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直子患有严重的神经症,后来又发展成为幻听、幻视和迫害妄想。青梅竹马的恋人木月自杀给她带来了极重的心理压力。她没有爱人的能力,把渡边当作救命的稻草来拯救快被强烈内心冲突淹死的自己。 绿子具有一种对关爱的病态需求,见到渡边是个无欲无求的青年,与别不同,她觉得他有趣,渐心生爱慕,对其发生了移情,希望自己对爱的渴求可在渡边身上得到满足。由于二者的性格,因此绿子“爱”上渡边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永泽采取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他既不严肃的对待自己,也不严肃的对待自己,对生活采取一种游戏且一定要在其中取胜的态度。他对任何人都不信任,即使是对初美也怀有一种轻蔑与侮辱的态度,把性当作发泄自己内心对世界不满和舒缓内心焦虑的途径。 玲子内心具有同性恋倾向,但因为种种社会禁忌与约束,将其深深压抑,以致自己也不能觉察,而且潜意识里深为自己的这一倾向感到羞耻和罪责。 渡边则终日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对自身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存在感,他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均暧昧不明,深深感到现实世界的空虚、寂寞与无聊。有一种虚无主义在里面。我在上文中提到的绿子爱上他一点都不奇怪,是因为,既然他如此,那自然而然的他会以爱为信仰,对别人的关爱有病态需求的绿子寄希望于他显然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这是一部爱情小说,当初在百度文库上浏览时,上面把其标注为纯爱,也许是人的性格特质和人格特质多种多样,所以对爱和爱情的理解也千差万别的缘故。 这部书中爱的关系很复杂,不仅有爱,也包涵了其他的内容。笔者认为,直子真爱木月,初美真爱永泽。渡边对直子的爱里包涵的有怜悯,同情,责任感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笔者也搞不明白,总之,爱直子让他充满了痛苦。 绿子对渡边的爱里包涵了绿子对爱的幻像,她把她的爱情理想加在渡边身上,他会不停的让她失望,但绿子会不停的原谅他。不是渡边有多好,也不是绿子真的有多爱他,是绿子拣选了他,把他作为她爱情理想的幻想对象,这里面是有一种强迫的被动性依赖在里面。 诚然绿子爱渡边的这种情况也可以情同《北爱》里的林夏爱疯子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里的娜塔莎爱的那个花花公子。她们的潜意识里都有一种施舍的味道,即并不把被爱对象,即被拣选的人当作与她们同等和平起平坐的人,而是有轻视与无视他们的需要的倾向,而且还含有敌视,但这些被表面表现出来的一种大无畏的牺牲主义的爱所遮掩,但她越表现的大无畏与毫无所求,这爱里的侮辱成分就越强。绿子没有林夏过分,这也许就是疯子死都不愿意接受林夏爱的原因。 弗洛伊德指出,我们认为一件事,是以爱,献身感,责任心为动机,但我们却不知与此相反,这件事的发生可能是受着权力欲,自我虐待,依赖性等潜意识的驱使。笔者深以为然。
它讲了一些我们不能解开的牛角尖式的问题,譬如:爱情与性可不可以相互分离而存在,也许村上用木月和直子的死为我们做出了回答。生命,死亡,爱情与性,是贯穿整部书的核心命题。生命的空洞与无聊的本质凸显,故事一开头就让读者直面死亡的残酷无情,爱情的重要性在这里被过度的夸大了,性是用来对抗生命的空虚与无聊和表达活下去这一愿望的唯一工具。村上用这样一个残忍的故事,抑或是这如同他在本书开头中所叙述的那样,这只是他三十年前的一段回忆。他仅仅是想讲一段故事罢了。 木月一直是故事的主角,他的死引发了后来这一系列的故事。所以笔者一直对他分外关切。
他跟直子青梅竹马,几乎十七年天天都在一起,感情应该极深,但直子患有性无能,他们只能柏拉图式的相爱,两人为此极其痛苦,木月只是个17岁的少年,爱情固然很美好,但生理上的欲望也很强大,他绝望的感到不能一辈子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生理上的欲望会使他背叛直子,背叛他们之间的爱情,他选择了自杀,选择了不留只言片语那样决绝的自杀方式。17岁的少年把爱情当作生活的全部乃至信仰,一点也不奇怪,我们不能苛责他。
