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岁月杂忆》的作者名叫廖业斌,是我原所在企业十五冶的老领导。早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他就担任过十五冶总公司的领导职务,那时我还在总公司下属第二工程公司办公室当秘书,直到十几年后我调到市里工作,我们才因工作有所联系而交往,而熟悉,直至成为忘年交。尽管我们没有直接在一起共过事,但我间接从人们的介绍里早就了解他,接触以后更验证了这种了解。在我印象里,这是一位为人正直、勤奋工作、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老同志。尤其是他退下来以后勤奋笔耕,并在老年体协里担任职务,俨然又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更在我心目中加重了对他尊敬的砝码。
廖老的这本《岁月杂忆》,准确来讲就是他的一部人生回忆录。其间有他对时代的感恩,有对他人的感激,有对人事的感慨,有对人生的感悟。老实说,我读这本书的感觉和读其他书的感觉不一样,我总感觉既是在读廖老的个人历史,也像是在读十五冶的历史。我在阅读时又分明是在读廖老这颗心,廖老的这颗滚烫的心充满着一片真情和激情。我是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不太厚的书的,之所以断断续续,是因为我在读的过程中,常常下意识地沉浸于一种心有旁骛、神不守舍的状态,我思想的翅膀常常不由自主地飞离于文字之外,恍惚随着廖老的回忆也飞回到了那真情和激情燃烧的岁月。
真情是廖老这本《岁月杂忆》的感人之处,廖老的一片真情体现在字里行间。他在文章中写到他的童年,写到日寇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写到新中国的诞生给他带来的欣喜,写到他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领工资时的满足,对共产党的感恩和对新社会的热爱溢于言表。对于在他人生旅途曾帮助过和关爱过他的人,如他童年时给他买糖果吃的干爹干妈,给他煮鸡蛋吃的唐姨娘,在他溺水时救他的那位胡姓男子,尽管过去多半个世纪了,他仍记得那么清晰,充满感激之情。他饱蘸真情写到他的父母和妻子,书中对他父亲为人治病时亲尝草药不怕中毒、他母亲在他参加工作时偷偷塞给他五元钱以作盘缠、他妻子为支持他的工作含辛茹苦抚养孩子等细节描写,都令人为之动容,潸然泪下。对于在生活和工作中曾经培养、帮助和支持过他的上级、同事和朋友,他都视之为贵人,始终念念不忘。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他对十五冶的另一位老领导史金耀的纪念文章,史老是他的老上级,他曾经给史老工作上当过助手。史老的人品、襟怀、学识和能力对他教育和影响极深。史老去世以后,他将无尽的思念系之以笔,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对史老的祭文。毫无矫揉造作,一片真情实意,读着廖老的这些发自肺腑洋溢真情的文字,我们真切地感到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些真情文字无疑可以净化读者的心灵。
激情是廖老这本《岁月杂忆》的精华所在,廖老的笔底处处飞溅着激情的浪花。他十六岁就离开父母当了工人,在长达六十多年的生涯里,尽管他在前期辗转调动过几个单位,但九九归一最后还是归到了十五冶。十五冶全称是中国第十五冶金建设公司,总部原驻在湖北省黄石市陈家湾,现已迁到武汉,是一家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当年在毛主席“开发矿业”和“大打矿山之仗”思想的指引下,十五冶的施工重点主要是为矿山服务。企业特殊的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常年处于一种流动的不稳定状态,是冶金战线名副其实的野战军。廖老这一生随着十五冶南征北战,许多施工建设工地都有他战斗的足迹,许多国家重点工程都有他洒下的汗水。长年餐风宿露,一生艰苦流离,但他无怨无悔,反而津津乐道。他写他登矿山,走旷野,进车间,下矿井,住工棚,喝凉水,沧桑岁月像电影中无数蒙太奇镜头掠眼而过,我从中感受到的是他胸中澎湃的激情,这使我想起了当年那支“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的歌。值得钦佩的是,廖老将这种激情一直保持到了今天。尽管他人生之途不乏坎坷,但没有使他消沉气馁。他退休后在老年体协做事,这是没有任何报酬只有奉献的工作,他却很乐意并热心去做,从他写的文章来看,他都做得很好。他的爱好也多,门球、网球、钓鱼、游泳、书法、写作、电脑,他都不外行,并均有佳绩。他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举凡社会治安、城市建设、物价管理等方面都不乏睿智建言。有一支歌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廖老就是这样的人,激情永在,青春不老,他心中那永不消逝的激情和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无疑为这支歌作了佐证。
我在前文说过,我和廖老属于忘年交。在读完廖老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受是亲切。廖老这本书里所叙述参加工作以后的事几乎都是我原所在企业十五冶的事,有些还是二公司前身的人和事,这很吸引我的眼球。我曾在十五冶二公司工作和生活达十七个年头,那里有我的青春,那里是我的娘家。看到老领导写我娘家的人和事,我当然感到兴奋,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读着廖老的书,我的眼前闪过一个个鲜活的身影,王林夫(原十五冶党委书记)、欧阳应坚(原十五冶党委副书记)、赵钧国(原十五冶组织部长)、史金耀(原十五冶二公司经理,后十五冶副总经理)、林万年(原十五冶二公司党委书记)、邱恭宽(原十五冶二公司党委书记)、王崇满(原十五冶二公司经理)、王世英(原十五冶纪委书记)、李步陵(原二公司一队党支部书记,后任一公司党委书记)、熊伯乾(原二公司办公室主任)、谭凤甫(原二公司三连党支部书记)、夏炳元(原二公司三连党支部委员),包括我的工人师傅巢世林、梁汉成,那都是我所仰慕并尊重的老同志,他们都是十五冶的功臣。而今他们中的有一些已不在了,但十五冶的历史记得他们,我们这些人记得他们,相信十五冶的后继者们也都不会忘记他们。令我感到高兴的是,十五冶的现任领导和广大职工的确保持和发扬了优良传统,他们接过了老一辈的接力棒,过去这支队伍南征北战,足迹还仅仅限于湖北、湖南、江西等几个省之内,而现在他们的施工项目却已遍及世界几大洲。“视野有多远,就能走多远”,“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这对于十五冶来说都不是说大话吹牛皮。他们的战线越拉越长,效益越来越好,这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啊。施工单位最怕的就是找不到活干,而如今的十五冶却是干不完的活。就在这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中,十五冶的事业越来越兴旺,十五冶的前景越来越辉煌。
拉拉杂杂写了以上这些感想,我只是想说,廖老的这本书对后代肯定是有益的。不仅仅是他的儿女看了后会有启发,相信我们其他人都会有所感悟。
让我们的血液里永远澎湃真情和激情的浪花吧,拥有了真情和激情,老年人可以永远不老,青年人可以永远奋发,我们的事业也才能永远长青。作者:范国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dushubiji/1322313.html
相关阅读:《楚辞》2000字读书笔记
《笨笨熊种橘子》读书笔记350字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100字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
《开放的时代 开放的教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