族斗争精神喷薄而出,并成为年度代表性力量。
义和团运动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意识,是一场反帝群众运动,通过武装的反侵略,来阻止异族的侵入。它寄托了经济上对旧式小生产、思想上对传统文化、民族危机上灭洋意识的愿望。它即代表民族,又代表传统,即有正义性,又有历史局限性。勇气上超过了洋务派和革新派,但固守的是中世纪的东西,表现的是旧式小生产者在民族自强和近代变革前的迷惘,以及地主阶级当权派从顽固到迷信的守旧心态。义和团导致了八国联军进中国,完成了由救国到误国的悲剧过程。
带来的影响,一是促成东南互保,中央集权进一步弱化;二是一批旧臣被洋人清理,洋务派重新占据中枢地位,并导致了清末新政;三是帝国主义对民间抵抗力量有所认识后,瓜分中国的狂潮落幕,避免了中国被肢解;四是半殖民地进一步深化,外国使馆武装化;五是巨额赔款促成了大量抗捐民变;六是中华民族心理被征服,反洋变为崇洋,排外变为媚外。
自此,旧的社会力量作为反帝斗争独立主体的时代过去了。
11、世纪之初社会变化
随着民族心理被征服,西方器物文化大范围进入中国社会。
人员流动。大批人次到城市、企业打工。
装束改变。仿洋装开始流行,部分人开始剪发。
用具变化。钟表、火柴、洋布、纸烟、西式结婚等进入百姓生活。
西洋哲学开始流行。
电影、西式戏剧出现,小说脱出旧轨,出现多部谴责小说。
12、清末新政
清政府遭受八国联军打击后,为了开展自救、延续统治,开始了清末新政。
一是操练新军、淘汰绿营,推动了中国军制现代化。
二是裁撤大量冗余机构,增设新式机构。出现了资政局,但政体等核心问题没有涉及。
三是修改法律,促进了法律的近代化,中国司法、行政自此分开。
四是废除科举,兴办新学,广派游学。
五是鼓励实业。
清末新政完成了洋务派、维新派努力多年也没有实现的很多变革,可谓是时势战胜传统。
清末新政不仅没有挽救清政府,反而加速了其灭亡。一是旧人办新政,效果大打折扣;二是传统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双重阻力,使改革不彻底;三是一些变革造就了政府不能控制的力量,如新军不愿效忠政府,新学培养了很多立宪派和革命派。
13、中等社会
旧中国,只有上等社会(既得利益的统治集团)和下等社会(农工劳动者)。20世纪初,“中等社会”是革命党人着力论说的一个概念,说明当时“中等社会”已经出现,并具有了自觉意识。
“中等社会”大体包括:旧知识分子(包括乡绅),取消科举断了他们的出路,很多开始介入军、商界;新知识分子,当时最进步的力量;工商业者,出现了商会取代帮会的趋势;一技之长而富裕者。
“中等社会”成分复杂,观念混杂,例如,仅革命派就大体分为4个派别:民族派,以恢复国权为宗旨;民族民权激进派,以推翻政府为宗旨;民族民权渐进派,不用武力,待国民成熟,徐图成功;无政府派,主张推翻政府,取消政府。
革命党认为“中等社会”的职责是“破坏上等社会,提携下等社会”,因为下等社会一团散沙,尚不能代表自己。为达到目的,他们一是同“会党”联系,但会党有自己的土壤、作风和组织,不容易被改造,充满动摇性,缺乏建设性,是革命队伍流寇主义和无政府思想的主要来源,会党和革命党人是互相改造和互相利用的关系;二是同新军联系,并成为主要力量;三是同劳动社会联系,但这种联系明显不足,说明中等社会即意识到了下层社会的重要性,又和他们脱节。
当时,提供给中等社会的社会变革基础不成熟、很薄弱,他们的思想也不是孕育自当前的中国社会,要么来自旧社会,要么从西方现学现卖,尚处于幼稚期。
14、 革新,改良,民变
二十世纪初前10年,革新派、改良派和清政府,形成三股势力。革命派和清政府是谁消灭谁的问题,改良派和两者都有对峙和联接。
改良派由对洋务派的批判和发展而来,戊戌变法为其高峰,被称为维新派,戊戌变法后一度衰落,受日俄战争(立宪打败专制)和清末新政刺激,重新集合力量,发展成为立宪派。它对君主制存在幻想,为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希望通过君主立宪制来缓变,从而消弭革命。
革命派,认为政府已经不可救药,需要暴力推翻,其目标是民主共和制。
改良派和革命派都属于资产阶级,都是为了中国找出路,都希望建立现代国家,都是反封建,都对帝国主义有着软弱性。两者只不过在道路上存在分歧。
革新和改良是中层社会的事,下层社会则用民变来表达对当前社会的不满。民变原因主要包括:抗捐抗税、抢米风潮、盐政骚乱、会党农民起义、罢工、兵变、学潮、反洋教(义和团思想余波)、反新政(农民不能理解旧传统被打破,并认为新政导致加税)。
当时的中国,不把皇帝拉下马,保守势力就无法摧毁,历史就不能前进。最终历史选择了革命派。
15、武昌起义与二次革命
1911年,清政府迟迟不能立宪,官收商办铁路又提供了导火索,各省已决心独立。于是,武昌起义枪炮一响,各省纷纷通电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
