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文/黄宗智。
如何做有效的读书笔记?
1、读书首要的是概括清楚作者的观点,而不是陈述自己的观点。所以不能有太多的自己的发挥,否则那是读后感,或者是书评,而不是读书笔记。
2.、读书笔记,最主要的用处,是方便自己日后阅读查看。因为任何一本书,读后不超过三个月,就只剩下对书籍的大体印象和基本观点了,如果在写论文和教学中使用,必须要再重读。而读书笔记能解决这个问题,好的读书笔记,能够帮助你在多年之后仍能够明白书籍的内容和构架。
3、读书笔记关注三个问题:(1)作者的论点(包括全书的主要论点和分论点)是什么?各个论点是靠什么样的逻辑串联起来的?(2)作者使用的证据材料、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3)作者采取了怎样的流程,去组织材料、使用方法得到论点的?
4、读书笔记还需要问自己:作者是否将你说服了?你觉得作者对论点的论证有力吗?
5、读书笔记不是对书中好句子的摘抄,我心中最好的笔记,是完全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书籍缩写成2000字以内的文章。更不是对观点和结论的列举,那纯粹是没有一点意义的。
怎么阅读学术文献?
1、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论点;
2、总结作者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
3、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更有进者,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
4、这样的读书习惯另外有一个很实用的考虑,就是为了积累自己将来研究和教学的可用材料。我们要在记忆清晰的时候,精确地总结这本书以备将来之用。而这样的总结,不是被动的摘抄,而是积极的消化,迫使自己在记忆最完整的时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确地掌握这本书并对之进行系统思考。那样,将来可以随时找回检索使用。我自己要到30岁之后才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记忆(或仅仅把书排列在书架上)的不可依靠,开始积累笔记。
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前人有众多的理论著作,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资源。我自己提倡的途径是要掌握主要不同流派的理论,作为入门途径。阅读时要求与之对话,而不是简单的死学。而对话、决定取舍的最好方法,乃是看它对组织、解释自己掌握的经验材料有用没用。
另一个有用办法是:区别经典理论与庸俗理论;前者较少,后者俯拾皆是。前者一般视野比较宽阔,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强有力,后者则比较模糊繁杂,除非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直接联系,一般用途不大。
学习理论的目的不是寻求或掌握全能性的真理,而是提出问题,较高的一个境界是在理论和实际脱节点上,或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上,提出问题,试图超越现存视野。另一用途是通过与现存理论的对话来澄清、推进自己的分析概念。较宽阔,提出的概念更清晰并强有力,后者则比较模糊繁杂,除非和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直接联系,一般用途不大。
如何写读书报告?
学术著作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总结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这样的看书写笔记方法乃是一种思维上的锻炼,也是养成自己的思考、写作习惯的办法。关键在养成看后就写系统笔记的习惯,不可依赖自己的记忆,因为几个月(最多一两年)之后肯定会变得模糊不清。笔记最好既不要太简短也不要太详细,应在一、两千字的范围之内。这样长年积累,随时可供将来的研究和教学之用。
如何开展研究性写作?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设计论文首先应要求自己能在经验层面作出前人所未做的贡献,因为作为一个青年学者,思想上多未完全成熟,若能老老实实做经验研究,最起码可以在那个层面上做出新的贡献。但这不是说要只作经验信息的简单堆积,因为那样无从区别重要和不重要的信息。优秀的学术贡献需要带有明确的问题,经验证据的目的是用来解决重要的问题,而问题的建立要靠经验与理论的连同使用,不可只靠单一方面。最理想的状况是通过新鲜的经验证据来提炼新鲜的概念,用以解决重要的理论问题。而所谓理论问题,上面已经提到,既可以是不同流派理论的交锋点,也可以是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点。另外,最好是自己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那样才会有驱动力,使自己作出批判性的反思(a critical review),以及长时期的持续投入。
读书报告应该由两个主要的部分构成:
1、所谓的分析,在这里指的是揭示出你所阅读的内容中的内在逻辑,弄清楚原文的作者所要论述的是一个什么问题,他/她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他/她提出了那些证明来支持这样的观点,他/她对于其他人的观点及其证明有什么样的评论等等。一句话,就是要梳理出原文内容中所蕴涵的“论证(argument)”。(对于学术文章或者著作来说,第一位的内容是论证,第二位的内容是论证,第三位的内容还是论证。)
2、对于经过分析之后的观点进行评论。
这里所说的评论,不是表达一种主观情感或者没有根据的遐想,而是要你针对你所梳理出来的论证而研讨其合理性(rationality),你可以尝试去揭示作者做出这样一个论证是否蕴涵有内在的矛盾?是否依赖于一个不太可靠的前提?是否会导向一个十分不良的推论?等等这些内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分析,但是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分析,或者说批判性的分析了。(这一部分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在重要性上低于上一部分的内容,所以你现在可以主要努力尝试把上一个部分完成好。)
你应该在两个方面的能力上得到培养:一是做论证的能力,二是反驳论证的能力。这两种能力说到底都是一种“分析”的能力。通过梳理式的分析别人的论证,你将会渐渐熟悉要如何去论证自己对于一个问题的观点。通过批判性的分析别人的论证,你将会渐渐熟悉要如何反驳自己不同意的观点,以及在面对可能的反驳的时候要如何为自己的观点做辩护。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dushubiji/1313008.html
相关阅读:《笨笨熊种橘子》读书笔记350字
《开放的时代 开放的教育》读书笔记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100字
《楚辞》2000字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