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选修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②RS技术的关键设备是卫星 ③GPS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④GIS技术可分别处理R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4—5题:4.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5.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6—9题: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7.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8.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9.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10.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1—12题:1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3—14题: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图2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5—118题:15.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16.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17.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18.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读图3“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9—24题:1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20.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2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22.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23.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2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据此,回答25—27题:25.该厂产品可能是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26.该工厂布局首先考虑靠近 A.海港 B.航空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27.下列关于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③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④今后,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战略重点在西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图4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 图42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29.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30.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31.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32.三峡电站成为我国最大电站的自然条件有 A.长江上游流量大,地势落差大 B.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C. 长江流程长 D.解决华东、华中能源的需要3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且能源资源丰富 B.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C.山西炼铝工业的社会协作条件较好 D.交通方便34.我国能源分布的特点是A.山西和内蒙古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B.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C.西南地区核能资源比较集中 D.煤炭资源在北方各省区较均匀分布35.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②大风频繁 ③ ④过度放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A.土地沙化 B.气候变得干燥、降水减少C.土地退化 D.土地盐碱化37.下列属于我国山西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 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 C.水陆交通便利 D.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38.流域的自然背景,主要影响着河流的 A.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 B.矿产的开发程度 C.流域的生态环境 D.交通运输方式39.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北上”粤北山区,其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A.技术 B.能源 C.市场 D.劳动力 40.珠三角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A.荒漠化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水污染严重 D.用水需求量大,地面径流缺乏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41.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早期,稠密的水系和黏重的土壤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经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42.“数字地球”。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地质时期太阳能,都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产业转移既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加重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1)图示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这里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其荒漠化加剧的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 、 、 。(2)这一地区的荒漠化治理迫在眉睫,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利用 措施和 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的增长和 。52.读图“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1)(2分)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山西省进行了能源基地建设,具体措施包括: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以 运输为主, 运输为辅;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转换成 和 输出(2)(2分)如图所示,山西省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 、 、 、 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是 ,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3)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对此,山西省调整了产业结构,一方面, ;另一方面, 江苏省南京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选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gaoer/1053098.html
相关阅读:高二地理必修三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