渡边揣度直子一直对木月死前最后一面见得是他而介怀,但若换做我是木月,死前也必定不去见直子,因为不想给自己心爱的人造成任何心理压力。他太年轻,只想着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解脱之法,却没有想到自己的任性之极的解决方案,其简单粗暴对心爱之人造成的伤害之深,自他死后,直子一直没有勇气面对生活,而他最好的朋友渡边也因他的突然离世而陷入一种虚无绝望的境地不能自拔。
他与直子几乎从刚出生就在一起,世界上没有谁比他们俩更亲密,十七年的朝夕相处,这样血肉相连的陪伴已深入骨髓,丧失心爱之人的痛(这就像从心尖上剜下一块肉)我们普通人尚且无法承受,何况是那么柔弱的直子,木月的死带走了直子生活的全部勇气。
我总是对那些自杀的人充满着好奇,想知道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死前的心理冲突其惨烈程度堪比世界上最严酷的法庭,所以他们给自己宣判了死刑吗?在死前的最后一秒,他们想了什么,他们后悔吗?他们害怕吗?他们…… 他的死导致了后续一系列故事的发生。他是直子和渡边悲剧命运的直接推手。 直子 我不喜欢直子,这个美丽的,柔弱的,可怜的,病态的女孩。她是个悲剧,对她有任何不满和批评似乎都无法说出口,她那么可怜,那么柔弱,又那么美丽……
木月死后,她一个人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和失却心爱之人的痛苦,甚至连木月的名字也成了不能提起的禁忌,她在绝望之中因着求生的本能抓住渡边,好像一个溺水的人紧紧地抓着一块漂在水上的木板。但她想活下来。
她试图自救,但在那个从医生到看大门的老头都是病人,几乎那里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疾病,完全与世隔绝的疗养院里,又怎么可能救的了她?她的性无能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是她对自己的爱情生活没有信心的根由,再加上木月的无未留只言片语的死又给她几乎是致命的一击,她陷在深深罪责感中,她清楚地知道她对木月的死是负有责任的。而且她对自己与渡边发生性关系这样的事实,内心深处也感到愧对木月。
这一切都压着她那颗小小的脆弱不堪的心灵。而渡边的性格也不成熟,他自己就是泥捏的菩萨,根本没有救她的能力,直子应该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最后她选择了自杀,电影里直子死的场面极其悲惨,她在一个树枝上吊死,全身赤裸,表情恐怖,周围是茫茫白雪,这暗示了人物内心的纯洁吗?我不知道。 直子没有爱人的能力,对渡边的需求几乎成一种忽视状态,但却要求自己成为渡边世界的中心,主宰他的一切,她说:“一辈子,你怎么可能陪我一辈子?你总得出去工作,得分出时间来见朋友,少一分一秒都不是一辈子。”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直子的思维方式就像她的名字,直,一条道走到黑,太过极端和钻牛角尖,是有问题的,她的内心应该充满了极强烈的各种冲突,最严重的时候她什么也不能做,连封信也写不了,需要有人目不转睛的看着,防止她自杀。 她跟木月自小一起长大,二者已情同一体,形同一人。恋人木月的死,带走了她全部的灵魂与生命,她挣扎着泅向渡边,但渡边没有足够的力量,救不了她。 活着对她如同炼狱,死亡反是解脱。 绿子 我喜欢绿子。村上应该也极喜欢绿子,他借渡边的眼这样描写剪了短发的她:“在那几个同伴中间,她分外出众,简直像迎着春光的一头新生的小鹿充满着勃勃的生机。”我也喜欢绿子的名字,绿象征着春天,往往被人们用来与希望相连,也许村上在此用意为:某种救赎。直子死后,渡边和绿子的彼此救赎?即绿子给予渡边生活的希望与勇气,渡边满足绿子对爱的渴求。我不知道。 绿子喜欢美食,因不满意家人对食物敷衍潦草的态度,一个还在上高中的女孩,宁愿不买好的内衣,却把钱省下来,买好的刀具,锅子与食材,为了做出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菜(忘了),还专门去上厨师学校。她能积极地对生活做出回应,竭力从生活中获得一定的乐趣。就这一点看,我也喜欢她。 面对生活也本应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与美好,而不是成为对生活毫无招架之力的被动的牺牲品。若直子也能如此,也许木野就不会死,故事也当改写了。