新政府是采用美国的总统制还是法国的内阁制,当时存在分歧。宋教仁认为,“内阁不善可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易之,如必欲易之,必致动摇国本”。但各省代表都赞同总统制,于是临时政府维持了总统制,并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并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社会改革随之开始,禁缠足、禁鸦片,改称谓,废跪拜,倡女权,易服饰。一时间,“自由尽是新风尚”。同时,资产阶级地位得到提升,“革命转向建设”的念头深入人心。辞去总统职务的孙中山表示“民族、民权”已经实现,开始致力于“民生”而从事实业了。
孙中山被袁世凯更替是历史的选择。当时,虽然改朝换代的旧轨已经打破,但旧体制留下了旧的社会心理,历史惯性如板结的地块,使新体制难以扎根社会simayi.net深处。当时,社会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孙中山是激进的革命形象,袁世凯是稳健的立宪形象。当孙中山因“当时党人已大有争权夺利之思想,其势将不可压,弟恐生出自相残杀之战争,是以退让,以期风化当时,而听国民之自然进化也”而辞职后,袁全票当选临时总统。
袁世凯上台后,宋教仁力倡责任内阁和政党内阁,通过议会发挥民主共和制的作用。袁世凯刺杀了宋教仁,二次革命爆发,并迅速失败。随后,袁世凯宣布国民党为乱党。
16、复辟与军阀混战
皇权的力量还未完结,并形成了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两次闹剧。但辛亥革命已经使民主共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复辟匆匆收场。
同时,孔教会也从意识形态上进行回潮,引起了尊孔和反尊孔的论战。
袁世凯死后,没有哪一支力量可以建立统一,中国进入军阀时期。
军阀是一种封建势力,并因武人统治,带有更多的动乱性和混乱性。北方多为北洋军阀,并把持政府。西南军阀大多有过革命经历,这和近代新思想大多由南向北推进有关。
军阀混战和当时资本主义力量未得到充分发展,已经分解的自然经济因没有出路而再次重建有关。同时,农业人口也因没有出路为军阀提供了丰富的兵源。
夭折的革命并没有带来人们期望的结果,革命对旧制度的冲击所诱发的种种社会问题却未随着革命的夭折而终结,并随着政治的逆转而空前恶化。
中国在等待着新力量的汇聚。
17、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军阀割据的黑暗造成巨大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巨大的浪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首先是观念形态的革命。对孔学进行文化批判,揭示其自身缺陷,如“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的奴隶道德”、“所谓纲常、道德、名教、礼义,哪一样不是损卑下以奉尊长?”同时,用“评判的态度”对传统是非标准和价值标准进行冲击,开始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同时,调和派、反调和派对东西方文化关系进行论战, 还有“附会中西派”在中间和稀泥,表现了传统文化面对矛盾冲突力求保全自身优越性的意向。
另外,科学和民主成为两杆大旗,用科学理性反对传统实用理性,用个人解放反对传统家庭本位,并致力于追求科学民主背后的精神,认识到只有党派运动而没有国民运动,是民主政治在中国屡屡受挫的根源。
当时,各色主义涌入中国。主义之间往往相去甚远,但对于为中国寻找出路的人们来说,都曾富有吸引力。最后,科学社会主义被历史选择,一是因为中国古代大同思想基础,沟通了中国人与社会主义学说的联系,二是资本主义自有缺陷逐步暴露并开始自我反思,三是俄国社会主义胜利显示出的力量,四是中国空想社会主义实验的失败。
但是,超前的理论往往伴随社会基础的限制。由民主革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由于没有经受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冲击,留下了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以及大量的封建残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dushubiji/1146231.html
相关阅读:《笨笨熊种橘子》读书笔记350字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100字
《楚辞》2000字读书笔记
《开放的时代 开放的教育》读书笔记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