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有大量涉及心理学、伦理学,当然更主要的医学的案例:当一个的生命因疾病(比如癌症)走到尽头,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方式呢?中国人常常讲“善终”,但真实情况却往往难以达到期望:若无力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常只能在家“等死”(虽然这个词不好听,但情况往往如此);若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往往会尽力医治,但常常让病人觉得生不如死(痛苦的治疗过程以及一系列并发症)。而这本书,就将善终服务(姑息治疗)以及前前后后人们的心态变化娓娓道来,非常具有启迪意义。
这本书不长,如果有兴趣的读者非常推荐直接阅读原书,我仅在此列举两点最令我深思之处:
当你老了,你想住在何处?
传统社会,子女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当父母老了,子女也便于尽到照顾的职责。即使生了重病,子女照顾的负担很大,往往也因“尽孝”的道义而坚持着。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让传统的社会化养老越来越难以为继,部分住在城里,领着退休工资的老人们就开始琢磨:等到我自己难以自理的那天,谁来照顾我呢?
本书中提到了几种模式:疗养院、“老年之家”等等,前者有比较多的制度规则,有护士管理每日用药、睡眠,总之类似于医院;而后者是集中管理的“家”,老年人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服务档次,从提供做饭、购物帮助到全面医疗服务乃至“辅助生活”。前者的管理模式能够保证老年人的安全,但也往往缺乏活力,一些疗养院通过引入动植物,和周边学校合作等方式使得老年人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后者不能完全保证安全,但却是一个真正的家,只不过拥有更多的服务。
这两年,就在我家周边也建起了两个这样的概念社区:位于乌镇边,古色古香的建筑,大片的湖和绿化,有食堂、医院,定期班车接送。我也去参观过,无论是周边环境,还是室内设计、细节考虑,感觉都令人满意。当然,医疗服务这块,我觉得还没有作者描述的美国“老年之家”那么专业,毕竟在医疗保险、社会福利这些方面,我国还在摸索前进嘛。而同时,我的姑奶奶、姑爷爷也正属于那类有足够积蓄的退休老人,希望居住在风景好,生活服务周到的社区,比较了杭州(本来一直居住在杭州,但觉得太吵)、乡下(以为环境会好,但发现和邻居没有共同语言)、小城市(介于大城市和乡下之间,一个居中选择,但没有老友)、去国外和子女一同居住(语言有障碍,且担心妨碍子女生活)等诸多选项后,还是一直到不到同时令两老满意的方案。他们的选择已经够多了,不知道是选择太多无法抉择,还是全都没那么满意。这样的老人如今已不在少数,而够格的”老年之家“还没那么多,想想这还真是所谓的”朝阳产业“。
生命的最后阶段,你想如何度过?
不幸患病的人是值得怜悯的,而他的家人其实也值得怜悯。全力救治,常常是病人忍受药物的侵蚀,但想想爱他的家人还要继续忍受疼痛;家人受高昂的医药费所困,但不忍心放弃治疗,即使效果不佳也不能停下求医问药的脚步。诚然,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大量过去认为的”不治之症“有了明确的治疗手段,各式各样的手术帮助人们解决了各种疑难杂症。但是,医学永远无法解决的是”人终将走向死亡“这一命题,手术、药物、医疗设备在救命的同时也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或是带给人难以人忍受的痛苦。选择”活在当下“,牺牲冒险或希望渺茫的治疗以尽可能提高当前生活质量;还是尽全力医治,骐骥自己能打败死神,成为一个成功的医疗案例:无论是对患者本身还是患者家属,都是个难以抉择甚至不愿提起的问题。
在本书中,作者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在职业生涯中就遇到过诸多需要提出这个问题的情景。医生往往因担心治疗不够所承受的风险,即使心知希望渺茫,还是开出各式治疗方子,最后总归能说”已经尽力了“,家属可能也觉得如此。而作者的父亲(也是个医生)就在晚年得了颈部肿瘤,面临瘫痪及肿瘤恶化的后续风险。即使一家三口都是医生,在自身面临这样的问题时也还是慌乱的,所幸在专业医生及作者的建议下,做出了相对正确的选择:开始不选择可能导致全身瘫痪的手术切除(也只能切除一部分),等到完全影响自身活动时才进行手术,放疗效果不好后停止了继续医治,转而采取姑息治疗(呆在家中,但有医生定期检查,有专业护师清理身体等等,目的在于尽可能舒适和体面的生活)。在这其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目标及愿意为该目标所作出的牺牲(能够承受的最差情况),相应地选择治疗手段,而且不得不提出一些艰难的问题(因为患者总骐骥最好的情况,而很难面对生命终点的情境)。作者是个医生,但在父亲患病的几年里更多的算是家属,他处理问题,提出建议的方式,以及回顾整个病例的感悟都非常值得我们再三思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dushubiji/1325654.html
相关阅读:《老人与海》读书笔记100字
《笨笨熊种橘子》读书笔记350字
《楚辞》2000字读书笔记
《开放的时代 开放的教育》读书笔记
《超越智商》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