绿子对于关爱的病态需求源自她对爱的需求从未被满足过。她是家里的二女,上有一姐,家里开了个很小的小林书店,父母又是那种不能真正关心和满足她的需要,即使是最简单的积极地支持与关注也做不到,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根据上下文猜的)家里条件也只至吃穿不愁,盈余不多,根本不可能也无暇顾及为她置办像样的行头,她在那所虚荣攀比之风浓烈的贵族学校里,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这一切让这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女充满了自卑感。再加上社会文化的影响,那她的这种缺失自然而然会希望由她的爱情关系去补偿。 小林绿,她很坚强,就跟她的名字一样是这部书里为数不多的靓丽色彩。我很心疼她,也很喜欢她。若她能找到自己的病因,进行医治,毫无疑问她会拥有很幸福和精彩的人生。 永泽 永泽,他家世显赫,父母事务繁忙,在他的管教上独断专权,自小对他要求甚严,期望极高,但又无暇给他关注和爱,这对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种对父母行为的不满与敌视被压抑下来,内化到他的人格中,他便渐渐演化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 他是极聪明之人,懂得努力与劳动之间的区别,而且又极勤奋,社会要求和他自己设立的目标总能出色的完成,在别人看来他仿佛是天之骄子。这一切综合到一块使他对一切人事都抱有一种轻蔑与敌视,有一种想侮辱一切的倾向,这在他与初美和其它女人混乱的性关系上最能体现。 他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他英俊多金,才华横溢,口才极佳,魅力天成,这一切为他实施他那种不正常的行为提供优良的资本,也的确使他屡屡得手;但不幸的是这种从未受阻的情况一定也强化了他那错误的观念与病态的倾向。 他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尽管他能获得极大地成功(从社会角度),获得众多女人的青睐,甚至是极为忠诚,各方面接近完美的伴侣(比如初美),但他在他所赢来的这一切中,得不到真正的满足,有一种强迫性质的力在驱使着他,他不能享受这一切。 把一切当作游戏,玩弄一切的人,收获的必然是畸形、变态、不长久的快乐,最后也必被自己所玩弄。 初美死时,他写给渡边说:“她死了,这下连我也感到一种悲哀了。”他感到悲哀不是因为他爱初美,他不爱任何人,他是个可怜孤家寡人。 我也不喜欢永泽,除了可怜他,还从心底里厌恶他。 渡边 我觉得渡边这些人里人物形象最苍白的一个,村上对他着墨不多,多半起着一个观察者的角色,他属于社会边缘人一类,自身的存在感不强烈,也没有清晰的社会责任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团模糊混沌的影子。 好友木月的死给他带来了极大地心理冲击,过早的看到死亡的残酷与真实让当时也17岁他不知所措,但他不是直子,他用自己的方式抵抗着这一切,他选择了离开。他的这一行为说明了他面对生活的方式,也是回避型的。逃避现实,便不会被现实所伤,不依赖任何人,便不会被任何人所伤。他周身有一层硬硬的壳,阻止别人进来,他自己也不出去。 他喜欢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洗衣服,床单,然后把它们晾起来晒干,再收起来,叠的整整齐齐的收着。 除了直子,他对任何人好像都太在意,(这在前文有说明,他的性格特质决定了,爱情几乎是他唯一的信仰和对抗虚无的唯一武器,况且直子又是他的好朋友木野最亲密的人)与永泽的友谊也只是在那个环境中也只有他能勉强说得来,而且是永泽不知怎么也很看得起他。和绿子的关系,也是因为绿子主动找的他,一直锲而不舍的对他很有兴趣。他很被动也很懒。 曾经跟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聊天,他告诉我,在他上初中时,他从小学一直玩到初中的好朋友突然出车祸死掉了,当时他也未感到悲伤,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他不知道这对他造成了什么影响,但从那以后,他的成长几乎停滞了。以前他很聪敏,思想都跑在同龄人前端,但渐渐的他觉得自己开始赶不上周围的人,觉得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情况似乎反了过来。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过好朋友。我:“你认为他的死带走了你的什么?”他思考了好一会才答:“如果真那样说的话,我想他的死带走的是我的友谊。” 我想被带走的还有他对世上一切的信任感和深切的兴趣。死亡是人最难以面对的,它也最简单直接也最严厉的方式警告我们:世事无常。什么都不长久,什么也靠不住。 渡边自此也堕入了虚无。 直子的死带走了他的爱情。他自此彻底的变成了一个空壳。 最后他去找绿子,应该是想要有所突破,(这是书中描写的其内心旁白:直子死后,在这世界上,我除了绿子那里似乎无处可去了。)这毕竟是本爱情小说,村上吝啬的为我们投下一点光明:小说的末尾,写渡边在一个公共电话亭给绿子打电话,绿子接了电话,内心很欢喜,说:你在哪呢?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渡边的怅然若失:我在哪呢? 他当然不知道他在哪,他对自身没有明确的定位,没有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对生活没有热情,只是那样活下去。 总体来说,不太喜欢他。 初美 初美的不幸,大概在于她是一个正常女人,有着正常的社会价值观念,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所以她是真的爱永泽,最后初美自杀了,不知道村上用意在此是不是为了讽刺那样一个把人逼疯盛产畸形人的社会呢?我不知道。 一本爱情小说,分崩离析的看到这种地步,美感全无。但原著的话,语言比较优美到位,其对人物性格心理的描写很形象生动,行文间对人生虚无、寂寞凸显的淋漓尽致,而且带有一种颓废的,黑暗的,病态的美感。影片中演员很养眼,拍的也很好,可以找来一看。 (末)
象征主义强调,作家的王国实际上是深沉的梦境,他关心的并不是现实生活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其内心深层的潜意识活动,用作品来歌颂黑暗,回避光明,并利用作品引起他人同样的感受。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一切颓废的,宣扬性欲的作品,实际上是人性冲动的一种表现。(这里笔者仍借用弗式的观点做以说明,也许是作家本人死之本能与生之本能冲突的一种表现,再加上作家本人本身尚未建立起一个清晰有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比常人纤细,敏感,加上其天才的艺术表现力及其创作欲望的需要,直接把其内心的混顿模糊的一团影子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展示给我们)。 若没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是很危险的,我自小爱看书,因书得了不少好处,但也受了不少荼毒。总体来说,但在自己较为心智成熟和有了独立思考和鉴别能力时候,应尽可能博览群书,开卷有益。 读书一方面是为了怡情养性,赏玩娱乐,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看到世间百态,各种人事,可与自己的经历两相对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拥有更好的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一本书,里面写满了作者的文字,这是他构建出的一个王国,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其对生活的感受的反映,至少是一个侧面的反映,我们在欣赏故事本身及语言运用方面的同时,更要以理性为刀,砍掉那些病态的不合理的部分,从中吸取哪些可以滋养我们精神,使自己更加茁壮的部分,万不可不加选择和思索的一并吸收过来。
——2013年2月8日上午 寒假于家中 附注:节选自,自己写于2013年2月8日的读书笔记。当时读完卡伦·霍妮的《神经症与个人成长》,《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后,这些文字梗在喉咙里,不吐不快。如今,重新阅读,觉得有些恍惚,这些这么冷硬,这么装的文字是我写出来的吗?
时间如流水,不知不觉中,三年过去了,文风变了,人也变了。
时间爬上我们的眼角,眉梢,漫上我们的皮肤,心房,粗糙着我们的双手,双脚,还雕刻着我们的思想和灵魂。
时间离开我们的生命,向着未知的远方,疾驰而去,它离开的决心一天比一天坚决,脚步一天比一天快速。
在时间的洪流中,有人逆流而上,有人顺流而下,有人原地不动。但我们都在一天天地更接近那个终点。
你有没有越变越好呢?
你为自己的生命积攒了些什么呢?
最后,我们都是要交出考卷的,愿经过你生命的这些时间没有白白流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dushubiji/1303395.html

相关阅读:《笨笨熊种橘子》读书笔记350字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100字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
《开放的时代 开放的教育》读书笔记
《楚辞》2000字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